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16-07-04罗艳孙媛媛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现代化文献

罗艳 孙媛媛

摘 要:本文采用阅读法、评述法和归纳法,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文献成果进行归纳梳理,将主要的相关研究文献归纳为关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文献、研究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的文献、对农业现代化地域性研究文献,旨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系统可靠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文献成果

一、引言

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短板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农业现代化”一度成为关注热点,并且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毫无疑问,农业问题是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经济问题。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和手段,其强调的是一个动态概念,在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广泛地应用现代工业机械装备、研究并推广现代科学技术、使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手段,使农业由落后低产的传统农业转化为高效高产的先进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是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梳理农业现代化相关的国内国外研究文献,旨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系统可靠的研究基础。

二、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概述。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国外相关文献研究并不多,其研究主要是围绕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了以贫富区分的21项国际标准及其他专项国际标准建立现代化指标体系;八十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英克尔斯提出了现代化10项标准;另外,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也在各自发布的《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和《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了有关于农业现代化评价的标准。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关注度高,对其的研究也较为丰富,对众多的研究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文献的研究角度的不同,将其归纳分为四大类别——关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文献、研究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文献、对农业现代化地域性研究文献。

2.指标体系的设立。程智强对如何设置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首先提出了几点设立原则:易操作性,选用现有统计资料中相对成熟和公认的指标,保证指标含义清晰、明确,便于收集和处理数据;可比性,便于数据间的测评与比较;独立性,即指标间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而非相互重复或强相关;实效性,指标需反映实际情况而反对弄虚作假;综合性,指标设立应有效反映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目标。再者,程智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基于此,从两方面来设立指标体系:一方面是现代化水平,主要反映农业现代化的水利保障程度、机械作业程度、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土地生产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另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质量,包含三个内容,即经济的增长质量、环境质量与产品生产质量、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建立起来的指标能够有效的反映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内涵。长期从事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副研究员辛岭博士提出建立指标要遵循几个原则:指标的系统性、指标的综合性、指标的重点性、指标的代表性、指标的可比性。根据以上五点原则,并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指标设立,提出4项准则指标和12项个体指标来建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①反映农业现代化投入水平 ②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水平 ③反映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④反映农业现代化劳动力就业率等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3.水平测度。杨宏力博士2014年发表了一文,运用阅读法、评述法和归纳法较系统地整理了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定量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着重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①多指标综合测度法,这也是目前评价农业现代化水平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综合指标体系分析等方法,并列举了多个早期较成熟的研究成果。②参数比较法,是指从比较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通过可比性指标的比较来评价农业的发展进程,使用统计学的相对数、平均数来解决多变量指数问题,并针对地域实情,参考历史数据或实例,给出具体的测度结论。如高明杰通过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等4个方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了中国农业在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农业之间所存在的差距。③模型法,是基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提出通过计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来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重难点是需要使用微分、线性、时间序列以及多元回归等各种方法,以资金、劳动力等为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具体分析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④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生产部门物质投入、产出相对效益比较及各自优势来测度出农业现代化水平。⑤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即ANN法,如赵红魏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先主成分分析具体的指标,然后将其应用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辽宁省2007—2010年14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作出了综合评价。

4.地域性研究。傅晨收集了广东省各区域1999年至2007年大量的数据,考察本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情况,根据《广东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建立了指标体系:第一步,计算每个指标的达标率,第二步,計算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第三步,把各个指标的农业现代化得分加总得综合得分,该分值若为90分则表示基本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分别对珠江三角洲、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四大区域和全省21个省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①广东省农业现代化有所进步,现代化评价指标的达标程度提高,并且指标结构有所改善;②部分核心指标(如劳均农机总动力、劳均农业总产值等)较落后,且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基于这样的情况,作者认为广东省在2020年可以整体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能够在2010年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结语

我国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起步晚,但研究成果较多,成熟的文献作品较为突出,辛岭、程智强等人对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较为成熟、全面,成为后来学者研究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的重要基础,然而,查阅很多文献,也存在一些问题:关于指标设计的文献中,指标设计较为重复,缺乏创新;而在研究具体区县、具体某地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得出结论之后,提出的建议较为空乏,具有实质性内容和创新性的建议、举措较少。希望以后学者可以探索出更多新角度、新观点来研究农业现代化,能有更多创新型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易军,张春花.北方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定量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5,01:134-139.

[2]李林杰,郭彦锋.对完善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3:34-36.

[3]程智强,程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J].农业技术经济,2003,02:1-4.

[4]傅晨.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J].农业经济问题,2010,05:26-33+110.

[5]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06:646-650.

[6]杨宏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测研究综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66-72.

作者简介: 罗艳(1991-),女,四川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硕士,区域经济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孙媛媛(1991-),女,山东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硕士,区域经济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现代化文献
边疆治理现代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