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分析

2016-07-04王国强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分析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王国强

【摘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是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样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通过高质量的培训,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职业教育人才,为国家教学的发展作基础。思想、理想、素质都是职业教育人应当具有的素养,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也属于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之一,过去的教学办法略显简单,无法实现全方位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把握好教育人才的前进道路,忽略了创新的意义。面对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我国一定要树立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分析

职业教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高素质人才,他们能够综合利用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授课,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法突出人才培养的优势,在创新性上更是落后。目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文化和人才已经成为了比拼的焦点,利用多种手段对职业教育人才进行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文化整体竞争力,在教学模式上实施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概述

顾名思义,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更改,充分调动他们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以达到有效教学,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目的。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对教育培养者的培养,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属于综合性计划中的一种,需要贯彻落实科学的教学方针,以培育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关乎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办法,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方针、对策、政策和渠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意义上而言,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教育界人才,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现代化教学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还体现着我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蕴含着人类的思想,与国家人才的培养战略相衔接。例如,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 就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这实际上就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和要求。

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理论上具有创新性的意义,起到奠基作用,它解决的是对人的培养问题,涉及到教学的办法、模式、类型以及手段。在对人才创新培育的过程中,还能够更好的引领教学改革,使工作更加适应现代化教学背景,并通过创新带领教育革新与进步。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育的一种创新应用,目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文化领域的比拼更为严峻。通过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改变教学的现状,改变教学方法,保证教育更具针对性。对此,我们必须提出创新发展的新方法,带动教学改革发展。

(一) 创新原则与方向要坚持素质教育

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每个人的职业、岗位,所从事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动,人员的流动也较快,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职业人才不仅要掌握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好的道德素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培育人才的方法,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素质教学的原则,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制度,优化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将实际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增设实践操作内容,全方位的对人才进行锻炼,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

(二) 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创新的重点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缺乏创新精神,很多职业教育人才都变得能力单一,看待问题的观念趋同。因此,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创新,打破原有的工作难题,以国外国家的优秀经验为参考,大力推行多角度教学,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开辟个人职业发展的新道路,开设创新训练课程, 推行创新案例教学和实践锻炼,用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评估来保障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点的落实。

(三) 教育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国际接轨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全球化的趋势逐步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国际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转变“闭关锁国”的教育模式,坚持与世界接轨,与国际结合。在教学技术、技能方面参照教育理念,严格制定资格标准和分类样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人才,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接纳教学创新,推动职业化教育的出现,更好的应对教育改革。

(四) 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和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着我国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文化发展情况。开展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校和企业都纳入职业教育之中,创新培训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规律。全面调动社会各类机构,还可以掌握教育的变动状况,将艺术、技术都渗透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訓之中,使他们的职业和人生充满文化情趣和审美享受, 充分表现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潜能。此外,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要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深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为教育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战略方针,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业。传统的教学模式略显单调,教学理念不够突出,与教育新形势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创新,国家和政府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与此同时,还要从规范化程度上进行研究,制定具体的教育方针和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和工学结合,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创新的重点,在保证创新方向的基础上更好的培育社会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分析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创新
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分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试谈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