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2016-07-04王桂梅
王桂梅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老话题,美国一些学者对其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是一个新话题,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仍在继续,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从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得到适合我国国情、对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启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5-03
课程改革历来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进入21世纪,在世界潮流的推动下,我国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地进行,鲜明而紧迫地呈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给予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切实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落实到实处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模式是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实施。这也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大一统的要求很难在全国普及,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鉴于此,本次课程改革重在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指:国家制订总体的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管理体制,提供宏观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总体目标制订相应的规划,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按照这样的线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具有适切性,有利于平衡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具有地方特色,使学生的发展能各取所长。
二 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提高教师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美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改革过程中,最能促进改革进行下去的直接实行者非教师莫属,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师资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运用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
当前很多地方教师的工资偏低,一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怎样让教师主动热情地参与改革,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是最前沿、最直接的直面教育改革的工作者,许多最根本的问题只能在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被发现和提出,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改善教师现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可以通过相关的绩效责任制,来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教师作为如此重要的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必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可借鉴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三 唤醒国民的危机意识,将国家的危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把教育的成败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一个觉醒的民族都充分认识到,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美国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很多法案从标题上就显示出他们民族危机意识的强烈,通过醒目的标题
引起国民共同的危机意识,在法案中强调教育对国家未来生死存亡的攸关作用。美国的这种做法在一些国家看来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美国当局足够重视改革的体现,这也成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先后进行的多次较大的课程改革也提出过很多尖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没有一次将改革的紧迫性和国家危机联系在一起。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教育大国,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在我国难度更大,只有全国上下普遍意识到问题的迫切性,并且从行动上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教育改革的理想才可能实现。因此,在进行改革的时候,要唤醒国民的危机意识。真正的危机不在于教育问题有多严重,而在于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的程度。多一份危机感,多一份批判,我們就会多一份进步,多一份成就,多一份强大。
四 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教育经费
教育要发展,经济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通过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教育是美国经济生活乃至全社会事务中头等重要的大事。美国对教育的重视主要反映在教育投资上。美国学者包尔丁(K.E.Boulding)说:“很多研究结论表明,就投资利润率而言,教育投资优于其他工业投资。”至于科学技术的发达有促进生产力的宏效,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更是美国企业家早经理解的。①
多年前,美国的一些学者就对美国的教育投资状况做过预测。预计政府支拨的教育经费预算将日益充裕,教育基金会将日益慷慨,教育领域一些捉襟见肘、无米为炊的现象也将日益改善。另外,一般国民收入日益增加,广大社会人士日益看清对子女教育投资的重要意义,家长们也必日益尽可能地供给子女接受长期而良好的教育。
目前,美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已经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9%。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相对于美国的教育经费投资,我国的相形见绌,美国的教育投资几乎是我国的两倍。我国受教育人数远超美国,但教育投资仅约为美国的一半。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优质的教育,难度可想而知。
五 除国家财政支持外,需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教育要发展,仅仅靠国家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的财政拨款是在宏观上给予支持,还要动员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如虎添翼的效应。如果社会各界人士都能认识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关键作用,有能力提供经济支持的企业家和各领域的带头人能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业将会蒸蒸日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情,只有国家“摇旗呐喊”,民众不参与,社会不关心,进展是不会顺利的。只有当全社会把改革视为与自己相关的事业,切身投入其中,才有助于改革的蓬勃发展。
六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随着微机的诞生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计算机开始进入学校。由于政府重视,加之有强大的经济和物质力量的支撑,计算机进入美国校园的速度非常迅速。在美国中小学,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数学、自然科学、语言、地理、历史、社会、美术等教学中,它在推进中小学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据统计,1970年美国各州有18%的中小学采用了相关的信息技术。在美国中小学,由于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教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模式。通过互联网,老师可以获取与教学相关的教辅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学生可以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拓宽知识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获取知識的观念,培养了能力,这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适应信息化社会极为有利。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设置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出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体现出我国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试图采取措施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但实际施行中,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主要表现在信息素养的提高、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信息素养的提高主要是指学生能够高效或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能成功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和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在于学生能探求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能欣赏文学作品和信息的其他创造性表达、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达到优秀水平。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要求学生能认识信息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能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信息技术将成为改善人类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最重要方法。它可以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的、平等的学习机会;还可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与学习的效率。在信息化社会里,只有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可获得步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