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端产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理论机理与地方政府制度选择

2016-07-04毛振鹏马秀贞

关键词:青岛市高端升级

毛振鹏++马秀贞

[摘 要]以青岛市为例,从地方政府制度选择视角对高端产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机制机理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先进制造业是高端产业的主体,高端产业发展受税收、公共品供给和政策环境等制度选择变量的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应当鼓励自主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自主发展;创新体制机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吸引产业要素聚集,降低高端产业发展成本;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大力推动经济转型。

[关键词]高端产业;经济转型;制度选择;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66-05

产业发展走向高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规律,是产业优化升级、优势再造的要求、表现、方向和内容。如何发展高端产业,如何系统化运作和推进高端产业发展,既需要进行学理分析和理论梳理,也需要对实证案例进行总结提升。通过此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为地方政府的制度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高端产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

(一)高端产业的理论内涵

高端产业是产生于中国语境下的概念,虽然从2006年开始便屡屡见诸新闻、政府文件和学术研究论文,但是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直接论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开展了37期关于“先进工业”的研究,在这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布鲁金斯学会认为高端产业(先进工业)必须是:企业人均研发支出超过450美元,这大于或等于全产业标准的80%;获得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位的员工数必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者在本产业中的份额高达21%[1]。按照这个标准,美国高端产业部门涵盖了50个行业(见表1),其中包括37个制造业部门(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3个能源行业部门(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和12个高科技服务业部门(如计算机软件和系统设计、健康应用等)。布鲁金斯学会认为,这些产业最能够支持创新、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我们发现,制造业部门占到了高端产业行业总数的74%,如果加上能源行业和工程建筑业,传统的第二产业部门占到全美高端产业总数的82%。

2008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其中第三章第十条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定义:一是核心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二是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三是研发科技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0%;四是企业近3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中,境内研发费用不低于60%;五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不低于60%。经过认真梳理比较,我们发现这个定义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关于“先进工业”的定义呈“约等于”关系,所以,本研究采用科技部门发布的高新科技产业增长率作为衡量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速度的定量研究指标。

(二)发展高端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关系分析

发展高端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转型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更新支柱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发展高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能够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发展方式粗放、产业低端、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高端产业代表着全球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当前我国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发展高端产业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辐射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聚集区,将从产业空间配置和产业链分工等方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从产业发展视角看,经济转型升级就需要培育和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高端产业体系。正如麦肯锡公司所认为的那样,“高端产业为其他领域提供发展机遇,也引导了后衰退时代的就业复苏。高端产业的未来竞争力和增长是大范围共享繁荣的前提。”

结合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和青岛高端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研究认为,先进制造业为青岛高端产业的主体部分。青岛的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业、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子午线轮胎)、汽车整车制造业、电视机制造业、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船用配套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等等。除此之外,高端产业还包括处在产业链关键地位,产业价值网络控制力的高端环节,创新创业集群,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知名品牌和独特经营技能的总部等。

二、地方政府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

亚当·斯密关于政府政策、经济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的研究是政府制度设计研究的起源。萨缪尔森、查尔斯·蒂布特、Baldwin、张晏等分别从公共品供给、税收和补贴等方面对政府制度设计的效应机制做了细致研究[2-5]。这些研究的对象都是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制度设计,如何促进我国高端产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青岛市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处在南北经济的连接点上,具有发展高端产业的基础条件。2015年青岛市人均GDP约为1.56万美元(人均GDP1万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随着青岛市的多项经济社会指标逐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综合研判,青岛市经济发展阶段保守估计是处于工业化后期,乐观估计可定位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过渡期[6]。目前,国内外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刻调整时期,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提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正在蓬勃发展。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决定了青岛市在高端产业发展方向、经济转型升级机制等方面会呈现出比较好的代表性。以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作为研究样本,可以较好地为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发展高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制度选择提供借鉴。基于上述考量,本文对2009—2014年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有关数据和地方政府制度设计变量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实证分析,并在此实证基础上提出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分析模型

产业经济学理论在完全市场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将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现象归结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异。从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实践来看,产业发展并不完全是企业行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也不能完全理解为市场的自发行为。地方政府有意识地推进高端产业发展、促进本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除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外,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如税收、公共品供给以及政策环境优化等也会直接影响到高端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对地方政府制度设计对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考量。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选择地方政府的制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1):

industryt=β0+β1taxt+β2publict+β3policy t+β4+Xt+εt

其中,β0、β1、β2、β3和β4为待估参数,industry为高端产业发展速度,tax为税收变量,public为公共品供给,policy为政策环境优化变量,Xt为控制变量,εt为误差项,t代表年份。

(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在参考张辽[7]和刘修岩[8]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青岛市高端产业增长率作为高端产业发展的量化指标。在参考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关于高端企业定义的基础上,对照科技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本研究选择了青岛市科技局统计的高新科技产业增长率[9]来定量分析本地区高端产业的发展速度。

2.核心解释变量

(1)税收变量(tax),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税收减免措施来鼓励本地高端产业发展和外地高端产业进入。笔者选择青岛市的国税和地税总和占本地区GDP的比重作为分析区域内企业税收负担的定量指标。

(2)政府公共品供给变量(public),公共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能够为本地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对加速高端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选取青岛市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本建设支出占市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量化指标。

(3)政策环境优化变量(policy),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是衡量该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意味着政策环境的扭曲程度较低[10]。笔者选取青岛市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作为政策环境优化变量的衡量指标。

3.控制变量

本研究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开放程度和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其中劳动力成本用青岛市全社会平均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比重来度量;市场开放程度用青岛市进出口总值占本地区GDP 的比重来度量;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用青岛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度量。

(三)实证研究

以青岛市高端产业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收负担、政府公共品供给、政策环境优化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分别加入劳动力成本、市场开放程度和产业集聚水平等三个控制变量。

模型(2)到(5)显示,随着三个控制变量的分别加入,解释变量的非标准化和标准化回归系数也出现了变化(见表2)。模型(2)显示,地方政府制度选择对高端产业发展具有较显著影响。在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条件下,税收负担下降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0.861%。同样,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制度优化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4.38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公共品供给对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0.147%,影响并不显著。需要指出的是,制度优化的影响显著,这表明各地方政府在培育高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本地区的制度环境建设。

为了考查劳动力成本因素对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笔者在模型(3)中加入了劳动力工资水平作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工资成本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0.0118%,影响并不显著。模型(4)中引入市场开放程度控制变量,市场开放程度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0.139。从模型(4)到模型(5)可以看出,在分别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无论是政府制度选择相关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还是整个模型的 F 统计量和R2检验均有大幅提高,表明高端产业发展明显受到地方政府制度设计的影响,也可以说高端企业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的动机比较强烈。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由于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形成了特定形态的产业集聚特征,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存在使得产业集聚效应和地区差异得到自我强化。因此需要考虑初始产业集聚程度对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模型(5)中导入产业集聚效应变量。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水平对高端产业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集聚水平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14.681%。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产业也就越完善,高端产业发展就能够获得规模效益,并提升创新能力。也正因为如此,集聚效益明显的地区更容易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四)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区域高端产业发展受到地方政府制度选择的显著影响。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高端产业十分重视追求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征税增加会对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定量分析中,本研究将青岛市市级财政在交通、能源、通讯的支出占本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作为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定量指标。但令人费解的是,此类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并不利于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经笔者进一步调研认为,该现象可能与调查年度内,交通、能源、通讯等项支出占青岛市市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相对较低,对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低有关。这可以在模型(2)—(5)中得到验证,政府公共品供给变量回归系数显著性相对较低。定量研究清晰地表明,政策环境优化是影响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府制度选择变量。地方政府在积极发展高端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本地区的政策等软环境建设。

三、地方政府发展高端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高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既符合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现代高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倒逼、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战略选择。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积累了经济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能量,具备率先实现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基本条件[10]。地方政府应从下述几方面制定政策,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推进本地区经济转型。

(一)鼓励自主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自主发展

发达城市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有助于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站在高端谋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城市承载力;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助力全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应当制定有力政策支持高端产业以自主创新引领自主发展,支持高端产业从内部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环境优化入手,通过技术、机制、管理等创新,走向高端。其中,技术创新是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高端产业强化技术创新。首先,找准制约产业走向高端的关键因素,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筛选出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加快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着力解决核心装备、关键材料、重要零部件等关键环节缺失问题。其次,推进产业标准化战略,促进自主标准迈向全球,增加在国际标准方面的影响力。再次,重视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构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互融合的模式。

(二)创新体制机制,降低市场准入

尽管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高端产业的定义中指出,高端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辐射、高带动)等特征,事实上,在我国,高端产业仍然存在产业低端、产业附加值和层次不高的问题。近年来,青岛市高端战略实施成绩十分显著,根据笔者计算,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是6.46%,比2010(5.46%)年提高了1%。其中,2013年轻工制造业是6.7%,装备制造业是7.1%,超过10%的只有仪器仪表制造业(10.2%),医药制造业(12.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2%)等,而这些产业在青岛市高端产业中并不占主流。说明青岛高端产业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积极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市场准入的政策性门槛,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通过鼓励民营高端产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演进,以业务模式转型创新推进转型升级,拉动本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三)吸引产业要素聚集,降低高端产业发展成本

产业要素的集聚可以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现有政策和本地区实际,规划发展一批高端产业聚集区,吸引国内外人才、技术、重要资源、管理、项目等高端要素向这些区域集聚。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一要依据高端产业发展和集聚的规律与基本特征,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有利的投资和居住环境,降低高端企业的运营成本,推动和促进高端产业发展。二要着力改善园区环境,促进园区功能升级,努力培育产业聚集能力,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三要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高端企业研发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四要围绕主导产业链招商引资,发展配套产业,促进高端产业集聚。五要引导创新要素和资源向高端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加快成为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的行为主体。

(四)促进高端产业聚集,推动经济转型

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高端产业向本地区聚集,这对发展高端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尤为重要。一是要采取措施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地方政府要推动本地区传统型企业引入新的产业理念,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产品质量,推广清洁生产、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推动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二是鼓励高端并购,聚集高端要素,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搜寻具有某种资源和知识的企业作为并购参考。基于提高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考量,并购应当关注研发机构和专业的科技型企业。三是通过异地搬迁改造推动优化升级。地方政府可以和企业合作,通过制度、技术创新,把搬迁改造与结构调整相结合,获得土地级差地租收益,破解老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难题。通过老城区企业搬迁重建,推进产业资源向高端产业集中,推进产业向产业集群集中,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是我国顺势而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高端引领抢先机、破困境、壮实力的战略选择。沿海发达城市应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走向高端。

[参考文献]

Brookings Institution.Americas advanced industries:what they are, where they are, and why they matter[EB/OL].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reports2/2015/02/03-advanced-industries#/M10420.

Samuelson P.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transport costs[J]. Economic Journal,1954(64):264-89.

Tiebout C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56(65):416-424.

Baldwin R E,Krugman P. Agglomeration,integration and tax harmoniz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4(48):1-23.

张晏,龚六堂.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J].经济研究,2004(7):59-69.

马秀贞.青岛经济发展阶段研判及创新发展路径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6):18-23.

张辽,宋尚恒.政府竞争、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4(3):21-28.

刘修岩,张学良.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11):83-92.

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8-2014[R/OL].http://www.qdstc.gov.cn/nv.aspx?id=38706.

张俊妮,陈玉宇. 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6(4):1091-1108.

马秀贞.以高端产业发展引领中国“转方式、调结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5):126.

[责任编辑 王艳芳]

猜你喜欢

青岛市高端升级
跟踪导练(四)
字词升级
高端水进入红海市场
微趣图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福州升值最快高端物业排行榜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