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分层流动及其启示
2016-07-04闫银燕
闫银燕
摘 要:作为现代大学的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是中世纪教育制度谱写的最辉煌的篇章,是中世纪对人类的独创性贡献。由于教師造就了大学,所以大学教师成为了中世纪大学的根基。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分层促进了中世纪大学教师的流动,进而又改变了它的分层。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分层流动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繁荣。现阶段我国层级制度尚不健全,本文利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中世纪大学教师分层流动的原因,以期对我国大学教师分层流动制度有所借鉴。
关键词:中世纪;大学教师;分层;流动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85-01
一、中世纪大学教师的分层
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中世纪大学教师出现了分层。分层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内部原因,一个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专业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个人实力和声望不同等。外部原因包括市政府财政资金多寡、薪俸差异等。分层使一些中世纪教师不满足于当时的现状,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权利而产生流动。
(一)分层的内部原因:
1、专业不同。中世纪的大学开设文学、法学、医学、神学四个学科,学生必须学完文科后,才能进入法学、医学、神学三个学科继续学习。文科是基础课程,主要学习自由七艺,相当于 “通识课”。法学、医学层次稍高,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神学较为理论化,入学条件最为苛刻,学习时间长,被称为“四大学科之首”。
2、宗教信仰不同。神学院中有很多教师属于宗教阶层,例如托钵僧。他们在修道院中从教,并且服从于他们所属阶层中全体教师所固守的关于灵活性的控制,在大学的生活和管理中起很大的作用,与世俗教师有很大的不同。
3、个人实力和声望不同。有位叫萨尔迪的医学教师凭借渊博的知识、高明的医术,获得了丰厚的财产,极广的朋友圈子,而且从政府那里获得了高贵地位、优厚待遇和种种特权。
(二)分层的外部原因:
1、政府财政资金多寡。在中世纪后期,大学规模逐步发展,教师数量明显增多,政府对大学的财政投入相对增加,因而教师薪资也逐渐发生变化:这使得一部分教师的收入比没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收入高出很多倍,甚至有一部分教师的收入处于中、高级政府官员的水平。①
2、薪俸差异。专业不同导致薪俸不同。一般而言,法学和神学教师的薪俸高,医学次之,基础学部尤其是文法科目最低。在高级学院任教的教师比文学院教师明显有较高的收入。额外收入包括牧师信奉、薪金、考试费和薪水。文法教师及“代课教师”收入普遍较低,导致生活贫困而窘迫。
二、中世纪大学教师的流动
由于中世纪大学教师想要在社会地位、特权、薪资方面享受更好的待遇;追求学术自由;中世纪时期鲜明的宗教性和国际性;教授通行律的颁布;躲避外部势力的迫害。这些又逐渐改变了他们所处的层级。
(一)流动的内部原因:
1、自身追求更好生活条件。在巴黎,由于教学人员的收入甚少,往往很难寻找到足够数量的教师。1224年腓特烈二世(FrederickⅡ)通过提供更多的优惠和薪金吸引学者到他的新那不勒斯大学任教。在图卢兹, 1229年的协定中图卢兹伯爵雷蒙德七世(Count Raymord ⅤⅡ)规定一次发放给大学教师10年津贴。②
2、追求学术自由。中世纪大学教师享有迁校权。大学师生在教会、封建领主或市民发生冲突时,或在教学和研究中遭到无端干涉时,可以罢课,罢教,甚至举校搬迁他地。例如1231年,罗马教皇训令“如果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受到非法的逮捕,除非因接受你们的警告而停止对你们的迫害,你们可以立即终止讲课。”这为中世纪大学教师开展正常教学研究提供了保障。③
(二)流动的外部原因:
1、中世纪时期鲜明的宗教性和国际性。中世纪大学国际色彩相当浓厚。一是因为14世纪的欧洲有共通的语言拉丁语,这有利于大学教师在不同国家地区间流动和任教。二是因为有共同的宗教基督教,这成为教师跨国传教的基础。④三是因为当时西欧暂时的和平环境和基督教复兴运动,使得各地区教师相互访学交流成为可能。⑤
2、教授通行律的颁布。中世纪的大学在争取大学自治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为教师争取无需得到任何人的许可,可在欧洲各地进行教学的权利。1292年,教皇尼古拉斯颁布训令规定,巴黎城内任何学生通过学习考试合格后,都可以获得在他们所学领域进行教学活动的许可证,并且在其他地方也享有教学权利而无需另外的考试和审查。这就是所谓的“教授通行律”。
3、躲避世俗势力或者皇权的政策影响和迫害。在博洛尼亚大学,政府掌权者给予大学教师的薪酬很是微博,并且设置的教授席位数量也非常有限。除此之外,还要求教授必须是外籍。这直接导致了本土大学教师的大量出走,人才流失严重。1222年,博洛尼亚大学发生分裂,对该校不满的教师和学生迁移至帕多瓦办学。⑥
三、中世纪大学教师分层流动的意蕴
分层的意蕴在于:薪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特权不同导致一部分教师的收入处于中高级官员水平另一部分教师生活相对窘迫。流动的意蕴在于:1、中世纪大学教师流动同中世纪时期共同信仰基督教、共同语言拉丁语以及教师通行律是分不开的。2、流动有助于他们获得更高生活条件,避免外部势力干涉侵犯,进而保障其学术自主性。3、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中世纪大学教师流动也出现了弊端,表现为很多大学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教师,不能维持正常的教学。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注解:
①钱露.大学教师薪俸制度的起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1):116-119.
②隋明兰,马立武.中世纪大学教师职业概述[J].滁州学院学报,2010,(1):85-87.
③瓦尔特·吕埃格, 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第1卷[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8:22.
④弗·鲍尔生著. 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18.
⑤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J].2010,(1).
⑥刘道玉.从大学的起源看西方教育的精髓[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