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欠发达地区企业家问题探析

2016-07-04胡立多吴尧天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企业家问题

胡立多 吴尧天

摘 要: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成效的因素,然而欠发达地区由于企业家数量的不匹配和经营动力的缺失导致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偏小,如何提高企业家工作效能凸显企业家的作用成为我们应该重点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企业家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家人力资本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直接、最稀缺的因素,然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一大批这样具有领头羊作用的企业家,大量宝贵的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形成生产合力,自然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经济持续低迷效益日渐下降,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不足。那么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突破这种发展瓶颈?

一、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与企业关系不明晰。我国欠发达地区部分企业并没有完全成为真正的经济组织,国企领导人首先顾忌的不是企业盛衰,而是上级的好恶,职工的拥护;在任期内,首先考虑的是争投资上项目,至于项目是否盈利,则不加深思。而私企由于在发展中得不到如国企般的优惠政策,因此在企业经营中只注重眼前不着眼未来、打一枪换一炮的短视现象较普遍。政府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还有待优化和重构,服务者、监管者的角色还未能尽显,垄断性国企挤压民营企业、高管腐败、企业办社会等种种沉疴的存在,是政府作为市场环境的维护者角色失位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重叠不明的关系严重阻滞了企业家队伍的进一步壮大。

2.企业家自身素质总体不高。一是文化素质总体不高。不同类型的企业家在文化底蕴上有较大差异,早期下海创业的企业家,一般文化层次较低,乡镇企业家一般文化层次也不太高。二是大多数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由于没接受过经过大环境检验的较通行的现代企业管理方面深入系统的学习,他们只会创业,不会创新;只会下命令,不会人文管理;只会盲目决策,不会动态分析,视野较小,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现代管理理念和全球战略观念。

3.企业家选拔、淘汰方式不合理。一个社会要引导最优秀的人才走上企业家岗位,关键是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企业家只有在竞争市场中才能被社会公众所认识,最终被选到领导岗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领导选拔制度,仍然实行的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的企业家选拔制度,从而出现了企业家视政府为上帝,企业家业绩的评估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的现象,企业家只要没有违法,或者违法没被发现,或影响不大,其职务一般是终身制,没有实现有效的优胜劣汰。奖惩不明、不严、不重,使企业家缺乏正确的经营目标,导致企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4.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还有待重新构架,企业家创业中面临的风险大、责任重,其贡献和自身素质要求自然是一般职工无法比拟的,理应得到相应的荣誉、地位和经济利益。但现实的情况是平均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不少企业家的报酬与他们付出的劳动和创造的效益不相符合,一些企业家获取应得的劳动收入,也往往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非议,有的甚至当作“分配不公”来批判,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虽然是企业的一把手,但是升迁却由不得自己。另外,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个别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大款”,给企业家的脸上抹了灰,人们似乎觉得企业家都贪,负面影响甚大。这些都抑制了企业家的成长。

5.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金融环境是创业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风险资本的可筹集性、金融资源的可选择性、低成本信用贷款可获得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意愿这些构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金融环境。获得金融支持对初创的的企业来说,就是能获得促進其发展的资本。一个地区在企业创业上的投入程度往往取决于金融支持的力度。金融资源不足会严重阻碍公司的未来发展,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必然会对企业家的成长起着制约作用。

二、欠发达地区业家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的成长离不开所处的环境,企业家成长是社会外部条件与企业内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从战略上来加快企业家培养的步伐。

1.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要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首先政府与企业必须各司其职,即政府只负责政府的事,企业也只管企业的事,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企业家市场机制,尽快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依托现代经营管理和科技进步,使企业各项权利和责任完全落到实处,为企业家大胆施展才干提供广阔开放的平台。

2.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欠发达地区各高校应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为培养企业所必需的管理人才做准备;对一些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没有杂实理论知识的乡镇企业家采取在职专业培训或脱产研修的方式来提高管理企业的水平;也可通过到东部企业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甚至出国考察,通过学习国外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来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还可以搞企业读书俱乐部,将最新有价值的书籍挑选出来,搞好索引,向企业家推荐新书。定期为企业家举办一些联谊会,加强企业家之间的业务经验交流,以期达到一个优秀企业家所需要的“标配”。

3.完善企业家选拔、淘汰方面的政策。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先驱者。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可在全社会公开招聘选拔,特别是要鼓励东南沿海一些成功企业家去任职,从而把当地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带到欠发达地区。此外,还可以从高校、科研单位选拔专业知识扎实、有创业梦想的青年学者到企业任职,根据经营管理业绩,逐步委以重任。在淘汰方面,完善企业家的业绩考核标准,健全决策失误追究责任制,使企业家在制度的框架内活动。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4.1年薪制。目前,国际上较通行的企业家薪酬制度是年薪制,它由基本年薪和风险年薪两部分构成,以一个较长的经营周期(通常为年)为单位,按此周期确定薪资待遇,报酬的发放是根据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和企业经营成果而定,其中风险年薪能对企业家起到一个有效的制约作用,企业经营的好,保持较高的利润增长率,就可获得高额的年薪,反之亦然。这种不再参照企业家的年龄、工龄、学习、任职年限等薪资发放标准,而是把企业家的才能、绩效和收入,责任、风险和利益结合在一起,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

4.2期权奖励。在当前经济体制下,将期权安排引入到企业家的报酬结构中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做法,即由即期激励向科学的长效激励转变。期权是所有者允许企业家在一定年限内(通常3~5年)可按预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力,股权的价值取决于若干年后企业的盈利状况,而且这部分股权不能兑现或随意带走,只有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在本企业任职时才能拥有,退休后方可带走。因此,期权能把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的未来收入与努力程度和能力大小相匹配,体现其经营实绩,这是一种比股权更长期有效的激励方式。

5.健全金融政策。金融的发展程度对企业家的潜在发展具有正面导向的作用,如何健全欠发达地区金融政策,可以借鉴以下措施:深化金融,克服正规金融的信贷配给;发展民间金融,减少金融压抑;推进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市场资源整合;强化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产业长足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志成,吴能全. 中国企业家行为过程研究——来自近代中国企业家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2,(6).

[2]姜卫韬.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6) .

[3]姚建文,姚岚.云南企业家产生机制及成长环境研究[J].学术探索,2014,(2) .

作者简介:胡立多(1981.01- ),女,汉,安徽宣城,南昌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吴尧天(1992.03- ),男,汉,江西南昌,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企业家问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