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叙事德育模式初探
2016-07-04高竟玉
摘 要:叙事是一种久远而弥新的教育方式,其融情节、戏剧、教育于一体的模式被广泛运用在学校德育之中。本文回顾了随着科学理性主义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垄断与反思,叙事德育模式的失落与唤醒。分析了生命德育模式的功能和自我性、生活化、建构性三大要素,并从学校德育走向科学化、拓展时空观念、注重情感优化,走出教师绝对权威、关注学生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开展生命叙事德育模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生命叙事 德育
一、叙事德育模式的失落与唤醒
叙事是一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在建构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东西方先贤圣哲如亚里士多德、孔子常用朴素的语言叙述对生命和生活的感受、体验与追求,启发学生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将永恒不变的本质与美德在自然而然中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对叙事内容的理解和讨论,将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为道德智慧,成为富有“德性”的个体。然而随着科学领域的突破,以牛顿三大力学定律、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发现,打破了西方人精神皈依宗教的基石,科学和理性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以工业文明、逻辑实证和客观科学为主轴,开创出现代社会的空前文明。科学技术无法提供精神的皈依和终极关怀,尤其在教育领域,“唯智主义“大行其道,规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导致人们内心世界的虚空、焦虑和情感的衰弱,进入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着普遍的精神危机。从60年代起,西方社会思想家、哲学家开始对实证科学进行反思,人们不再追求绝对的真理和科学,曾经一度失落的以情感为基础的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再度被唤醒,学校品德教育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建构主义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价值观、道德教育之中。在道德教育领域,从个人生涯经验出发、强调个人道德感受力和道德情感的生命叙事模式在品格教育运动中逐渐兴起,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效存在方式。
在我国,两千年来从孔孟开始,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以修身为本,克己自省、注重身体力行、积善成德,以达到“内圣外王”价值目标的儒道教育引导着人们的精神信仰和行为礼仪,规范着整个社会的伦理纲常,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儒家的传统教化仍然在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社会形态中发挥着稳定的精神信仰功用。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在相对封闭单一的特殊社会大环境下,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度统一,学校道德以传授、执行、服从为特征,教育简单而高效。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全球文化的开放碰撞、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理想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的转变,学生主体意识空前觉醒,传统德育模式的教育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弊端日益彰显,教师一言堂、灌输式学校德育越来越“失灵”。改革学校德育的流弊,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学校改革的共识。从90年代开始,传统学校德育开始转型并进行了各种范式探索,人本主义、主体创造、情感优先、生活世界已成为德育改革的共识和方向。在大、中、小学的德育课堂上,通过叙事者讲述较为真实的某事件或行为,分享自己的生命感受和体验,让参与者主动卷入各种价值观问题的思考,已成为学校德育发展的新形态。经历了对绝对真理、工具理性和知性教育的盲目崇拜,品德教育摆脱了工具化、教条化德育的束缚,又回归到接受和方法论探讨中来。融情节、戏剧、教育于一体的叙事模式作为一种久远弥新的道德教育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学校德育之中。
二、生命叙事德育模式的功能和要素
当前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接受度”不高,在西方国家通过“生命叙事”等德育模式促进学生品德教育之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则越来越遗忘了这一古老的德育传统。一般而言,学校德育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学生记住了很多关于道德的知识,然而道德的习得不是逻辑实证的结果,而是体认、感悟的产物。智育化的学习模式弊端明显,缺乏学生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的道德教育无法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从而培养真正的道德能力和德性行为。正如康德所说“道德是人为自身的立法”,道德是人自觉的内在需要而非外在强制,成功的道德教育在于潜移默化,在于启发,在于引导,在于激活生成满足自身发展的道德需要。在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出现以前,无论是东西方的社会传统中,品格教育大多是从叙述传统美德故事展开,人们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真善美的最初体验,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自我知识存储于事件记忆的认知结构中,叙事能打开个体记忆的闸门,唤醒零星散落在记忆中的生活经验和体验,通过统整与自己经历相关的人、事、物,唤醒了个体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发掘和思考。叙事者叙事过程中消化了自我的经验,完成了自我的升华,开拓了自我的视野。叙事模式将德育置于一定的情境中,既有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也流淌着“说者”和“听者”的情感交流,在移情和共鸣中,激发着彼此心灵的成长。在生命叙事德育中,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语言得到充分参与和调动,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学习道德,在鲜活的道德教育中产生顿悟,内生出持续长久的道德悟性,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道德教育策略。
总体而言,叙事德育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是自我性。世界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特生命感受力的个体组成的,人是万物的法则,即便是相似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的两个人也会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和个性特质。德育是一种人性化的事业,强调对人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关照,每个人的德性发展是专属于这个人的。生命叙事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叙事主体对自我和他人生命故事充分理解后的个性化表达,构建出主观经验与意义,学生通過聆听不同的生命故事,获取了从不同立场获取道德信息的可能性,在对生命叙事展开讨论、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中,培养了个体道德澄清和选择的能力,而这种德性创造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所在。第二是生活化。传统学校德育关注理想和价值选择的宏观情怀,逐渐走向政治化、抽象化,疏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封闭式德育,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和情感震动。德育必须返朴归真,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必须要回归生活,贴近时代与社会的脉搏,其起点和归宿是引导人们学会有意义的生活。生命叙事则将生活看成蕴含丰富、最好的教育素材,让叙事者将生命中的见闻、经历、感悟,积淀的人生阅历成为德育的内容,叙事者分享丰富而鲜活的生命故事,是在表达自我的生命意愿和价值判断,寻找外在世界交流;倾听者在他人的分享的故事中得到价值的陶冶与启迪,引发出对生命历程及其蕴含的价值选择的再思考。在对话与交流之间,道德从刻板、冰冷的教条中释放出来,人们的心灵世界在现实性、情境性的互动中被触动,自我反思得到深化与扩大,德性发展的路径被打通。第三是建构性。生命叙事重在讲述和建构。生命叙事并不只是事件的传递或灌输,而是教育情境的塑造,其实质是创设一种让学生参与和投入的情感场,让讲授者、倾听者主动融入故事情境中,课堂充满真实情感的流动,学生随叙事情节的展开“有感而发”,这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于多向的建构,是思维的对话和思考,是心灵的连接与互通。一般的生命叙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道德认知(叙事者对生命道德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2 道德情感(叙事者分享内心的真实感受,引发倾听者共鸣) 3道德行为(个体由道德判断与情感所做的行为与事件)4道德反思(叙事者对事件的反思、体悟)。叙事本身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价值,传递出叙事者蕴含的情感与价值选择,引起倾听者情感上的共鸣与移情,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了道德教育。
三、生命叙事德育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首先:学校德育应走向科学化。近代学校德育进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教育逐渐被奠定在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上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20世纪,德育面临社会的急剧变革,为应对挑战,各种德育理论百家争鸣、德育实践不断探索,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德育模式。从社会学习理论到价值澄清理论,再到后现代建构主义的”叙事理论”。 传统德育模式夸大了教化、管束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缺乏科学性和人本意识,实效低下难以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全面转型、多元思潮并存、个人意识凸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德育的教育功能已从单一政治教化走向道德能力的培养,从社会性功能转向兼顾个体生存、发展和享用,教育方式从灌输、卷入式转向对话、嵌入式。从理论层面来看,进入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普遍由转化理论向生成建构理论转变,生命叙事德育正式顺应学校德育科学化走向的必然选择。其次:学校德育应拓展时空观念。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已融为一体。封闭的课堂无法培养人的德性,取而代之的是德育必须面向社会化。同时,随着德育社会化课题的提出,道德教育绝非单一的某个机构、某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任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集中时段的教育效果远不如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点点滴滴的熏陶。我国的语文教育课本中有不少关于诚实、善良、勇敢、坚毅等品质教育的内容,老师在授课中,除了字词句篇的文字分析以外,带有感情的引导学生去体验赞美那样一种生命状态,也是一种极富有感染力的道德熏陶。美国很少开设专门的品德课程,但每年的独立日,各种自发性的群众活动,无处不在的国旗国歌在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方面十分成功。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德育无处不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周围人的容貌外形、精神气质、言谈举止处处都有德育的痕迹和成果,他包含在人类各种活动体系之中,存在于广阔的时空场域之中,学校德育应拓展时空观念,将道德从生活中,从活动中分离出来的教育注定无法成功,学校德育必须拓展时空观念。第三:学校德育要注重情感优化。古代西方哲学家认为,审美能促进感性和理性统一,使人的精神彻底放松,从而塑造完美和谐的人格。现代心理学研究已证明,情感能促进学生在心理、社会、智能上的发展。学生在充满爱的美德中成长,会变得更有创造力和坚韧性,反之,片面強调知性逻辑层面的教育会导致学生社会情感性受挫,情感呆滞和僵化,社会责任感淡泊。道德教育具有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的特点,体验认知心理结构是德育的基本心理模式,情感体验是德育认知转化为德性行为的中介,当人在不断积累积极的情绪力量后才能产生某种立场自发情感,以道德自觉发方式调整道德行为。在生命叙事德育模式中,精彩的叙事能创设理想或冲突的情境,开启人的心灵,让人的思维更加开放,与他人建立亲密而友好的联系,让人变得更有觉知力,更有激情,更懂得感恩和奉献。这种支持性的情感氛围对人的道德自觉培养至关重要。学校德育要创设情境,重视情感在德性成长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捕捉喜悦、感恩、爱等由衷的稍众即逝的情感体验,在宽容、温暖、有原则分寸的情境中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其今后的德性创造提供精神动力。第四: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教师扮演着绝对权威的角色,这是建立在经验主义、行为主义和社会本位为前提的基础上。在后现代理论中,学校教育不再有绝对的专家,新型师生关系是平等、宽容、尊重的生命与生命的关系,哪怕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表达也稍显幼稚,教师也要用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的成长,转变高高在上的训诫教育观。事实上,在道德教育领域,具有“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师生关心融洽的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与认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社会行为规范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信心的孩子,学生只有真正具有归属感和价值观,才会内生出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感。现代社会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不仅要具备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要具有影响人、促进人、改变人的智慧和本领。优秀的德育教师大都具有理性的思维和感性性格特质,能体察学生的情绪,并加以引导和调整;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事实上,情感投入和驱动才是教师保持长久的教育热情,不断提升教育能力的原动力,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感更多来自其宽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优秀德育教师应淡化职业角色,对学生采取人道或民主型控制态度,而不再以绝对权威自居。第五:学校德育应关注学生生活方式。德育直面人的心灵,旨在培养出具有和谐内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体,德育老师除了备课以外,更要“备人”,随着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学生的情感缺失更为普遍。教师的关注视野必须超越狭隘的课堂,要关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唤醒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设计德育讨论课目时要紧跟时代脉搏,积极回应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学生情感力量和潜能的挖掘。在生命叙事德育模式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有参与表达、讨论的机会,注重学生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评价方面,除了给予学生知识型评价以外,更多给予学生表现性的关注。要特别留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是通过占有式还是分享式方式来学习?思维方法是否具有创造性等。教师要用动态积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走向自强,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进步,培养出具有可持续潜力的人。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小蔓. 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8.
[4]孙振东,陈荟.对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审思[J].教育学报,2009.5
[5]陈飞. 生命叙事:一种值得运用的道德教育实践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8(2).
作者简介:高竟玉(1979—),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德育研究,青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