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评价研究
2016-07-04肖述明
肖述明
【摘 要】信息技术教材的评价对信息技术学科及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在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即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六个维度作为评价标准,对现行的广东版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教材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30-03
一 问题的提出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它的编写和设计必须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要求。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其中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①。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然而,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否能够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深入评价和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教材评价的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评价的标准、体系、属性、目的、方法等。也有学者提出要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对相关教材进行评价和研究,如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學院的邓力教授②,她提出把《课程标准》作为参考基准,为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构建评价体系和等级测定。本文在深入探讨基于标准的信息技术教材评价方法论的基础上,以广东版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个案进行评价分析。
二 基于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教材评价维度
根据《课程标准》中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渗透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切实达到课程目标。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③。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④本人通过上述内容,归纳概括出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评价的六个维度。
1.信息获取和内容创生
信息技术课程是否体现出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情境创设和虚拟再现
根据学习需要,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充分融入不同学科的知识,为学习者创设和虚拟一个个真实的情景,并考察教材所创设的情景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3.问题探究和自主创新
信息技术课程是否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4.对话交流和协商讨论
信息技术课程是否做到了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5.自我反馈和智能管理
让学生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能对自己与他人信息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6.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并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能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六个维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利用这六个纬度进行评价时,我们须辩证地去看待,不能确保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六个维度,但要最大限度地客观公正地利用六个维度对教材进行评价。
三 基于《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教材评价案例
1.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介绍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它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初审通过,在2006年7月出版第二版,并于2009年第11次印刷的教材。它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种选修课程的基础,具有普遍价值,且为必修部分。它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按照“信息获取与评价—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共六章: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第五章,信息的资源管理;第六章,信息安全。每一章的首页都呈现了学习本章的意义、作用,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内容;在正文前设置了情景引入,以“知识体系+实践活动”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及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设置了一些活动栏目,如:任务、交流、实践、探究、评价、练习、拓展等;在不影响版面的情况下,还运用了旁注,它表示解释、提示、建议;对学习后的评价,课本设有“本章扼要回顾”和“本章学习评价”。
综上所述,该教材是以一系列“信息处理任务与交流为主线进行组织编排的。它仍然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的内容遴选方式,而培养信息理解的能力主要着重于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这种形式的教材对案例的依赖性过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其学习时间要求过高,因此案例的选取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⑤。而学术界还未有学者对本教材进行相关的评价研究,因此我将利用它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2.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评价
通过对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系统研究和分析,结合文章中相关知识点,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评析说明,分析教材是否遵循基于《课程标准》构建的六个维度。
案例一:选取教材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对该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中的“信息”部分进行评价。“信息”部分主要讲解了信息的传播要素,即信息的来源、信息的载体、传播途径、接受方式。
通过对本节知识点的分析,可知,教材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祖先用“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等方法来存储、传递、利用、表达信息,创设和再现了“信息”一词古已有之。在这基础之上,为解决“信息”这一定义,又从不同角度探究和讨论了“信息”的定义,如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从信息工程的角度,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为促进学生对信息的进一步了解,该课程安排了一个“交流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网上或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信息”定义的理解,这一举措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以任务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为了对信息的含义有较全面的了解,课程中安排了一个任务,其中有三个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完成后面的“事例信息分析表”,并通过“交流活动”谈谈自己对信息的理解。从而引入后面的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知道信息的载体形式、传播的途径、接收方式和产生的作用。三个案例体现了以下几点,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普遍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兼顾学科间的知识交叉。通过阅读案例完成“事例信息分析表”和“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局部管理和自我反馈。
最后,课程在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上也做得很好,课程知识结构的安排能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就如文章中写到的,“人们根据天气预报这一信息可以采取措施应对天气,减少或避免各种损失”。通过体验信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案例二:教材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该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选择它进行评价。这一部分主要以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为主线,让学生以“革命先驱——孙中山”作为范例制作出一份完整的PPT作品。
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注意范例的人文性和生活性,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习效率,并實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过程中,教材以“革命先驱——孙中山”作为范例,遵循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根据学生基础不同,利用配套光盘中提供的范例作品的许多素材和半成品,让学生完成该作品的制作,并再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这当中基础好的学生除了完成课本提供的以外,还可对该作品做进一步的加工与修饰,提高其学习效率;基础差的学生也可以按照课本的方法直接从光盘中获取素材和半成品完成该作品的制作。
综上所述,该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相关要求。这是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比较成功的案例,也是大多数学校选择该教材的原因。
四 基层学习者与教师对该教材的使用情况
笔者对相关信息技术教师和300多名学生使用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情况进行了了解。老师抛开了教材,按照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标准来上课,为什么会这样,是教材有问题、标准有问题还是教师有问题?这需要对教材在现实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
普通高中在高一年级基本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并要求参加全省统一会考,按省教育部门的规定每周两课时,其他年级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教学仅限于高一年级的每周两课时。因此,在调查中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反映如下:一是教材中有许多大任务、综合活动,需要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但信息技术课时的不足影响了会考。二是教材给教师留下的发挥空间过大,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空缺。这对部分素质较弱的教师和课程成熟度较差的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因素让这种出发点极好的想法变成了空想。于是,一些教师索性不根据课本,直接按照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进行教学,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完成一个个模拟题。三是就算老师使用了教材,他们也只花很少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照本宣科,简单讲解理论部分,留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上机操作,这与教材编写者的初衷相距甚远。而迫于考试压力,他们不得不严格按照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来给学生上课。
通过上述现状,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教材的适应能力弱。面对这些问题,应加大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巩固并加大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地位。
五 结束语
总之,对《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评价研究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课题,通过对教材内容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每一个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者都必须遵循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的“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⑥这一方针,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注 释
①③④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刘力、张晓卉.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评价体系构建与等级测定[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⑤金新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评价体系研究[J].软件导刊,2007(7)
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参考文献
[1]丁朝蓬.教材评价的本质、标准及过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9)
[2]方红峰.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材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7)
[3]高凌飚.教材评价维度与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4]李慧君.教材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制订[J].课程·教材·教法,1996(3)
[5]任丹凤.论教材的知识结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6]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
[7]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