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对策

2016-07-04屈佳琦范宁雪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类型对策功能

屈佳琦 范宁雪

摘 要: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对班级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类型、功能,并分析了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对策,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服务于班级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原因 类型 功能 对策

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两种特色鲜明的群体,一种是组织正规、人员固定的的群体,它们在规定的章法之下组织活动,被称为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组织成员比较固定,职责分工明确,在行动上也比较规范,如班委会等;另一种则是没有固定的结构以及严格的纪律、组织内部成员没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群体,并且成员具有流动性,这种类型的群体被称为非正式群体。它作为群体的一种常见组织形式,又叫同伴群体或同辈群体,在高校中分布广泛。非正式群体的组织成员之间交往频繁,时常聚集在一起开展活动。他们往往年龄相仿,有着相同的观点或利益,或是存在共同的兴趣和相似的经历。正式群体通常是以特定的形成组织而成,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一般都是自发的,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在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但管理者往往只重视正式群体的作用,而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对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形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原因

1.求职压力和高校环境是客观因素。当下社会正处于变革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求职压力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他们渴望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但是,大学的课程设置多集中于理论教学,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也鲜有开设。于是,一些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非正式群体应运而生。如专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社团、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社团、丰富学生求职技能的社团等。这些社团的成立,一方面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弥补了高校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因此,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大学生们通过加入这些非正式群体,以期提升自身能力,为自己能够适应社会、顺利就业提供更多帮助,增加自己的竞争砝码。非正式群体能够在高校中分布广泛,与学校提供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在我国,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很大,他们没有时间去培养或发展课外的兴趣爱好。但是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则相对轻松,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很多拥有共同志趣的大学生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进而形成了非正式群体。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学生都住在学校,他们每天基本都一起学习、生活,相互陪伴,彼此之间又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卧谈会”已经是大学生宿舍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同学之间毫无保留地交流,这些都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便利,这也经常使得他们形成相似的志向、价值观等,进而形成非正式群体。

2.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是主观因素。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他们年龄相仿,有许多心理上的共同点。他们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对同样的事物感兴趣。大学生的内心发展是具有矛盾性的,比如独立意向和自主能力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成就欲和挫折感的矛盾等,这使得其具有明显的趋群意识。知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呈阶梯般分布,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然而,正式群体的规则性和固定性决定了其群体成员的行为及活动必须在严格的约束下进行,每位组织成员都有具体的职责分工以及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层次较高的需要,如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正式群体中是无法实现的。然而,非正式群体组织内部是自由的、随意的。组织成员不必遵守既定的章则开展活动,他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想法,成员间的关系是平等而融洽的。在遇到烦恼或问题时,他们可以获得其他群体成员的支持帮助。所以,学生们渴望找到适合自己的非正式群体,在他们自己的群体中,通过相互倾诉、交谈,以求理解和心理平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需要。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1.亲缘型。这类非正式群体在高校中的分布非常普遍,其组织成员多是来自于同一地区,或同属于某一民族,或毕业于同一学校,或是同一师从等。即因地方性的风俗或习惯结合在一起,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或者共同的经历等。因此,亲缘型的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非常紧密,这种关系往往以感情和友谊为基础,并且,相似的经历和生活、语言习惯等,也会进一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他们结成心理归属感很强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会越来越多地了解彼此,相互支持、感情融洽、情绪共鸣,群体中的成员遇到困难时,成员能在群体内寻找帮助并加以解决。

2.学术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的目的在于满足成员对课外知识的需求,旨在拓展组织成员的知识面,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学术型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所,其成员可以在该群体中通过自学或与他人交流互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在大学课堂里是没有涉及或讲解不深入的。该群体成员的特点是学习勤奋、勤于探索,他们对自己在学业上的要求通常较为严格。学术型的非正式群体基本上以研讨其关注的专业领域有关的学术问题为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则经常以信息收集、专题讨论和科研为主,如社会调查信息队、课外协助老师从事的科研、实验小组等。该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组织的活动可以作为大学课堂的拓展,对于满足学生对课外知识的需求,以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具有重要作用。

3.兴趣型。这类非正式群体大多是拥有相似或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结成的。兴趣型的非正式群体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大学生们往往爱好、兴趣非常广泛,并且他们有较多的时间花费在感兴趣的活动上,因此,在高校中,兴趣型的非正式群体一般在非正式群体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一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该类型群体中的成员通常比较活跃,并经常会组织一些兴趣、文体娱乐活动,如英语角、服装社、模特社、摄影比赛等等。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由于非正式群体在组织结构、以及交往活动上都区别于正式群体,因此,其功能也具有正式群体所不具备的特殊性。非正式群体对满足个别成员愿望以及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正式群体之间进行的一些班级活动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各种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而学生通过兴趣、爱好、经历相似等形成了非正式群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群体,并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学生能够在这个群体内找到亲密的朋友寻求理解和帮助,进而能够获得支持和归属感,归属感和亲密感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他们自己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通常有平等的地位,彼此间能够相互扶持,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及時发现并解决问题。正式群体组织的活动通常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等因素的限制,而非正式群体的交往活动则较少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较为频繁。因此,群体成员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群体中其他成员各方面的动态,如果发现问题,则可以通过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尽早的解决问题;对于班级管理者而言,同样能够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的观察,及时了解班级成员的异常活动,防患于未然。

3.有利于建设多样性的班级文化。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运用戏剧学术语分析个体和群体关系时提出了社会生活的“前台”和“后台”的概念,即以表演为参照点,将表演场所称之为前台区域,与之相对应的则称为后台区域。“个体在前台的表演可以看成一种努力,这种努力造成他在该区域活动维持和体现了某些标准的外观。”班级中正式组织的文化,通常是一种规范性的,有着特定严格标准的文化体现,学生需要规定的标准下开展活动,他们就像是在“前台”表演的演员,被特定范式束缚,缺少生机活力。但是在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是处在发展中的个体,因此,对学生来说,“前台”的表演虽然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些需求,但是对于其个性化的发展是远远不足的,而恰恰属于他们自己的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其提供“后台”表演区域,在这里,他们可以不受约束,自由地表达自我。单一的班级文化会使一个班级失去活力,班级氛围变得沉闷、压抑。正式群体的的“前台表演”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仅仅只有“前台表演”空间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非正式群体为学生提供的“后台表演”的场所,这对于活跃班级氛围,丰富班级文化,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班级管理者只有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加以适当的引领、指导,促使非正式群体发挥其对班级工作的正面影响,减少不利影响,非正式群体才能发挥出上述功能。

四、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对策

1.正确地看待非正式群体。高校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班级管理者不能采取回避态度,需正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作为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群体组织方式,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辅助了学校的一般教学活动,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迎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深入到学生中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数量、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成员构成、领导核心、思想倾向、行为目标和活动方式等情况。努力做到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采用粗暴、简单的方式,强行加以禁止,常适得其反。如果否认或放任自流,也会影响到非正式群体正面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目标的实现。”

2.培养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发挥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即群体里的“首领”,这些成员在群体中威望较高,他们的观点意见、行为做法等对其他成员有直接的影响。“核心人物”的思想行为取向如果与班级的组织管理方向同向,那么,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活动往往也是有利于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并对班级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其思想行为的取向与班级的组织管理方向背道而驰,则可能同时会带动一批群体成员从事不利于班级建设的活动,阻碍班级目标的达成。因此,班级管理者若要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了解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并且,需要特别注意非正式群体中“首领”的情况,可以通过任命或选举那些有威信、有能力的“首领”,让他们担任班干部或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并通过他们影响一群人,积极支持班级工作,进而将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扩大到整个班级中来,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3.加强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间的联系,提高班级凝聚力。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作为高校学生组织的两类典型组织形式,它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质量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以及各班级的管理者都要特别注意培养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加强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并努力发现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兴趣或目标存在一致性的点,可以选择通过开展一系列两者都感兴趣的活动,增强不同群体成员间的共鸣,逐步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荣誉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提升正式群体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加强正式群体的影响力,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范来影响非正式群体的思想、行为,用健康地、积极地方式来影响非正式群体。还要注意克服不同群体内部存在的“小团体主义”倾向,使非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与正式群体的趋向一致,增强班级凝聚力。总而言之,“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一个客观事实,它一方面可能给班集体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班集体功能的不足,成为班级正式群体的有效补充。”所以,学校领导以及班级的管理者需要正确地看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正视它的存在,既不可片面夸大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也不可极端地否定非正式群体,需采取辩证的观点,通过对它的了解和分析,采取多种方式,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抑制消极影响。保证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合理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学校的管理及组织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云,王广友,卢振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36.

[2]潘从义.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6.

[3]张雪银.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冯刚译,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03.

[5]刘红.论“非正式群体”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2.

[6]陈艳丽,李化树.非正式群体——班级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07(3):164.

作者简介:屈佳琦(1992.10-),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的研究;范宁雪(1990.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类型对策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