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音乐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2016-07-04时亚菊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四分音符鉴赏力感受力

时亚菊

在音乐教学中,鉴赏力和表现力的发展,能使學生从艺术形象的感受中得到教益。我在实践中,一直比较注重在听和唱的活动中逐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才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音乐的感受力主要是在听和唱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的。它主要包括音乐的听辩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反复多听,让学生反复多听,让学生以听觉直接去感知,使乐曲在学生的记忆里有一大体的印象,另外注重启发、比较。例如,教学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音准外,还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表现手段,如听辩歌曲中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以及四分音符与领音的差异,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所包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比较由于音符时值的各种变化形成节奏的明显对比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轻松活泼,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辩能力和记忆力,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来获得音乐所表达的形象,这种形象思维和情感的活动,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音乐所描述的意境,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内容,增进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二、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学生喜欢唱歌、听音乐,但我们决不应让他们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喜欢上,只有提高他们的鉴赏力,才能使他们更正确地理解音乐作品,领会作品的艺术价值。我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欣赏是鉴赏的基础,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我采取的主要办法是聆听。要求学生注意听,让学生首先感受作品那自始至终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浓厚的气魄,然后给学生讲述《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便于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然后再听乐曲,并组织讨论,让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和联想到的都说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很快结合教师的讲解,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进而逐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分析、综合以及判断能力,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充分发挥乐感,想象和创造出才能。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音乐感受能力不同,也就存在着不同的音乐想象和创造。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影响学生演唱时感情的投入。结合这一现象,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观察,加强生活和情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听,多唱具有真情实感的,富于表现力,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想象和美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徐欣斋.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四分音符鉴赏力感受力
智识上的鉴别力
智识上的鉴别力
智识上的鉴别力
智识上的鉴别力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
培养感受力 提升写作效率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