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史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2016-07-04张燕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策略

张燕

摘 要:随着课新改的实施和高考命题的发展,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地位愈加重要,然而由于其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不成熟,新史观教学存在浅层化与运用生硬性等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改善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状况。

关键词:新史观;历史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29-01

历史观,又称史学范式或史学体系,是一种历史解释模式,用李大钊的话来说,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法则性解释或概念[1]。传统历史教学比较流行的史观主要为唯物史观以及五种社会形态史观影响下形成的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先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新史观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传统史观的局限性。社会形态史观是我国传统的历史观,一直以来是我国影响最大的历史解释模式。但是,由于萌生于前苏联内外斗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容不下诸多现代化问题和文明多样性的问题、且难以解释诸多历史问题等局限性,其历史解释理论已显陈旧与不足。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要求下,新史观的发展应运而生。

(二)历史新课改与高考的要求。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传统旧史观观念仍然制约着新史学观念的更新。新史观在实际中的运用只起到形的转变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突破,既不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更新史观教学更显迫在眉睫。此外,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命题立意上愈加注重对新史观的考察,如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选择题对整体史观的考察,2009台湾社会科学能力测验题第31题对社会史观的考察。

(三)时代发展的要求。历史是时代的反映,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以及民族间的交往要求我们以世界史观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要求我们以社会史的眼光分析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生态问题,则要求我们以生态史观的眼光考察历史问题,此皆表现了新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的重要性。

(四)史观教学的浅层化与运用生硬性。大多数高中教师都已经了解新史观的一些观点,却难以在实践教学中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历史知识的讲授中,反而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摆脱传统的历史教学观点与理论,新史观教学显得表层化而无法深入教学的骨髓。此外,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目光定位在解答相关的高考试题中,而不对新史观与史实的关系进行整合,使得史观教学浅层化;另外,教师对于新史观教学的讲解易将新史观与自己所讲授的知识牵强附会,导致史观在实践运用中的生硬化。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新史观的运用策略

(一)在新史观的指导下,整合教材知识体系。史观是体现在教材之中的,而“教材中蕴含的新史观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不易被发现”,[2]因此我们要善于整合教材,整理史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史观又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教学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运用新的史观作辅,教材知识体系也同时需要做新的整合。比如,讲解辛亥革命开辟一课,传统教学习惯用革命史观解读辛亥革命,着重其凡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而新史观教学则要求利用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重新整合辛亥革命的知識体系。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推翻了中国五千多年的额封建统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现代化史观: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额开端;文明史观:辛亥革命提出了民主自由的口号,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亚洲资产阶级革命韵达的发展。这样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新史观的落实,同时有利于学生建立多角度广视野的历史思维。

(二)研究新教材,发现新史观;补充材料,论证新史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新教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史观的思想,许多历史知识问题,也用新史观进行了阐释,比如在现今历史教材中,已尽量避免出现五种社会形态史观的说法,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关内容,因此研究新教材,是我们发现和理解新史观一个重要的窗口。

认识新史观后,还需要我们补充新的材料,去论证新史观是否科学。新课标强调在新史观的支撑下,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新教材对新史观的阐释毕竟有限,高考中许多与新史观相关的材料都是我们所不曾遇见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也需要教师补充新的材料论证新史观,以加深学生对新史观的理解。

(三)更新史学观念,树立新史观。新史观要在历史教学中得以实现运用,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更新史学观念。由于传统的史学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在教师们的教学意识中根深蒂固,而新的史学观念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认识,在实际的操作运用中往往又会走偏,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史学观念的更新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只有在意识中真正接纳并正确认识新史观,并积极在实践中加以真正的融合,才能促进新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四)依据新史观,创新教学模式。新史观的在历史教学的运用需要教学模式创新的配合,依据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利用教学资源、教学空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从中渗透新史观与新课改的要求,将新史观付诸于历史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中去。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提高其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高。

在新课标与课改的要求下,新史观的地位在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中变得愈加重要,而新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性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以及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实践初期,新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还稍有难度,因此也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新史观,转变教师的历史思维,结合教学实践和课改的各项问题,以真正实现新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赐成.历史教师的“史观”[J].中学历史教学,2007(12).

[2]孙文芹.高中历史新史观教学探究[J].文教资料,2014(8).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