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提高《科学》学习的自主性

2016-07-02王村姑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研究自主学习

王村姑

摘 要: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对新世纪人才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着重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初中科学学科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学科;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教学研究

一、理清自主学习与“任务驱动”的交叉点

1.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

“自主学习”通过文献的查阅可以发现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主要有两大学派都对其做了详细的注释。理论上认知建构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自主学习包括的内容以及行为要求与结果都做出详尽的阐述。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四学:“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观能动性。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任务驱动”是奥苏贝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具体教学原则之一。即从有意义的学习出发,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技能的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指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一个明确的任务作为目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欲的教学形式。

3.初中科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初中科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与“探究”,要求学生将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学习和研究,通过了解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归纳规律、揭示科学本质,实现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同时并要求学生关注科学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这不仅对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历练。这就是说,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扮演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采用单纯的讲或练,而更多的应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意义的任务驱动让学生学习本堂课的知识点,通过布置任务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任务来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影响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动性

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科学教学中,通过学习任务的布置,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生动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互帮互助,达到了教学目的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辅助者、引领者。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能力的提高,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锦上添花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借助计算机媒体的支撑,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学生自己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进而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并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时间能进行有效管理和支配,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能预测到学习结果并能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性增长、终身教育成为必然的社会,如何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2.挖掘强化技能点,关注科学能力的培养

科学技能提高是科学三维目标之一,任务驱动教学直接指向学生技能的提高和能力培养。任务驱动教学基本技能的获取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的,有一定的隐性。教师首先要结合这些特点,挖掘强化技能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要结合技能点突出精讲多练,突出训练环节。最后要将技能点串成线,突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3.科学学科“学习任务”的引入

最好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因为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是相通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绮,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大溪二中)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研究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