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验有机结合让课堂流淌着智慧
2016-07-04陈尚娟
陈尚娟
【关键词】《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应用》 教学片段 赏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69-02
将练习课上出滋味,生出智慧,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和科学引领。潘老师以其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对教材的深度解读,让我们感受到大师的睿智,也让我们体味到数学练习课的精彩。潘老师依托简单的生活材料为切入口,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猜、想、验的学习氛围,可谓情景相融。诙谐幽默的话语给课堂勃勃生机,也把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使数学课堂充满诗意、洋溢着激情、绽放着智慧。
【片段一】谈笑之间促思考
师:(拿出一根黑色电线)这是什么?
生:电线。
师:它干什么用的?数学课上肯定不是用来通电的。
生:(笑)用它可以围一个长方形。
师:(拿出一根比黑色电线长一些的红色电线,有24厘米)你猜这根电线是干什么用的?
生:刚才那根是围长方形,那这根就围正方形。
师:呵呵,还是围长方形的。
师:有两根铁丝,一根长20厘米,另一根长24厘米,用这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哪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些?
生:我认为24厘米的铁丝长一些,那么它围成的长方形面积会大一些。
生:好像不太好回答。
【赏析】
教学是艺术,其中语言的艺术是最美丽,也是最具感染力的。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潘老师的语言艺术,一句“它干什么用的?数学课上肯定不是用来通电的”,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给学生一种安宁的感觉,也促使学生去思考:“这根电线会在今天的数学课中起什么作用呢?”简单的材料,给课堂带来了欢笑,也给练习课带来了新的气息。
当潘老师又拿出一根红色电线时,学生往往会寻求不同的感觉,面对学生“刚才那根是围长方形,那这根就围正方形”的回答,潘老师没有强行拉回学生的思绪,只是用“呵呵,还是围长方形的”化解了课堂的尴尬,更为后续的话题埋下伏笔,也为学生的学习比较提供了孕伏。
【片段二】引领尝试促领悟
师:猜想是需要验证的。你准备怎样进行验证呢?
生:我准备用铁丝围一围来验证。
师:好!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两根铁丝围的过程(说明:方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注意长方形的周长必须是20厘米和24厘米。
(学生自主实践,尝试不同的围法,并粗略地画出图形。教师堂上巡视、观察)
师:请准备好自己的作品,把它们展示出来,看谁画得好,解释得有水平。
生1: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我是把20厘米的铁丝围成了一个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1平方厘米。把24厘米的铁丝围成了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35平方厘米,所以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会大些。
(投影展示这两种画法。突出结论:这句话是对的)
生2: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我是把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6平方厘米。把24厘米的长方形围成了11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1平方厘米。发现这句话不对。
(投影展示这个学生的围法。突出结论:这句话是错的)
师:有截然不同的声音,请问生1:听了生2的发言,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1:他举的例子确实是用20厘米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而用24厘米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所以我觉得他说得对,这句话是错的。也提醒我思考问题要全面,不要草率地下结论。
生3:我觉得这句话既是对的,又是错的。
师:这是一道判断题,判断题能够既对又错吗?
生4:我觉得长方形的周长长短,并不能决定面积的大小。
生5:我们小组都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了6种围法,发现长宽差越大面积越小,而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生6:错啦!是围成长方形,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
师:很有趣的话题。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7:对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师:记得很扎实!那就继续用20厘米的铁丝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吧!
……
【赏析】
合情猜想是创新的源泉。潘老师以前面的猜想为原型,启迪学生猜想是需要验证的。“你准备怎样进行验证呢?”为学生打开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也为学生正确地思考和科学地探索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看到了令人惊叹的教学场景。针对不同的声音,潘老师不是讲述和集体评价,而是创设更多的辨析机会,让学生们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自己实验后的观点,使解读的力度增强,也使课堂更具理性,充满着智慧的色彩。
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潘老师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我们看到学生仔细而详尽的验证数据时,我们会为学生的周密思考赞叹,更为教师营造的平等自由的探索时空而折服。因为教师不急躁,耐心等待和循循诱导,学生的认知才会被唤醒,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思辨—归纳”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基础上,获得了探究发现知识规律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科学探索问题的道路,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片段三】拓展视角促建构
师: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科学?
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 )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相等。( )
(生自主研究,展示互评)
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喜欢吗?课件讲述故事:欧拉是着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要帮助爸爸放羊。羊渐渐地越来越多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爸爸算了算,围这样一个羊圈,需要用110米长的篱笆(15+15+40+40=110),可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不够用。正当父亲感到为难时,小欧拉却对父亲说:“我能用10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比这个羊圈面积还大的羊圈。”你知道欧拉是怎样帮助爸爸解决这个难题的?
(生认真思考,积极交流)
师:如果我们也用竹篱笆围一个长方形鸡圈,长30米,宽10米。现在要进行扩建,材料却不增加,你能设计出几种鸡圈呢?它们中面积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最多能增加多少面积?
生:最多能增加100平方米。
师:你怎么想的?怎么知道是100平方米的?
生:……
【赏析】
知识需要练习才能得以巩固,技能只有在训练中才会愈加娴熟。潘老师深谙此理,因而设计富有层次、趣味性强的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深化建构,加速认知的建模。
判断说理题,引领学生去解读透规律,把握准本质。特别是故事的安排,既有趣味性,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学习研究这种规律的意义所在,进而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