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追问时机的把握

2016-07-04莫维连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时机思想品德

莫维连

【关键词】思想品德 追问 时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7-01

追问作为课堂提问的一种形式,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再进行一系列有层次、有方法的提问,以使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与回答问题,从而获得对所学知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追问不能滥用,只有把握课堂追问的时机,问在点上,才能真正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何时追问才更有效呢?

一、在学生认识偏颇处追问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由于受社会经验和知识阅历所限,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这就很难正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追问使学生的思考原型再现,从中找到问题所在,帮助学生走出认知困境,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如在教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教学一开始,笔者就向学生展示了本班学生做家务情况的调查表,再让学生就如何看待家务活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自己现在正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为了不耽误学习,父母多干些也没有关系。此时,有学生立即附和道:“是啊,在我家里,爷爷奶奶退休了,他们没事可做,为我服务他们感到很开心。”面对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颇,笔者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追问:“假如遇到突发事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又刚好不在身边,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如此一来,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想法不对。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教师如能及时地进行追问,便能使学生主动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从而扭转思想认识。

二、在学生认识粗浅处追问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思维惰性的影响,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主要表现在回答问题时只是从教材现有的文字去寻求答案,而没有经过真正的深层思考。此时,教师的追问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考,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度。如在教学《礼貌显魅力》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礼貌待人,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教学中,笔者询问学生是怎样认识讲礼貌的,并说说自己对礼貌的看法。学生在回答时,认为讲礼貌就是说话好听,能够用上“请”“谢谢”“对不起”等词语。学生的回答固然不错,但是明显浮于表面,认识肤浅,显然未经思考。于是,笔者追问:“从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一个人讲不讲礼貌?请具体说说。”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又从语言文明、态度温和以及言行举止得体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礼貌的理解。由此可见,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认识过于肤浅和片面的时候,教师如能通过巧妙的追问迫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三、在学生认识狭隘处追问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全面分析和认识事物的习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思维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会认识问题单一、思考不够全面。此时,教师如能从“你还有其他想法吗?”等方面进行追问,则可以让学生从思维狭窄的胡同中走出来,进而获得对问题更加全面和广阔的认识。如在教学《平等尊重你我他》这一课时,笔者问学生:“这里的‘你我他主要指谁呢?”学生陆续回答“老师”“同学”“家长”以及“自己的朋友”等,思维陷入了一个狭小的区域,只是在自己认识的人身上打转转。对此,笔者及时追问:“刚才你们说到的都是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人,那么,不熟悉的人以及其他场合出现的人我们就不需要尊重了吗?”在此追问下,学生认识到在商场、超市、医院、车站等所有场合遇到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尊重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的眼界打开了,并由此想到了中国人、外国人、全球的人……多样化答案在教师的追问下得以迸发,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可见,在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思维走入狭窄的境地时,要善于通过有效的追问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养成全面看待或认识事物的习惯。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追问的时机,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还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追问时机,让追问真正点亮课堂。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时机思想品德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把握引导时机,促进有效教学
发现并抓住有效的教育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