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发上海特色夜市的可行性分析

2016-07-04花巍巍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夜市上海措施

花巍巍

摘 要:夜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地域性的代码又是历史前进的风向标,他展示了地区逐步迈向改革发展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精神文明的面貌。但是,夜市的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妨碍公共交通、食品安全,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夜市对城市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举例说明夜市开发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论证开发上海夜市的可行性分析。借用数据举例和反映当前上海夜市的地区分布、夜市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夜市的民众意愿等。通过论证和大量报刊新闻的实际统计,上海深度开发夜市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在政府的规章制度、大力监管和人们自觉遵守各项守则下,共同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夜市文化。

关键词:上海 夜市 影响 措施

2013年,经历4年之久的闸北区“彭浦夜市”夜市被正式取缔。由于之前因“占道逼走公交”事件,社会评论此起彼伏。一方面,夜市对年轻人有一定的供给需求;另一方面,夜市的不规范管理给周边的公共交通、居民生活、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不好影响。即2013年之后,“取缔”夜市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似乎一旦影响城市建设,执法人员无法监管,该区域就成为了被“取缔”的对象。辗转几年,老外们都喜闻见乐的“襄阳路”市场没有了;传说刘嘉玲是夜宵的“吴江路”拆了;小年轻聚会的“彭浦”一条街被取缔了;小龙虾一条街的“寿宁路”岌岌可危。然而,仍有大量的呼声在为“夜市”感到惋惜,有的也在追问这些“夜市”今后的去向,这些都隐约让人觉得人们对“夜市”还是有需求的。在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后,把“彻底取缔”改为有效的“整改或整治”,既保留夜市的特色,又解决“夜市”所带来的各项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体现政府职能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共创城市和谐夜市。

一、中西方夜市的差异影响

当今社会,世界各地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夜市文化。夜市文化已经悄然声息的。步入了人们的视野中。但是,由于受各地的人文差异、生活习惯、环境、国民文化素养等综合因素,夜市在各地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1.中国夜市给城市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国内,很多旅游城市都逐渐开设了有特色的夜市,一般较为常见的是以“古镇、老街”为中心的步行街,以特色小吃、当地旅游特产、酒吧等为项目的夜市。比如云南的丽江古镇、西安的回民街、北京的王府井、杭州的河坊街、武汉的户部巷、台湾地区的士林夜市、垦丁夜市、上海的寿宁路等等。这些夜市不仅给当地人也给来自各地的观光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西安夜市为例。西安是一座历史古城,除了名胜古迹外,还有各种特色小吃。虽然各辖区都有相似的夜市,但也有根据规模、小吃特色等不同的区分,各夜市都是品种丰富,琳琅满目,不仅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开拓了城市夜游的范围,更是各地游客傍晚悠闲、观光的好地方,令国内外游客都拍手称赞,印象深刻。但是,夜市的热闹也给周边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烧烤油烟带来的环境卫生、大气污染;沿街叫卖的噪音污染;违章占道妨碍公共交通秩序;食品的卫生安全等。这些都给居民及辖区的监管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扰和执法的困难。2012年,西安市发布了《西安市夜市管理办法》,2015年,西安沙区6部门又联合发出《关于取缔非法占道经营夜市的通告》,以6个夜市为试点,对非法占道的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疏导摊贩到规定的场所经营,对不停劝阻的经营者采取必要处罚。通过各项有效措施,整治市容市貌,还给居民安静和谐的环境。从而,共同加强了执法人员对夜市的规范性管理和有效的监督。

2.西方夜市给城市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国外,也同样有很多特色的贸易市场,通常叫做“集市”。比较有名的夜市较集中在东南亚一带,比如泰国曼谷的席娜卡琳火车道夜市、老挝琅勃拉邦夜市、马来西亚亚庇的西加麦天桥夜市等;还有温哥华的夏季Richmond Summer Night Market、新西兰的罗托鲁阿夜市等等。夜市有明确的营业时间,有各种当地的特色小店、手工品和藝术品摊位、有特色小吃和不同菜系的美食、有的夜市还有本地人的演出和艺人的表演。,深受当地及各地游客的青睐,也是导游重点介绍的项目之一。以新加坡夜市为例。1960年左右的新加坡也深受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交通受阻的问题,流动小摊贩随意设摊给当地政府和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后来,政府通过发放牌照、规划特色商业街、建立集中的贸易市场、有优惠津贴接收街边小贩,吸引小贩进入市场,从而逐步实现政府的统筹管理。因为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有效避免了街头小贩的乱设摊现象,杜绝了违章占道的经营行为,并根据特色形成了具有新加坡独特的饮食文化的夜市。在2001年2月,新加坡国家环境署实施了小贩中心的升级改造计划,优化夜市的小贩的市场资源,淘汰业绩较差的小贩,进一步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明城市。简单说,新加坡政府通过四步走的管理方法完美将“小贩中心”的夜市打造成了世界一流的夜市。一是强化城市理念塑造;二是强化城市科学规划;三是建章立制,依法从严治市;四是强化市场信用管理,加大科技监管力度。通过上述方法,逐步在全球的夜市管理中树立了管理典范。

二、上海夜市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1.上海夜市的发展历程。90年代初,上海夜市初步形成规模。一曲《夜上海》反映了上海都市的夜生活。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上海,他们中大批人加入并壮大的上海的夜市队伍。比如襄阳路路小市场、云南南路、田子坊、吴江路美食一条街、铜川路的海鲜市场、寿宁路的小龙虾夜市、曹阳西贡地区、彭浦夜市、昌里路夜市等等。这些地方都汇聚着各类美食、小商品、服饰等,是众多当地人及老外们非常喜爱的地方。2013年至今,上海现存的夜市依旧非常火爆,寿宁路的小龙虾及烧烤、昌里路的小吃街、霍山路的小吃街、新吴江路小吃等新开的夜市。经过前期的整改及整治,后续开放的夜市更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在城市交通、食品卫生、人身安全、环境、噪音污染等更具可靠性和保障性。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上海市共有15个市辖区1个崇明县,105个街道。其中,最中心的三个区是黄埔区、静安区、卢湾区;其次是徐汇、长宁、虹口、闸北、杨浦、普陀。从这几个区来看,较为人民熟知的夜市(吴江路夜市、昌里路夜市、云南路夜市、城隍庙、田子坊、通北路、霍山路、寿宁路、天山地区)中,黄埔区占了45%,长宁区占11%,杨浦区占11%,虹口区占11%,浦东新区占了11%,静安区占11%。(以上信息源仅供参考)。随着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各个市区的商业圈和各地得规划都在有序部署和调整中,都市夜市也逐步向夜文化方向发展。

根据相关调研,人们对开发上海夜市的意愿依然很强烈的,大部分还是愿意保留现有夜市和更好的开发夜市。询问的12人中,有8人表示同意,2人表示不同意,2人表示无所谓。

2.当前夜市存在的问题。但是,夜市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有的夜市位于居民区或靠近居民区附近,噪音污染、交通堵塞、环境污染、食品的卫生安全、城市安全等随之带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及食客的生活,对城市文明的提升及都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宣传。数据仅供参考。

`

三、开发上海“夜市”的可行性方案

1.已采取的措施。修订相关政策性法规及文件。2015年4月24日,修订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21号),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法规中明确了食品安全的标准、一般规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的都应当遵守本法。2015年2月3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办﹝2015﹞4号),《通知》同意了《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了各区、县人民政府职责,明确所在地相应的食品摊贩固定经营场所,并可采取措施,鼓励食品摊贩集中配送、规范经营,引导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办法》于2015年1月15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2016年3月30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本市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食安办﹝2015﹞25号)。2016年4月12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沪食药监法﹝2016﹞241号),并于2016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保证了食品安全。

2.对夜市摊贩的实际整治情况。一是区域所在的城管执法人员定向定点到傍晚设摊的地方进行围堵,防止摊贩路边设摊行为。依据摊贩的出没时间,开展夹击围堵,一方面防止摊贩乘机投机设摊,另一方面通过严肃执法,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整治效率;二是市区城管人员联合街道中隊、机动中队等相关岗位人员联合实行24小时的常态化夜间巡逻,加强执法力量及持续执法常态化,防范摊贩再次摆摊;三是在乱设摊严重区域,放置隔离护栏,制止摊贩设摊行为;四是设立专人夜间执勤,负责管辖区内的噪音污染,处理热线投诉等,积极疏导居民情绪,收集和了解各项不安全问题和隐患,便于后续的整改工作的开展和整治;四是人性化处理,防范摊贩暴力抗法,导致流血事件发生。

3.建议采用的措施,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夜市,他们也碰到过同样的管理难题。为此,借鉴国外的夜市管理方法,结合上海本土的特色文化,提出如下夜市管理的建议方法:一是加强对摊贩的管理,除了取得相关的营业执照外,规定统一的营业时间、划定经营区域、营业种类。相关执法人员不定期抽查,并依据现有的相关法规进行监管。二是加强公共服务,比如定点定期举办跳蚤市场,提前进行交通管制,并告知公众,执法人员现场维持秩序,进一步体现政府的公共职能。三是建立摊贩经营人员从业证,开展岗前培训。四是建立食品经营人(摊贩)的排行制度,对持续保持良好,遵守法规的摊贩给予政策的优惠奖励或减免。

四、结语

通过多方的信息手机,上海市民对夜市还是有很多希望和期待。当前社会是一个多元性的社会,夜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展现城市现代化的新形象,为人们相互了解、互相沟通的提供了便利的场所,更是快速深入了解一个城市的捷径。在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推进关于夜市的相关政策法规后,更能加强对夜市的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法制并重,加强监管。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根治夜市带来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扰民、交通堵塞、市容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问题。从而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本土夜市风情,提高上海夜市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知名度,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活力的夜上海。

参考文献:

[1]苏静,张冀梅,蔡江涛.夜市餐饮食品安全卫生学调查[J].疾病监测与控制.

[2]本报记者王小萱.走进台湾地区夜市看食品摊贩监管[N].中国食品报,2015-07-27001.

[3]记者曹智.早夜市:监管漏洞如何堵[N].河北日报,2011-08-05006.

[4]山西省吕梁地区安保元.夏季夜市监管亟须加强[N].中国工商报,2006-06-17A04.

[5]实习记者孙卫春.卫生系统全面监管夜市食品[N].吐鲁番报(汉),2008-05-16001.

[6]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二十一号令).

[7]上海市人民政府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的<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办﹝2015﹞4号)、《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本市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食安办﹝2015﹞25号)、《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通知》(沪食药监法﹝2016﹞241号).

猜你喜欢

夜市上海措施
上海电力大学
玩遍云南还有这些“宝藏”夜市等你来打卡!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上海之巅
文化夜市“点亮”福州夜生活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网红”夜市
老天津卫的璀璨夜市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