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校内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究
2016-07-04官贵韩娇赵淑楠
官贵 韩娇 赵淑楠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情况以及当前高职安全工程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安全技能培养,以‘认知-分析-判断-处置能力训练为主线,实现学生安全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
关键词:高职;安全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50-01
1、引言
高职院校的教学以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输送应用性、实用型人才为己任,其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方式自然有别于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1]。高职安全工程类专业起步于2004年,其实践教学途径大多借鉴本科安全工程专业的模式,还没形成比较完善切实符合高职理念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也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结合了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特色,探究针对工业安全领域、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安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
2、高职安全工程类专业的特征
(1)企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岗位工作经验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安全问题越发突出,各类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如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昆山“8·2”铝粉爆炸事故等。在此背景下,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安全从业者的岗位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尤其重视安全从业者的工作经验问题,很多公司在招聘一线安全岗位从业人员的时候,普遍提出“具备1-3年工作经验”的任职要求,这对高职安全专业的实习生、毕业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企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岗位能力的要求。现代企业要求安全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具有扎实的安全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2]。现代企业安全岗位的设置,大体上有EHS现场专员、ISO体系专员、安全主任、安全专员、安全担当、施工安全员等,其岗位能力主要有以下10项:(1)环境健康与安全法规符合性判断能力;(2)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 ;(3)配备、点检消防设施器材及使用消防灭火装备能力;(4)设备安全防护应用,用电故障的判断、排查能力;(5)对生产作业涉及的物料、废弃物实施环境安全管理能力;(6)职业卫生防护用品使用、职业病建档、实施急救能力;(7)对特殊作业实施审批与监管能力;(8)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能力,体系运行的检查维护能力;(9)编写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习,处置突发情况的能力;(10)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开展EHS相关教育培训的能力;其中以(2)、(9)、(10)三项能力最为突出。
(3)高职教育對安全工程类专业提出的要求。高职安全工程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生产岗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掌握生产企业安全岗位所需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工程与管理兼备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这里要明确一点,高职安全专业是跨学科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面很宽,要求掌握的技能很多,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其人才培养既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理念,又不同于其他专业,如财会、数控等专业,高职安全工程类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侧重于达到应知应会,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对技能掌握十分熟练的操作工,而是强调其成为“知识与技能面宽、基础扎实”的多面手。
3、当前高职安全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实训环节过于独立和离散化,缺少综合。传统的安全专业的实验实训途径,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实训按以达到验证某一原理或认识某种仪器设备构造为目的进行设计安排,这种方式的实践环节过于独立和离散化,缺少综合,实践所达到的效果差,很容易脱离应用实际,学生的认识也基本停留在表象[3]。
(2)学生缺乏岗位背景,难以形成工作概念。学生缺乏生产过程背景认识和有效系统的训练,实验实训过程显得表面化,以致学生形成不了对岗位工作的概念,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做“可燃液体闪电燃点测试”的实验实训环节中,不少学生问及类似这样的问题:“做这个实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什么用”、“我们以后工作会用到这个仪器吗”。
(2)研究性实践教学与应用脱节。由于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开设较晚,配套的实训室等设备设施还不完善,实验教学中多以演示实验为主,或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实验课题,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些都与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实践[4]学习的要求有差距,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安全人才。
4、适应社会安全岗位需求的高职安全专业实践教学途径的具体改革措施
为改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安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设置实训环节,避免“贪多嚼不烂”,应该以安全技能为基础,强化“认知-分析-判断-处置”能力训练,从而突出管理能力。具体的做法有:
(1)改革实验模式,将实验项目任务化。改变传统的安全专业的实验实训途径,避免开设单一、独立和离散化的实训项目,而是将实验项目任务化、综合化,使之能够达到具备“认知-分析-判断-处置”能力训练的效果。
这里以消防安全这门课的“氧指数测试”实验为例,这里将“测试给定材料的氧指数”设定为一项工作任务,学生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需在实验前做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实验原理、所用到的设备仪器的操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这些都要学生主动去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来完成,那么,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就达到了“认知-分析-判断-处置”能力训练的目的,而这样的综合能力正是我们安全工作者所需要的,同时,也符合高职教育的理念要求。
(2)充分利用学院资源,打造校内真实工作岗位实践平台。针对学生缺乏生产过程背景认识,难以形成岗位工作概念的问题,为了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可以考虑利用校园资源打造工作岗位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
(1)成立校内环境健康与安全实践部。在校内成立类似企业/工厂环安部门的学生社团,命名为环境健康与安全实践部,参与学校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通过该社团,学生定期对学校各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学校各实训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环境),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隐患排查与整改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拓宽实践途径,多元发展,重视教育培训能力的实践锻炼。重视安全教育问题,由安全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全院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形式可以是讲座、宣传活动等,学生通过制作PPT课件、组织策划安全教育活动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可以形成校园安全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
5、结语
高职安全专业实践教学途径的探究要以社会和行业对安全管理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依据,按能够达到“认知-分析-判断-处置”的综合能力训练为目标进行实践项目设计开发,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服从社会需求的专业建设理念。
(作者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旷燕.再谈高职院校教育理念[J]. 中国西部科技,2008,(12).
[2]朱丽华,张国华,徐锋.安全工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0,(8).
[3]刘鹏刚,杨振宏,杨宏刚,李家辉.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9).
[4]朱建军,刘蓓.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研究性实践环节改革的探讨[J]. 镇江高专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