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在这里开花
2016-07-04周桂琴
周桂琴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在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提高了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丰富了个性同时也完善了人格。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呢?首先,可以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其次,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载体。再次,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最后,在语文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 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写作 语文实践 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20-02
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一个民族思想、心理、文化的瑰宝。因此,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修养、情操陶冶于一体,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弘扬了人文精神。学生在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提高了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丰富了个性同时也完善了人格。学校教育教给学生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巧,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知识的掌握与技巧的训练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失败的教育,显然与教育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高尚的人格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一种理想培养。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呢?主要有以下几个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
优秀的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文学作品是社会人生的浓缩,也可以成为高职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语文教材中有众多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这部分教材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是政治课本无法替代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例如在教学《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一文时,通过了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蔡元培先生呕心沥血培育学生品行的君子品格,亲身实践自由平等思想的大儒精神,推行学术自由不畏强权为国奉献的精神。在教学《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理解背诵“我与世界签订了和约,我是世界的真主”这一段,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生命的真谛,把握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渗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学生不自觉效仿的楷模。
语文教材展现的是美的世界。美是道德的基础。在审美陶冶中培养健康的人格。文本描写泰山黄河的,那是山川之美;歌咏秦皇汉武的,那是历史之美;展现诗
赋词曲的,那是文学之美;介绍故宫的,那是艺术之美;弘扬精神的,那是人性之美。正是美的熏陶,培养了中华儿女的气质,铸就了华夏的礼仪和传统的美德;正是美的动力,促使人们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了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燦烂的文明。如果语文老师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采用多种教法,诱导学生形成对祖国的忠诚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有自信,爱集体,勤劳、谦逊这样的一些积极向上的性格,就会促进学生人生态度的改变,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这将比任何纯粹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二 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载体
“腹有诗书气自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古代诗文,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多读古诗文,还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
被选入高职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他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师说》,学生懂得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座右铭;背诵着《孟子》二章,学生们神情肃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范仲淹登岳阳楼,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主人翁精神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体悟到的是陶渊明的洁身自好,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浪漫情怀,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中,我们体会到了杜甫的忧郁情感,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为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斗志。
三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作文教学中的人格培育一般都采取比较直接的手段。首先是让学生懂得人品(人格)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理想与高尚的人格”。教育要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给学生讲明这方面的道理。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技巧,还要有良好的人品。魏书生老师认为“作文教学的源头,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这种人为,不无道理。如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写助人为乐记、妈妈为我而笑、诚信可贵、以“力量”为话题等作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作文育人相辅相成。
四 在语文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把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教学,在更广泛的阅读天地里培养人格。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丰富的课外阅读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使学生更广泛地走进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品味人生。
新课标增加了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生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搭建了更广阔的教育平台。例如,凤凰职教语文课本第二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社会热点问题调查”,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让学生关注社会,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走向成熟。“我的亲人们”让学生诉说自己心中的家人,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家庭与亲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这一专题,学生看到了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们勇于挑战、独立自强的精神,这一个个专题,对学生走向成熟,发展个性,塑造健康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文天地是广阔的,让我们的孩子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健康成长吧,让生命在这里开花!
参考文献
[1]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袁行霈主编.新编千家诗[M].上海:中华书局,1999
[3]刘贻钢、胡小娥.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
[4]魏红.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塑造与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5]钟舜斌.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4(7)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