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
2016-07-01曲云霞
曲云霞
有很多教师可能会认为,德育只是学校的事,只是班主任的事,与任课教师无关。所以很多教师只做到了“授业”,而没有做到“传道”。然而,德育工作单靠学校和班主任来做,又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共同承担起这个重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所以,任课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身作则,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勇敢坚强、积极进取的信念,在学生的心里真正建立起来,并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中,以达到德育的目的。
一、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效果。所以,教师不可以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可以不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充满爱心。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以心教心。“师爱是促进教育优化和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学生的心理往往是很敏感的,也是很脆弱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心中投下涟漪。教师的关爱,学生能感受到温暖;教师的伤害,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而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和生活在伤害的阴影中的教育,效果显然是不一样的。教师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心中充满温情,从而去关爱他人;教师伤害学生,就会使学生心中满怀怨愤,对他人也就会冷漠。所以教师应该以爱心和诚心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对学生施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2.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前苏联教育家鲁普什卡娅说过:“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加里宁也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这是把伟大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任。”这些名言,是教育家的崇高职业情感、职业责任的真诚表露。教师的责任心是事业情感的基础,当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责任感的时候,他就会对工作表现出积极、热忱和全力以赴的态度,就能促使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自觉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模式,塑造学生的心灵。
二、利用学科特点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要渗透在日常工作中,正如教书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征,在备课时仔细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也备德育工作,尽量使德育工作能依托于知识,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要抓住良机,找到学生学习中每一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因势利导,及时地施之以教,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不管哪门学科,除了各自的学科知识外,也都含有一定的德育因素,就看教师能否把它挖掘出来。比如,语文学科,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可挖掘出德育因素,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事例、积极的思想去鼓励、感染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语文课本中深厚的思想内涵,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实际上,只要留心,教师可以时时从课本讲到人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说,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更有效的德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