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6-07-02查爱云管保章尹良红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肾内科性贫血肾衰竭

查爱云 管保章 尹良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广东 广州 510630)



·临床研究·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查爱云 管保章 尹良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广东 广州 510630)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时贫血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首次血液透析的10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红蛋白(Hb)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肾病病史、肾内科就诊史、糖尿病史、感染史、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使用史、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清白蛋白(Alb)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平均Hb为(78 ± 21) g/L。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Hb<90 g/L组相比,Hb≥90 g/L组中男性、肾内科就诊史及有ESA使用史的比例更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贫血严重程度的因素包括肾内科就诊史、ESA使用史、eGFR和Alb水平(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时贫血严重,其严重程度与性别、肾内科就诊史、有ESA使用史、eGFR和 Alb水平相关。

慢性肾衰竭;贫血;血液透析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CK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可减少CKD患者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脑功能和机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1]。肾性贫血的规范化诊治是CKD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肾科医生对肾性贫血的治疗关注更多的可能是透析患者,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相关治疗尚欠规范,一项针对国内肾科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40.2%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机构的患者在进入透析前已经开始接受贫血治疗的比例为70%以上,23.8%被调查者选择此比例在 50%~70%之间[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慢性肾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贫血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病例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增血液透析患者,共101例。按Hb是否≥90 g/L分两组。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确诊为CKD 4期或5期患者; 首次血液透析; 病史、检验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 近1个月内有明确出血史; 曾行肾移植; 肿瘤患者;曾行腹膜透析。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资料 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及诊治经过,包括肾内科就诊史、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使用史、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原发病诊断、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感染等。患者住院病历现病史中描述有透析前6个月内肾内科诊治,定义为有肾内科就诊史。原发病、感染的诊断依据首次主治医师查房后的诊断判定。

1.3.2 实验室结果 通过翻阅化验单收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其中前 3项是入院时首次透析前的结果,eGFR是根据中国eGFR课题协作组提出的改良MDRD公式计算[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

101例患者年龄19~86岁,平均年龄(58.46±15.60)岁;男69例(68.3%)。ESRD首位原发病因是慢性肾炎,占39.6%,其次为糖尿病肾病(19.8%)和高血压肾病(18.8%)。35.6%患者首次透析时合并感染。透析前6个月内有肾内科就诊史患者43例(42.6%),使用ESA患者17例(16.8%)。

2.2 实验室结果

101例患者平均Hb(77.63±20.91)g/L,平均eGFR(7.08±5.58)mL·min-1·1.73 m-2,平均CO2CP(15.46±4.74)mmol/L,平均 Alb(32.07±6.23)g/L。

2.3 单因素分析

两组在性别、肾内科就诊史和有ESA使用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Hb作为应变量,以年龄、性别、肾内科就诊史、ESA使用史、合并糖尿病、合并感染、eGFR、CO2CP和Alb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Hb的因素包括肾内科就诊史、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见表 2。

表1 两组相关指标的比较,例(%)]

表2 首次血透患者贫血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101)

3 讨 论

CKD 4~5期患者均可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国内外临床指南强调应重视 CKD患者贫血的评估与治疗。目前国内关于透析前贫血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少,刘日光等[4]单中心调查显示,95例初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Hb为72.8 g/L,刘莉等[5]调查了235名非糖尿病肾病的ESRD患者,发现其透前Hb为67.7~82.2 g/L。本研究中的首次血透患者透前平均 Hb 77.6 g/L,与这些数据接近。美国一项研究调查了323 977例老年血透患者,其透前平均Hb 103 g/L[6],远远高于国内报道的数据。

进一步分析本中心首次透析患者贫血程度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与 Hb<90 g/L组相比,Hb≥90 g/L组有更多的肾内科就诊史和有ESA使用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仅42.6%患者透前6个月内有肾内科就诊史,仅16.8%患者使用过 ESA,这与刘日光等[7]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及时转诊肾内科及使用ESA有助于纠正肾性贫血。为改善这种低肾内科就诊率及低ESA使用率的状况,临床需改进CKD随访模式,并提高临床医生对肾性贫血的关注。

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显示,与 Hb<90 g/L组相比,Hb≥90 g/L组男性比例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陈燊[8]等研究结果也显示,新增血透患者在最初进入透析时,男性达标率明显高于女性,原因可能与女性的自身生理特点、原发病、造血原料的补充等多种因素有关,故临床实践中应对女性透析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b的影响因素,发现贫血严重程度与肾内科就诊史、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水平相关,与既往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及时转诊肾内科,有利于肾性贫血的规范化诊治。

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缺乏,ESA的使用是肾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直接影响Hb的水平。eGFR反映了肾衰竭的严重程度,研究证实贫血可随CKD的进展而加重[9]。Alb水平是反映患者营养状态的一个常用指标,营养状态不佳患者可能合并叶酸、铁等造血原料的缺乏,从而影响贫血的治疗效果[10-11]。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患者首次透析时贫血严重,贫血严重程度可能与性别、肾内科就诊史、ESA使用史、eGFR和 Alb水平相关。

[1] Thorp ML,Johnson ES,Yang X,et al. Effect of anaemia on mortality,cardiovascular hospitalizations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Nephrol (Carlton),2009,14(2):240-246.

[2] 蔡 励,左 力. 部分肾科医生治疗肾性贫血的概况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08,7(10):596-573.

[3] 全国eGFR课题协作组.MDRD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改良和评估[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10):589-595.

[4] 刘日光,陈 磊,傅君舟,等.单中心初次血透患者透析前治疗状况的回顾性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3):326-328.

[5] 刘 莉,杨 莉,王 梅. 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时机的变化--2001年和2006年的比较[J]. 中国血液净化,2007,6(5):242-245.

[6] Zhang L,Wang F,Wang L,et al. Prevalence of chor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Lancet,2012,379 (9818):815-822.

[7] 刘日光,陈 林,傅君舟,等. 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贫血治疗状况的回顾性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9):791-793.

[8] 陈 燊,黄 雯. 2008年北京市新增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及年龄和性别对其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B):2625-2627.

[9] 刘 旭,代文迪,尹道馨,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红蛋白变异度与肾功能进展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8:1452-1454.

[10] 王亚平.肾性贫血规范化治疗的新策略[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9):472-475.

[11] 方 静,王 伟. 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方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应用和分析[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8,14(5):388-390.

(本文编辑:张 辉)

Anemia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on initial hemodialysis

ZhaAiyun,GuanBaozhang,YinLianghong*

(NephrologyDepartment,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yin-yun@126.co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on initial hemodialysi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clinical data from 101 CRF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ir initial hemodialysis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1,2014 and December 31,2014. Using Hemoglobin (Hb)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gender,age,history of renal diseases,visits to nephrology clinic,diabetes,infection,use of 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agent (ESA),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 (CO2CP),and serum albumin (Alb)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mean Hb was (78±21)g/L in these patien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patients whose Hb was below 90 g/L,higher those with Hb≥90 g/L were more likely to be males,with visits to nephrology clinic and use of ESA (P<0.0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verity of anemia include visits to nephrology clinic,ESA use,eGFR and Alb levels (P<0.05). Conclusion:CRF patients may show severe anemia on initial hemodialysis. The severity of a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gender,nephrology clinic visit,use of ESA,eGFR and Alb levels.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emia; hemodialysis

10.3969/j.issn.1008-1836.2016.03.012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2013B021400002);广东省产学研结合院士工作站(2013B090400004)

R459.5

A

2095-9664(2016)03-0048-03

2016-02-15)

*通讯作者:Email:yin-yun@126.com

猜你喜欢

肾内科性贫血肾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