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图书馆人力资源优化管理策略与分析

2016-07-04安优佳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优化管理民办高校人力资源

摘 要: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谈起,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人力资源方面优化管理的策略和改善措施和想法。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图书馆 人力资源 优化管理 策略 建议

传统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人只是“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它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而对于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图书馆馆员视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运用现代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分配,充分激发人员的潜能和积极性,并合理地、和谐有效的进行工作的调配,充分发挥每位图书馆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管理。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水平是衡量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激烈,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中心,图书馆办馆的质量影响着学校的科研与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生命力的增强必须从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中赢得核心竞争力,保持图书馆人员队伍建设的发展优势。然而,由于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民办高校的发展没有公平、公正的有利政策、更没有好的舆论环境,从而使这些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变得异常的脆弱,而对于民办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的严峻。在我国,民办高校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招贤、用才、培养、激励等各个方面的实力都较弱。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强调“事”的单一方面,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缺少整体、全面、联系地看问题的能力。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尤其是近年来民办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图书馆管理只注重馆藏资源、馆硬件设施、图书馆环境等硬件设施的开发与运用,忽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提高。

2.馆员数量配备不足。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目前一般民办院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万人,甚至多于两万人,而图书馆馆员却只有十几人或是二三十人。很显然,如果仅靠馆员维持正常有序的开馆状态已经很艰难了,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会出现人员不足,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转,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功能,影响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3.馆员素质结构不合理。民办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高层次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紧缺,加上缺少后期的培训、学习,应变能力差,不少人面对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信息需求显得力不从心。从学历层次来看,图书馆人员极少有研究生学历,最高为本科,专科、中专或是其他很多。人们普遍认为图书馆就是养老的地方,根本不需要什么高学历、强技术。于是,图书馆成了解决职工家属或是其他人员的临时收容所、跳板。从业务能力方面来说,图书馆科班出身的人员极少,大多数专科、本科毕业的人也是学非所用。因图书馆培训时间短,所学知识不足,致使专业能力欠缺,更无能力创新。从职称结构来看,拥有高级职称的馆员几乎没有,大都是初级或是没有专业技术职称。没有职称,没有研究能力,这势必会阻碍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从性别结构上看,男女比例大都是1:5左右,更有甚者全馆都是女员工。

4.馆员的继续教育投入欠缺。人才需要培养,更需要成长。馆员素质的提升和继续教育应该成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科馆员成长机制。学院领导应该从长远规划,为图书馆馆员们创造更多的培训、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注重馆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增强馆员的工作热情和完善自我的动力。这方面对民办高校图书馆来说尤为欠缺。

5.馆员个人的发展前景堪忧。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福利待遇偏低影响了员工的正常的生活或是必要的幸福指数太低,势必会导致员工的心态动荡不安。图书馆一向是被忽视、看不起的部门,工资福利、晋升加薪的机会也是最少的,再加上民办高校人员过于紧缺,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往往每天上班的时间过长,每天做的就是一些单一的、重复的、缺乏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这对于缺少精神支持又有着枯燥乏味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煎熬,真正能静下心来工作、学习新的知识并潜心做一些科学研究的人就很难做到了。

6.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民办高校在其资金支持、地理环境等方面都不如公办院校,而且在办学起步期、发展期为降低成本,所有开支都会紧缩,与其他教学、机关等重要岗位相比,图书馆经常是“被领导遗忘的小角落”。读者认为图书管理员就像图书一样,只是一种服务工具,图书管理员不仅被“遗忘”也缺少应有的被尊重,更别说被激励了。尤其在民办高校,许多制度只是摆设,没有严格执行。同工不同酬,同酬而不同工的现象很多,导致真正有想法、有积极性的人只能是叹息。久而久之,消磨了所有图书馆馆员们的斗志和想法,图书馆管理方面就会处于恶性循环中。

二、改进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圖书馆是知识的海洋,精神的家园,更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图书馆不只是一座“书库”,它更是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宝地。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古今中外每一所著名大学里都有一座高大上的图书馆。高校领导应改变认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要端正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积极学习、提高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为学院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图书管理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才能主动分析读者心理,满足读者需求,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果。转变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爱岗敬业行为,认清新时代给图书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己的光荣使命和互联网+时代赋予图书馆人的历史重任,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顺应时代、努力创新。

2.合理安排馆员的岗位。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与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衡,所以在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每位员工的工作。要注意人员的专业素养、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面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那些安心在图书馆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不适合在此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民办高校目前迅速发展,除每年本科生不断扩招外,教师和科研人员中硕士、博士比例也在逐年增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层次高,对图书馆资料需求量大且杂,难度也在提高,所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不能满足于已有的大专、本科学历,也应该不断学习提高 自身的知识水准,否则怎能快速有效地向广大师生提供科学、优质的服务。

3.强化考核制度。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督促员工正视自己的不足,改正缺点,积极主动地工作,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和进取心。奖惩得当才能服众,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事业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

4.重视员工职业培训。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下,要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高科技化,培养一批符合现代图书馆新知识和新技术要求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图书馆领导不仅要善于选拔和使用人才,更要重视培养人才,使馆员能够不断获得新知识,增长新的见识,争取更大的进步。馆员的素质提高了,能力提升了,图书馆的建设自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工作也要日趋现代化、 科技化。网络已经全面覆盖整个人类社会,图书管理员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学习和运用,熟练运用各种数字图书馆的系统去处理图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来拓宽自 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科学、高效地完成图书管理工作。

5.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是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首先要让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人员感受到社会各界、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并利用福利待遇、发展机会、公平竞争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当图书馆员工的待遇和素质都得到提升,工作得到领导和读者的重视和尊重,才会更加敬业爱岗、刻苦钻研、乐于奉献,努力地提升自己、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6.节流开支,鼓励创新。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受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所以,民办高校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办学的经济。在图书馆的发展和改革中应该注重创新,尽量减少用人成本,提高用人效率。民办高校图书馆要培养自身的图书馆文化:如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文化活动创新等。因此,招聘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和学生义务管理员就是不错的选择。学生管理员的管理和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能够节省开支,还能帮助部分贫困生缓解生活压力,最大的收益就是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使民办高校的合理、健康发展。

三、结语

我国的民办高校成立时间较短,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学校、图书馆的领导只有真正转变观念,把“人”作为一项宝贵资源来开发利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提高管理质量。民办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化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关键是在实践与发展中不断完善。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精神,培养和发掘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提升人才,顺应时代的发展,图书馆才有出头之日!

参考文献:

[1]朱婷婷,李丹.创新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 统计与管理,2014,卅(4).

[2]高智红.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D].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卅(19).

[3]吴雪芝.人力资源配置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岗位社会化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6).

[4]王秀勤.民办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

[5]陈丽.新世纪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图书馆论坛,2005,(02).

[6]杨敏.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1):141-143.

[7]吴德贵.简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区别[J].中国卫生人,2002,(1):18-19.

[8]王玉华、王美华.效率来源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

[9]李颖.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J].图书馆,2001,(3).

作者簡介:安优佳(1985—), 女,2012年9月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现就职于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图书馆,现为助理馆员,从事图书馆流通管理工作和负责图书馆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的管理和更新维护。

猜你喜欢

优化管理民办高校人力资源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光伏发电电气系统设计优化管理分析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