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016-07-04刘洋
刘洋
摘 要:激励理论是一种企业管理的具体制度,可以实现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同时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本文重点分析了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了现实情况下企业激励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物质激励、文体活动激励、精神激励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实现企业员工激励效果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激励 企业 员工 物质 文体 精神
一、引言
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员工,如何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升,除了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约束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对于他们的激励机制,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实现对他们的激励,受到鼓励的員工在工作热情上将大大提升,他们对企业的感情也进一步增强,向心力也进一步提升,这样一来他们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也将大大提升。如何实现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对员工的积极影响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激励理论的概念分析
激励理论是企业管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主要通过企业设置相关的奖励管理制度,实现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不断提升他们参与到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的积极性,实现其主人翁的意识。这种激励机制首先可以实现员工工作潜能的有效激发,不断释放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能力和作用。其次,这种激励制度可以给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体现,因为现代社会中衡量人们价值的最直接标尺就是金钱、财富,激励机制中最为重要的物质方面就是奖金,因此这种激励制度可以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有效体现。最后,这种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增进员工与企业的感情,因为员工的突出工作业绩得出了企业的认可,企业充分肯定了员工的工作和能力,由此员工不断对企业产生感情,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激励机制是一种实现员工对企业工作主动性提升的有效外界刺激,这种激励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精神激励。多为企业领导对员工的一种表彰,在会议上表扬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使得员工在其他同事面前具有更强的荣誉感,这种荣誉感的实现使得员工在企业更加具有社会地位,收到其他同事的尊重,这样一种氛围和环境将使得他们对自己本职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另一种是物质激励。所谓物质激励是企业针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从物质上给予奖励。薪酬制度就是针对企业员工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提出具体的工资待遇,实现有区分的奖励制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对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薪酬管理属于一种最为主要、有效的物质激励措施之一,因为员工进入企业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之一就是其薪酬待遇的高低,这是他们进入企业工作的最初动力,随着员工成家生子之后,他们担负着一个家庭生存的重担,这样就需要他们在薪酬待遇上有突出的表现,因此薪酬待遇可以有效激励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三、企业激励管理存在的问题
1.激励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由于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现代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不高,直至最后离职,企业可以从人才市场选择更多的人才,不怕没有人干活,这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最为简单的问题了。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感受没有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员工降低对企业的向心力,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没有有效的激励奖惩措施,员工的工作懈怠情绪将进一步扩散,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将大大折扣,从而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
2.激励管理缺少科学化、市场化的调节机制。激励管理制度需要细化到员工具体的工作职责之中,实现他们对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性提升。一些企业在设计激励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时候,缺少灵活性,在管理过程中,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时,缺少指导意义。不能灵活处理对员工突出工作的奖励,不能有效处理员工具体的工作业绩。同时一些企业在设计相关激励管理的时候,没有及时更新激励力度,例如一些奖励金额难以实现对现实生活中职工的需要,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市场消费也在不断提高,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薪酬管理难以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物质激励,最终企业钱也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是没有被有效地激发。
3.激励管理单一化情况严重。目前很多企业在实施激励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奖金形式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奖励,这种单一的薪酬管理难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活力。因为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劳动力,同时还有技术、资本、人脉等资源,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被激发的重要方面,然而很多企业在激励管理过程中,难以实现对员工技术、资本、人脉等资源的有效激发,不能有效拓展员工对自己手中资源的有效开发,最终不能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四、开展有效的激励机制措施
1.构建科学、多元、市场化物质激励机制。首先,企业管理层需要进一步拓展对物质激励管理的全面认识。薪酬管理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可以实现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这是很多企业管理层需要认识到的问题,然而需要进一步提升认识高度的是薪酬管理的灵活化、多元化等。这些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在设计薪酬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细化相关的薪酬管理制度,将更多可以进行奖励的内容设计到制度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多学习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不断拓展对薪酬管理的具体认识,这样才能有效理解薪酬管理的真正含义。其次,物质激励管理与市场挂钩。薪酬管理真正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表现重点在于员工受到的奖励是符合现代市场客观规律的,员工可以有效的开展一定的生活活动,对他们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的薪酬尺度才能有效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薪酬管理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入多元化的物质激励分配制度。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员工的劳动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员工在技术、资本、人脉等方面的资源,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的有益资源,需要企业通过薪酬管理加以激发。具体来说,就是引入更多的薪酬分配制度,将员工的智力技术资源、资金资本资源、社会人脉资源等有效纳入到薪酬分配之中,这样员工可以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资本、人脉等资源有效融入企业发展之中。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激励方式。首先,明确文体活动组织主体。企业的文体活动开展意义重大,明确文体活动的组织部门是文体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企业都有自己的工会,工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实现职工利益,进一步降低职工的工作压力,疏解他们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这种文体活动是有效降低他们工作压力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因此基于工会的这一职责,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明确企业工会是其文体活动组织的重要主体之一。这样组织主体明确之后,工会才可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责,实现高效的文体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其次,筹划每年文体活动的计划。组织主体明确之后,我们开展每年的文体活动不是随机的,也不是一时兴起就开展组织的,需要在每年年初或上一年年末的时候,进行有效的计划,将下一年需要组织的文体活动进行有效梳理,明确每次活动需要花费的资金,体现出活动的意义,同时需要对每一项需要开展的活动进行策划方案的设计和筹划,这样才能将活动组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计划之时就及时发现,准确改正。因此每年的文体活动需要进行细致整体化的筹划,这样才能保证实施的具体活动经费充裕,活动目的明确,活动细节被有效考虑,从而实现组织活动的零差错。再次,注入更多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文体活动不能单单只是一些体育比赛,需要将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融入企业,实现企业通过文体活动对职工的关心和照顾。具体来说,可以将人本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文体活动之中,在特殊的时间断点,例如七一党的生日,可以组织看望企业老党员、困难党员,这样不仅体现了党对特殊党员的关心,同时也体现出企业对职工的人文主体关心,将工作做到职工的心里。最后,组织企业文体活动要细致化。组织好企业的文体活动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过程中的细致性,不断细化活动组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断提升企业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同时文体活动开展需要宣传,强化企业文体活动的宣传,是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
3.构建现代化的表彰方式。首先,对员工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开展及时的表彰。每年组织相关的表彰活动,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向先进学习的风气,尊重先进的氛围,提升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这样使得他们进一步感受到自豪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加突出的表现。其次,宣传好先进人物的事迹。企业中树立的先进典型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宣传,这样可以影响其他员工向先进学习,不断营造一种赶超先进典型的氛围,实现整个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最后,给予先进典型更多的奖励。单单的精神激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拓展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措施,例如派他们外出学习,因为技术学习也是员工最为迫切的需要,只要进一步拓展学习的针对性,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知识,从而运用到岗位实践中。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福利待遇,例如在职称评定、工资兑现上进一步有所倾斜,这样可以更加激励员工争做先进典型,起到更好的宣传示范的作用。
五、结语
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上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从物质激励、文体激励、精神激励等多方面实施细致、科学、多元化的措施,从而提升激勵的效果,保障企业管理质量,实现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程美英.浅谈薪酬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2014,08:171-172.
[2]李恩仪,黄群,张源,张宝全,张滨泉,金春姬,和军梁,李威,李力怀,刘文峰,朱炬兵,陈晋,等.推动新能源企业国际一流战略实施的绩效管理[A].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2015,02:127-128.
[3]蒋涛,刘运国,等.薪酬激励的梯度效应研究[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2012,11:184-185.
[4]马新建,朱力,张雯,徐敏,等.薪酬管理环节要素对员工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商业模式价值分享视角的诠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02):152-153.
[5]张平.高层管理团队激励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股权结构的影响[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0),2010,03:145-146.
[6]李彤.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激励机制研究——以JCB公司为例[A].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2010,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