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实验与地理探究
2016-07-02杨建辉
杨建辉
一、地理实验与地理探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说到实验,大家自然会想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实验,很少有人会想到地理学科也可以有实验。地理实验是一种运用地理教具、地理学具、多媒体设备等实验手段,有目的、有步骤地模拟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来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感知活动。地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等,这些无疑是素质教育要意之一。达尔文有句名言:“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说到探究,大家自然会想到科学家高深莫测的探索研究,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学生学地理也可以去探究。地理探究是一种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取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注重讨论、辩论、质疑、启发、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需要学生参与设计、准备、操作、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总结等活动过程,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能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活动的开展。
二、地理实验与地理探究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种基本理念强调知识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对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有所认识。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有“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有“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及“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有“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这种课程目标突出了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必须开展必要的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活动。在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五个让”,即地理原理让学生讲述,地理特征让学生发现,地理规律让学生总结,地理问题让学生探索,地理难点让学生突破。在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表现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
三、地理实验与地理探究在高考中将成为重要考点
高中地理《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注重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的考查,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也是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的最大特点。地理高考从单纯以地理知识立意转变到以地理能力立意,突出了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核,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今后的新课程高考必然会加强对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的考查力度。由《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近年来高考考核内容可知,地理实验考查的知识点以宏观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为多,主要集中在必修Ⅰ的自然地理部分,通过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模拟或验证某种地理现象或地理原理。例如,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和斜射、昼夜半球和昼夜交替、天体视运动、温室效应、热力环流、季风成因、海陆风、天气系统、水循环、水体富营养化、海陆热力差异、密度流、褶皱和断层、沉积物分选、风力作用、火山喷发、水土流失等。地理探究考查的知识点以比较分析、调查研究和实际应用为多。根据有关材料和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地理探究,主要集中在必修Ⅱ的人文地理部分。例如,土地利用方案的比较分析、城市规划方案的比较分析、城市交通问题的调查研究、城市水体污染的调查研究等。利用已有地理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地理探究,主要集中在必修Ⅰ的自然地理部分。例如,海岛淡水的获取方法、野外方向的确定方法、当地经纬度的测定方法、正午太阳高度的测定方法、楼房间距的计算方法、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调整方法等。解答地理实验题和地理探究题的关键是要透彻理解所涉及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才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