APP下载

“读、想、议”提升学生思维灵动性

2016-07-04陈铁

江西教育B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圆锥内化

陈铁

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学生良好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创新意识、优质思维的现代人才的重要教学策略。如果仅仅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而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很好地进行自主思考,这样的自主学习是低效的,是当前数学教学中需要努力克服的。怎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自主思考,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笔者通过“读、想、议”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读中生疑,学从疑起。读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有效的读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读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和疑问,这样的读才是最有效的读。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并提出问题:通过看书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反复阅读,回答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提出问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它吗?如此安排就让学生在读中生疑,在疑问中阅读,提高了读书的效果。在“读、想、议”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思边读,在读中生疑。

再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出示各种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让学生看图后,问: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已经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读图,问学生还想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哪些知识,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2.想中启思,合作探究。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非常迫切地想得到答案,很乐于去研究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表现异常积极,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提升思维能力。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在动手进行了实验之后,让学生想一想: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看书后思考问题,再进行实验,验证是不是存在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这种关系。再追问:是这样吗?在“想一想”之后,有学生归纳得出结论,这是学生理解教材结论时普遍忽视的问题,此时教师并没有进行讲述,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从“验一验”中看清问题的本质,理解、完善所归纳的结论,使学生感受了科学探索的方法,对所学知识也理解更透,掌握更牢。這也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思维品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3.议中求真,内化知识。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量、折、比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而且还适时地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使理解不到位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也能得到正确的知识结论,通过讨论也使学生把探究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新知识及时内化。

再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自主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议一议:两次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不同?怎样来表述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来计算呢?让学生再次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规律,内化规律,从而达到学生会学习的教学最高境界。通过“猜想—实验—思考—归纳—再实验—再归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接受知识,自我发展。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思维能力,比被动接受知识掌握更牢靠,理解更透彻,学习效果也更好。

“读、想、议”课堂教学的思想方法,使教与学有机结合,学会学习与教会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在了解信息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探索与讨论,这也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从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是比较理想的,通过教师正确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完全理解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并且进行了很好的内化。这说明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思维灵性涌动的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九总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圆锥内化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