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麟游县肉山羊寄生虫病调查及综合防制

2016-07-02尹海科王学主王忠林张胜刚任宝华张锁良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肉羊

尹海科,王学主,王忠林,张胜刚,任宝华,张锁良

(陕西省布尔羊良种繁育中心, 陕西 麟游 721599)

麟游县肉山羊寄生虫病调查及综合防制

尹海科*,王学主,王忠林,张胜刚,任宝华,张锁良

(陕西省布尔羊良种繁育中心, 陕西 麟游 721599)

摘要:本研究对麟游县5个肉山羊养殖示范场及20户百只养羊户的肉山羊场进行了山羊寄生虫调查及采样,通过粪球检查获得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及感染强度,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麟游县肉山羊线虫感染以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e)、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羊仰口线虫(Bunostomum)为主,其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6.9%、70.0%、68.8%、53.1%,且这几种线虫在麟游各地均有分布;羊球虫(coccidia)感染率比较高,统计显示38.8%的肉羊感染球虫; 细颈线虫(Nematodirus spp)感染率15.0%,其它线虫卵13.1%,其危害较低。螨虫(Mite)及虱子(louse)在该地区普遍存在感染率为35%和20%,放牧条件下硬蜱感染率达到了80%。

关键词:肉羊;规模化养殖;寄生虫感染;综合防治

1998年以来,宝鸡市以麟游县为中心进行了布尔肉羊产业开发布局,肉羊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了年增长20%以上的发展速度。到2013年底,全市产业区羊只饲养量达到48.6万只,存栏31.1万只,出栏17.5万只,羊只饲养量是1998年的10倍,牧业产值是1998年的7倍。目前,麟游全县总存栏羊只11.3万只,其中改良羊已达到90%以上,发展100只以上规模的养羊大户187个,500只以上的养羊示范场22个,布尔肉羊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大部分养殖户实行放牧饲养,羊只寄生虫病害严重,为全面了解麟游县羊群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与感染强度,制定寄生虫病程序化综合防治措施,对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市民提供安全的羊肉、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麟游县肉山羊规模养殖场及部分养殖大户进行了羊只寄生虫病的调查、采样及化验分析。

1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麟游县九成宫镇、崔木镇、常丰镇5个肉山羊规模养殖场及20户养殖大户的羊只。

1.2调查时间

2014年12月-2015年11月。

1.3调查方法

采用粪便虫卵漂浮法检查肉山羊胃肠道线虫、绦虫、吸虫及球虫感染情况:分别在不同的羊场或农户随机采集羊群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虫卵检查,统计检查结果。

通过走访、座谈、肉眼观察、采取病料等方式调查蜱、螨、虱子等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

1.3.1饱和盐水漂浮法操作方法: (1)取一干燥清洁的漂浮杯(或抗菌素小瓶),加入饱和盐水约为杯的l/4。 (2)用火柴棒挑取黄豆粒大的粪便,放入杯中充分搅匀使其呈混悬液状。 (3)缓缓加入饱和盐水,边加边搅匀,直到饱和盐水略高于杯口而又不外溢为止(如有杂物上浮可用镊子立即除掉)。(4)静置15~20 min。 (5)用清洁的大载玻片平盖在漂浮杯口,蘸取,然后迅速翻转,盖上盖玻片,镜检。 注意事项:饱和盐水量与粪便量的比例为20:1,如粪便量过大,虫卵不易上浮,则影响效果。

1.3.2血清学方法进行羊弓形虫感染染色试验(Sabin—Feldman dye tese,DT)。 是弓形虫特有的血清学诊断法。其原理是活的弓形虫速殖子与正常血清混合,在37℃作用1 h或室温数小时后,大部分滋养体由原来的新月形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对碱性美蓝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被深染。但当弓形虫与含特异性抗体和补体(辅助因子)的血清混合时,虫体受到抗体和补体的协同作用而变性,对碱性美蓝不着色。计算着色与不着色虫体比例即可判断结果。 a.辅助因子。 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内,不耐热。用作辅助因子的血清需预先筛选,即将候选血清与弓形虫速殖子混合,37℃作用1 h后,有90%以上虫体经美蓝染色后,着色者即含有辅助因子(AF)。含辅助因子血清可分装后于-2O℃保存备用。 b.抗原制备。 弓形虫速殖子经腹腔感染小鼠,3 d后抽取腹腔液,生理盐水洗涤3次 (3 000 r/min×10 min),收集纯净虫体。也可将小鼠腹腔悬液用胰酶消化,经G3砂蕊漏斗或纤维素滤膜过滤纯化,所获虫体用辅助因子血清稀释至每高倍视野50个左右虫体,即为抗原液。 c.美蓝染液。 美蓝10 g加入95%乙醇溶液100 mL,滤纸过滤,取3 mL加pHll的碱性缓冲液(0.53%Na2CO 39.73 mL,1.91%Na2B 4 070.27mL)10 mL。碱性缓冲液临用前配制。 d.待检血清。 新鲜血清需经56℃30 min灭活,或直接用生理盐水倍比稀释后,每管0.1 mL,4℃中次日使用。 e.检测。 在稀释血清内每管加上述抗原悬液0.1 mL,37℃孵育1 h,滴加美蓝染液0.02 mL/管,继续温育15 min后,自每管取悬液1滴涂片,加盖玻片镜检。 f.结果判定。 计算各管不着色虫体的百分比,以50%虫体不着色管的血清稀释度为该份被检血清的最高抗体滴度。一般认为,抗体滴度1:8为隐性感染;1:956为活动性感染;1:1024以上为急性感染。

1.3.3蜱、螨、虱子等调查通过走访、掌握蜱、螨、虱子等寄生虫病的感染来源、感染途径、病程和流行形式、地理分布和季节动态,羊只易感性和寄生虫流行情况进行调研,全面掌握本地区羊易感寄生虫的地理分布情况和生活史,将其作为驱除羊寄生虫病的基础工作和依据。

蜱的检查及调查:在羊的耳朵、眼睛周围、口鼻周围、颈部、腋窝、腿根、尾根等部位,毛较长的动物需用手触摸,发现蜱时,应用小镊子夹紧假头先轻轻拉拽和左右晃动,使之能上下摇动,然后果断拔出,按照单位面积进行计数统计。

螨的检查及调查:采取患部皮肤病料,检查有无虫体。方法是:将病料侵入40℃~50℃温水里,置恒温箱中1~2h后,将其倾入表面皿上,置解剖镜下检查。活螨在温热作用下,由皮屑内爬出,集结成团,若见沉于水底部的疥螨即可确诊,按照单位面积进行计数统计。

虱子的检查及调查:先采用药物喷雾扑杀的办法将虱子杀死,然后取三个不同部位,按照面积进行采样统计。

2调查结果

2.1粪便检查结果

采集于各场(户)的羊新鲜粪便进行虫卵饱和盐水漂浮后镜检,通过虫卵形态分类计数,将各地计数结果统计如下:

从下表可以看出,麟游县线虫感染以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卵为主,在且其危害较大;其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6.9%、70.0%、68.8%、53.1%,且这几种线虫在各地均存,羊球虫感染率比较高,有38.8%以上的羊感染球虫,危害较大。细颈线虫卵感染率15.0%,其它线虫卵13.1%,其危害较低。

2.2血清学方法及血涂片检查结果

采集麟游县崔木镇、常丰镇、九成宫镇规模场山羊血清共160份,分离血清,用弓形虫间接血凝诊断试剂盒(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6份血清样品呈阳性。

表1 羊粪便检查结果(共160份粪样)

2.3蜱、螨、虱子等外寄生虫感染情况

通过走访调查及检测,螨虫及虱子在该地区普遍存在感染率为35%和20%,放牧条件下硬蜱感染率达到了80%。

3胃肠道线虫季节动态分布情况

羊线虫季节动态分布情况:从3~4月开始升高,5~7月达到高峰,随后逐月呈下降趋势,到当年12月和翌年1月降至最低水平,后又逐月回升,呈周期性变化。

4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可知:麟游县肉山羊线虫感染以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卵为主,且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高,各地均普遍存在,是主要体内寄生虫虫种,呈流行态势,对养羊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威胁很大,为当前防治的重要对象;羊球虫在麟游县感染率比较高,有38.8%以上的羊感染球虫,其危害较大;外寄生虫蜱、螨及虱子不仅吸食羊的血液,对羊群健康不利,而且传播疾病,危害较大;细颈线虫卵感染率低于以上几种线虫,虽然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没有形成流行态势,其危害相对较低,为防止其进一步感染,注意控制和预防,弓形虫感染率约3.55%,低于全国5%的平均感染率,目前不是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由于大部分散养户以放牧为主,也增加了寄生虫预防控制的难度。为此,针对麟游县羊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措施:

4.1建立程序化综合防治模式

寄生虫病的预防,主要是消灭宿主体内和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目前,我们只能是消灭宿主体内的病原体。依据麟游县肉山羊寄生虫病的季节动态分布研究结果,建立程序化综合防治模式:

4.1.1对羊只开展预防性驱虫一是对羊体内寄生虫预防驱虫,即体内消化道寄生虫12月份注射伊维菌素+口服丙硫咪唑;主要集中在冬春和秋冬转场期间进行大规模驱虫工作,保证羊只的增膘复壮和安全越冬。此外,在水肥草壮,即抓膘之前进行再进行一次驱虫,以确保能够迅速使羊只快速增肥的目的。二是对羊体外寄生虫预防驱虫,主要预防羊虱子、疥螨、痒螨、蜱等对羊只健康的危害。采取每年定期对健康羊只进行药浴,对螨、虱等体外寄生虫进行预防。6~7月份全群用林丹乳油或杀灭菊酯进行喷雾或药浴,对球虫病用球虫净拌料3-5 d,或口服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4.1.2注意饮水卫生水源往往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活跃的地方,是造成寄生虫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水草是大多数寄生虫的中间宿主、虫卵寄存的地方。在实际放牧过程中,利用固定饮水地点,在水草茂盛的地方投掷驱虫药物等方式做好水草的净化工作,消灭中间宿主。

4.1.3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为保证驱虫效果的彻底。要对羊的排泄物,尤其是患寄生虫病的羊只和羊群投驱虫药后排泄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采用运送到远离羊舍的指定地点进行堆积发酵,利用粪便发酵产生的生物热,或者在粪便中散布消毒剂的方式杀死寄生虫的虫卵、幼虫和虫囊。

4.1.4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的抵抗力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长期补充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保证营养供给,增强羊只抵抗力,减少寄生虫病的危害。保持羊舍干燥卫生、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勤打扫、勤换垫料,定期消毒,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4.1.5合理有效使用驱虫药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和使用方便。用药时饮水中加速溶多维,减少应激。对患病的羊只可暂不驱虫,待康复后再驱虫。阿维菌素具备高效、广谱、安全、无交叉抗药性,具备剂型全,使用方便等优点,对多种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作为推荐药物使用。

4.1.6轮流放牧有计划的把牧场划分,实行轮牧,减少对羊只的侵害。

4.1.7消灭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通过改造生态环境,使用化学药物杀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养殖捕食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动物对其进行捕食等方法,消灭寄生虫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可以阻止寄生虫的发育,起到消除感染源和阻断感染途径的作用。

4.2加强对患寄生虫病羊只的治疗

对有症状的羊只及早进行治疗,以减少经济损失;对症状不明显的带虫羊群只进行预防性驱虫,防患于未然,防止其散布病原。对于体外寄生虫病,可用林丹乳油、杀灭聚酯等进行体外喷雾进行扑杀。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和左旋咪唑等药物分别采用针剂与片剂进行交叉治疗,并在全群中应用特效药进行预防性驱杀。a、线虫病的治疗:左旋咪唑注射液,按8~10 mg/kg,一次肌肉注射。对各种线虫均有效。群体用药前,先对1-2只羊用药、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全群用药。b、球虫病的治疗: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剂量按50 mg/kg,每天二次内服,连用3 d后,食欲开始增加,临床各种症状好转。此后5 d内除每天按原剂量投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治疗外,另外每只羊投给碳酸氢钠1g碱化尿液,防止磺胺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损伤肾脏。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羊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的特点,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避免多次重复用药,造成药物蓄积和不必要的浪费。

5程序化综合防治措施的推广

将程序化综合防治措施在部分养殖户中进行了示范推广,跟踪调查,驱虫后半个月后的羊只虫卵转阴率达到90%以上,精神、毛色较驱虫前有了明显的改善,采食量增加,驱虫后一个月各类疾病较驱虫前降低了30%左右,羊只死亡率与同期未驱虫羊只相比降低了35%,驱虫后50d的羊只平均增重在4~8 kg,效果特别明显。

参考文献:

[1]汪明.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陈耀春.中国动物疫病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0-233.

[3]孔繁瑶.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327-329.

[4]曹开红.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J].农村致富之友.2014.(16):228-228.

[5]姜海涛.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农家内参[J].2009.(11):21-22.

[6]管复春,宁长申,张龙现.羊寄生虫病防控措施 .农村养殖技术[J].2011.(10):27-28.

[7]王光雷.牛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读.2013.(12):39-42.

[8]赵西星,赵俊龙,吴建光,等.猪胃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J].湖北畜牧兽医.1997.(4):38-40.

[9]肖芳萍,周思旋,刘辉,等.山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 195.

[10]朱美乐,王仲兵,王凤龙,等.羊消化道线虫与球虫感染情况调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31):2.

[11]徐全武,卢琦. 阜康市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新疆畜牧业.2014.(3):32-35.

[12]陈亮,窦永喜,田斌,等.兰州地区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策略[J].甘肃畜牧兽医,2008.38( 6):18-20.

[13]李梦婕,朱丹,齐萌,等.尧山白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91-194.

[14]唐礼德. 湖南省规模化猪场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38-41.

[15]杨玉钊.赵春梅.李云辉,等.3种驱虫药对斑马蛔虫驱虫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5):291-292.

[16]申福顺.马启录.羊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J].(153)养殖技术顾问.2011.(2):147-147.

Investig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of Meat Goat Parasitic Disease in Linyou County

YIN Hai-ke*,WANG Xue-zhu,WANG Zhong-lin,ZHANG Sheng-gang,REN Bao-hua,ZHANG Suo-liang

(BoerGoatBreedingCenterofShaanxiProvince,LinyouShaanxi721599)

Abstract:Parasite investigation and checking had been taken by sampling from 5 county demonstration farms and 20 One-hundred-scale farms of meat goat in Linyou county, and the infection of parasite species and infection intensity were gotten by detecting goat dung ball. Finally, the statistics data?were analyze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Linyou county’s meat goat infection nematodes species included Oesophagostomum nematodes, Trichostrongyle nematodes, haemonchus contortus and Bunostomum nematod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rasites infection rate was 76.9%, 70.0%, 68.8% and 53.1%, respectively. Parasites were found all over the Linyou county. The infection rate of coccidia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it was about 38.8%. The infection rate of Nematodirus spp was about 15.0%, the infection rate of others nematodes was about 13.1% and its harm was relatively low. Mites and louse widespread infection rate was 35% and 20% in the region, the infection rate of hard ticks under grazing reached 80%.

Key words:meat goat; scale breeding; parasitic infection; integrated prevention

[收稿日期]2015-10-18

[作者简介]尹海科(1970-),男,陕西麟游人,本科,兽医师,从事兽医临床工作。E-mail: 736036588@qq.com

[中图分类号]S 85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2-0084-04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肉羊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试论肉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