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三农”应用研究
——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6-07-02徐琳君程彬彬逯连静江洪涛
徐琳君,程彬彬,逯连静,江洪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1403)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三农”应用研究
——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徐琳君,程彬彬*,逯连静,江洪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1403)
摘 要:随着农业发展对先进农业技术的迫切需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知识资源,多渠道推进服务“三农”的信息化发展。为开展高效、个性化的“三农”服务,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农业科学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平台,此平台可供农民利用移动终端随时访问图书馆资源。
关键词:移动服务平台;服务“三农”;数字图书馆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农民占大部分,但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信息化、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生产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但与城市相比还是相差甚远。究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现代农业科技信息严重匮乏。在大多数农村还处于无网络的现状下,农业信息传播不及时容易导致农民盲目的种植,造成农产品过剩或者短缺,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攻克“三农”难题,重点是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加信息传播的渠道[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农科院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农业生产所需的文献资料,可提供实时农业信息服务。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利用App、微信等方式传播成为主渠道,而短信应用作为平台的一部分功能,可供农村没有智能机或不会使用App等移动端的用户使用。本研究主要针对农民目前获取信息的情况,利用移动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好的资讯和服务。
1 数字图书馆服务“三农”的优势
农科院图书馆具有丰富的纸质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馆藏图书30多万册,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生理生化、植物学、微生物学、土肥植保、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园艺、林果、畜牧兽医、农业生态保护、农业经济、农产品贮藏加工等。电子资源包括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电子资源和Springer Link、ProQuest、CAB等国外电子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农民提供宝贵的知识财富。
随着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电脑的普及,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移动服务平台服务“三农”,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流通率,增加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提升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层次。农民不像农业科研人员一样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固定的工作时间,所以获取信息非常不方便,而移动服务平台最大的优势是让图书馆变得方便灵活,农民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资源,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3],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不再是被动的等待农民上门借阅书刊,而是可以主动地向农民推送有用的信息,并且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移动服务平台,农民可以查询图书借阅信息,接收图书到期、逾期、预约图书等信息;可以发送短信获取图书馆的相关服务,如图书续借、预约借书、证件挂失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各种短信服务,如短信提醒功能、天气预报等[4]。
2 移动服务平台系统的设计
2.1应用需求分析
传统的信息系统与用户互动性不够,而且是单一的传输,效率不高,使得信息资源不能及时送达到用户。近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信息终端日益普及,由图书馆与移动信息终端结合产生的移动服务,可以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目前国内对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与技术应用方面,大部分处于理论研究开发阶段,没有投入到真正的实践中[5]。
由于当前农业信息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农民也应该及时地获取这些资源。为了进一步提升对“三农”的服务质量,移动应用大量地涌现,各信息管理部门也提出了大量的移动方案。移动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使信息交互变得更加方便,还可以提供很多特色服务[6]。通过移动服务平台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图1),不但大大提高了农科院图书馆的办公效率,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图1 移动平台服务模式Fig.1 Service model of mobility services platform
2.2移动服务平台架构的设计
当前移动应用根据设备和操作系统不同采用不同的程序。Android系统是典型的手机操作系统,很多智能手机和PAD等移动设备都安装了该操作系统,Android系统网络集成性很高,内部集成了大量的Google应用[7]。苹果系列的移动设备也是一类主流的移动设备,iPhone等设备不仅有大量的应用,而且有专用的开发工具。各种手机操作系统的专用程序互不兼容,除Windows Phone外,其他操作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对Windows应用程序也不兼容。但大多数手机操作系统都有内置的网页浏览器,对无脚本的html文件完全支持。所以可以采用符合XML标准的html文件作为数据传输和展示的方式,解决各浏览器的兼容性问题。此外还存在一些非智能手机,这些手机功能简单并且兼容性差,它们主要通过短信等方式接收信息。对于没有浏览器或者无法上网的手机类设备,短信是一个比较好的通信方式,利用短信平台可以将短信打包成XML文件,然后将XML文件拆包成短信,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与该类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包含通知公告、信息查询、咨询服务、短信定制服务等模块。非智能手机通过一些应用程序可以接入到移动平台的应用架构中。具体的移动服务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设计的移动服务平台架构分为四层:(1)应用层是用户访问数字图书馆的统一界面,农民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访问数字图书馆。农民使用智能手机访问图书馆的WAP服务时,通过移动应用(或浏览器)向应用系统询问数据,应用系统通过局域网进行操作,获取到数据后返回给移动设备,实现在线查询图书信息、咨询交流等;若农民的手机无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可以通过短信发送特定的指令到短信平台,系统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2)服务层则包含了农科院图书馆中的各种服务,如短信平台系统、WAP服务系统等。提供对数字图书馆各应用系统的服务应用,完成用户各种请求的业务逻辑处理,提供稳定、可靠、高性能的接入能力,实现各种服务的查询。(3)网络层包含了院内的无线局域网、移动智能网和移动服务提供商的网络。(4)数据库层包含各类数据库,为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移动应用直接访问的数据库需要被独立出来,数据仓库通过ETL程序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为OLAP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图2 移动服务平台架构Fig.2 Architecture of mobility services platform
2.3应用与实现的过程
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并发性和安全性,本架构在服务层上采用了完全符合XML标准的HTML/文本交换技术,去除了大量技术标准不一致的脚本语言。获取信息时,用户只需在客户端浏览生成的XML脚本即可,而发送指令也只需通过网页或短信发送制定格式的文本完成。发送指令并传递内容的XML模板如图3所示。
系统通过解析返回的XML文件发送指令让各应用系统执行,并将返回的结果写到<body>元素中返回给浏览器。对于终端没有浏览器或上网条件不佳用户,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指定格式的短信使用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各种服务。详细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图3 XML模板Fig.3 XML template
图4 转发执行过程Fig.4 Forward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转发服务器是整个体系架构的核心。转发服务器DOM对象解析客户端发来的XML文件并调用应用服务器对应功能,获取返回值后将返回结果到客户端。对于非智能设备,可以将需要执行的指令和返回的结果通过短信平台接收和发出。这样做既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又可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2.4农科院图书馆服务“三农”的应用情况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图书馆在采用移动服务平台以后,各应用系统的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基于移动的系统架构以后,很多系统都能在不同的移动平台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而不产生兼容性问题,绝大部分系统都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甚至短信收发实现部分常用的功能,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特别是一些仅限院内使用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移动平台在任意地点安全地实现其主要功能。
表1 采用移动服务平台架构后系统应用情况Table 1 System application after using the mobility services platform
通过建立“书香农科院”短信平台,定制推送图书馆信息服务,可实现:实时查询图书借阅到期情况,以及活动开展查询;在线推送新书阅览表以及订购目录,真正实现“你选书、我买单”功能模块;开展用户测评和用户分析,进行用户分类。
3 结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将大得超乎多数人的想象,未来5年内,通过移动装置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很有可能超过通过桌面个人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目前在国内有许多图书馆都已经使用移动服务平台,尤其是高校的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移动服务平台的使用不仅拓宽了农科院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新领域,也是图书馆的服务和业务的延伸。农科院图书馆将继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比如微信平台,深入了解基层农民的需求,为解决“三农”问题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 考 文 献
[1]王晓红.浅论茂名乡镇经济发展障碍与对策建议[J].南方论刊,2015(1):19-20.
[2]赵晓光.大学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2008(9):198-201.
[3]梁观金.网络环境下农业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22-223.
[4]洪文,魏成光.高校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构建模型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7):44-47.
[5]司马敬敏.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3,35(3):134-136.
[6]戚红梅.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07,29(5):136-137.
[7]徐光侠.基于Android和Google Maps的生活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2):242-247.
(责任编辑:张睿)
Applic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for“three rural”based on mobility services platform —Taking the Library of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U Lin-jun,CHENG Bin-bin*,LU Lian-jing,JIANG Hong-tao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anghai 20140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urgent need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the Library of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tively explored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s to carry out the multi-channel service for“three rural”information service.In order to provide efficient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s,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obility services platform designed by the Library of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rom requirements analysis,system design,application effects.This platform realized the function that farmers could access the library resources in time by using the mobile terminal.
Key words:Mobility services platform;Services for“three rural”;Digital library
中图分类号:G25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924(2016)03-146-04
DOI:10.15955/j.issn1000-3924.2016.03.28
收稿日期:2015-08-24
基金项目:农业科研系统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联盟第二期课题
作者简介:徐琳君(1988—),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E-mail:xulinjun@saas.sh.cn
*通信作者,E-mail:chengbinbin@saas.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