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之我见
2016-07-04李相蓉
李相蓉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而编写的,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鉴赏探究,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评价能力。与必修教材相比,其专题性更强,选文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如果沿用必修教材惯用的单篇教学模式,很难体现教材编写专题探究的意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我教这本教材已是第三遍了,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处理教材的想法。
(一)注意選修特性,选修≠必修
误区一: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
"诗歌与散文欣赏"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的多元化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如果完全照搬必修的上法,或者像上必修课一样一篇一篇地上过来,那自然也是不合时宜的。如“寻觅文言的津梁”,上必修时,其三大版块——“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是纲,是教学的主线,要求我们在古文阅读教学时要点点渗透,水到渠成;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则要围绕六个单元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寻觅文言的津梁”的三大版块理念只能是辅助手段,重在灵活运用,自主选择。
(二)走近高考,教学与专题复习的挂钩
误区二:不能正确处理选修课与复习课的关系
高中的主要任务是高考,这点谁也不敢否认,因此可将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这样一则给学生一种愉悦感,二则避免了教学单一的枯燥。所以在诗歌部分,是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相配合上;散文部分,则准备与古文阅读相配合上。
单元内容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
一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表达技巧 ;
二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形象(意象、意境、情感);
三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语言(兼及其他);
四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实词、筛选文中的信息;
五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虚词、句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六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断句、翻译、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避免教学的单一、枯燥。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法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分得太明确,也不能分得过细。否则的话,就把知识点联系割裂开来了。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注意与写作教学的渗透
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
1.积累(素材):作者魅力;诗文光辉。
作者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作品世界本身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因而可以倡导学生重视积累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
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
“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风雨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2.模仿(语言、构思)
模仿有高下之分: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就古代散文来说,可模仿的有: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
散文的“形散神聚”和语言的抒情性;
语言如:仿《如梦令》写的《高三剪影》:
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
结构如:建议同学仿《项脊轩志》写《老屋》
3.创新(局部、整体)
①“文本素描”
积雨辋川庄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学生习作:
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苗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为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
悠扬的啼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②“文本改编”
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请你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说明写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说明:①本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文,宜讲求文字的精致与文气的流畅; ②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文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要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 ③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文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相映。
命题说明:改写是一种对原文形式或部分内容加工改造后写出的新作品。改写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改写文示例:
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相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
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命,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
③“我最喜爱的一句诗”征文活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 清馨怡人,淡远悠扬。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 王维安在?问石泉,无语,只是默默流。
④“感动中国”古代诗人颁奖辞写作
豪放不羁的诗人: 一壶清酒,挥洒出一片豪放,一支墨笔,涂抹出大唐的盛世之风。在文学的长河里,你是一朵奇葩,你的诗,是这奇葩永久的芬芳,踏着水中的月华,你已远航。醉卧长安,那是你的无奈;壮志难酬,那是世俗的失败。淡淡墨痕,抒写着前无古人的豪迈;滴滴香酒,浸润着失落的雄心。把酒问天,叹人生无奈;豪情一笔,诗传万古流芳,诗坛霸主谪仙人。一星升起,他灿烂了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李太白,谪仙哉!他是盛世游子,拿着酒杯走遍了大江南北。把酒望月,昨天他被风风光光迎进皇宫,今天他却挥了挥衣袖,潇潇洒洒在外独自游荡。举杯消愁,玉盘珍馐他不看一眼,仕途与他无缘;对酒当歌,诗、酒才是他的挚友。他是中国诗史上的辉煌篇章,他是中国诗的代言人!
⑤其他(综合等)
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詩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
总之,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积涓涓细流,成滔滔江河。用足教材,为学而用,从古人中汲取智慧的营养。
(作者单位: 江西省新建二中)
□责任编辑 何 雁
E-mail:10053147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