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运用分析
2016-07-04廖炳红
廖炳红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具有基础性作用,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手段,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对话教学法的运用也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运用对话教学的必要性
1.对话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遍且最高效的交流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形式和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现代技术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捷性,但也对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对话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得人们懒于进行真诚而坦诚的对话。对话以语言为载体,通过互相交流思想和观点,寻找情感上的契合与共鸣,这是一种由主体自发的、由内而外的交流,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也应进行这样的对话。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中的“认识人民币”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增强对人民币的感知能力。当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并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当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人民币完成一些买卖任务时,他们需要与商家交流商品的质量,确定最终的价格,学生也能通过这种对话掌握人民币的运用方法。
2.对话能够构建平等的课堂教学关系,增强师生默契。在传统教学体制下,师生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权,学生缺乏表达自我的平台,师生之间存在着教学信息不流畅等问题。对话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现状,促使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以平等对话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当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时,学生也会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感和学习热情。
二、小学数学运用对话教学的基本情况
1.未能形成真正的对话氛围。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法的运用需要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否则只会是虚有其表,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现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仍然具有程式化的特征,不是真正自发的行为,并且也未深入结合当前的教学需要,只是为了完成一项既定的任务而故意进行对话。师生的对话氛围仅仅局限于“一问一答”形式,始终围绕问题本身,缺乏拓展和补充,难以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背诵乘法口訣是每一个小学生都必须经历的课程,而不少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基于此,教师们加强对学生的对话交流,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帮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然而,教师的对话教学过度集中于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后半段,没有在背诵乘法口诀前以及过程中进行实时对话,未同步调整学生的记忆方法所致。
2.教师仍然存在“居高临下”的心理惯性。部分老教师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一时之间很难转变过来,对待学生仍然下意识地采取过去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居高临下”的心理惯性。另外,有些教师由于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导致教师忽视了和学生的交流,也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对话教学的运用策略
1.加强对话教学研究,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对话教学法过程中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对话教学法的基本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对话教学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对话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加强对话教学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运用对话教学法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积极吸收新的教学知识和方法,与学生共同进步。
2.拓展师生对话的范围,增强对话内容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师要认清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实际,采取更加多样化和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采用对话教学法时首先要拓展师生对话的范围,既和学生交流学习内容,也和学生交流业余生活,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要增强对话内容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符合小学生兴趣倾向的内容。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从小树立良好的行为意识,而通过对话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补。小学数学对话教学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深入结合小学生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不断优化对话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中潭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