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级循环日记教学
2016-07-01束会琴
束会琴
将作文教学与训练学生写日记相结合的“日记作文”之路,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很多教师都尝试过通过写日记来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中年级时为了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教师一般要求学生每周写两至三篇日记。愿望虽好,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把写日记当作一种负担,写作时愁眉苦脸,即使写下来,也大都是记录学习生活的一篇篇流水账而已;而教师批阅日记也是一种负担,看到后来,大致打个等第,写个日期,算是批过了。这种练习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怎样让学生的习作由害怕动笔到乐于交流、善于写作呢?到了高年级时,可以采取让学生写“循环日记”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全体参与、分组循环、互相阅读、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习作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志趣相投,习作小组各显个性
首先,教师宣布成立八个循环日记小组,每组五人,每周每人有一次写作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组合,而后投票竞选组长,并给小组起个个性化的名字,准备一个富有特色的日记本,在扉页上写上小组名称、组员姓名、小组公约等。
学生对这一改革表示出由衷的欢迎,一个个摩拳擦掌开始组建自己的小组。各个小组一起行动,教室里热闹起来,于是就出现了“神舟队”“雄鹰队”“火箭队”、“灵感队”“翱翔队”等有个性的组名。一本本精美的日记本,也在学生的争论中“诞生”了,很多本子扉页上出现了学生的豪言壮语。如,“雄鹰队”写了这么几句:我愿化作一只强健的雄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虽然现在我还是只稚鹰,但在羽毛丰满的那刻,我会展翅高飞在蔚蓝色的天空。那些日记本的费用,有每人平摊的,也有家长赞助的,有精美的厚皮本,也有猫头鹰形状的萌货,更有学生自己画上去的卡通小组全家福,而第一篇循环日记的内容也自然诞生了。
二、彼此批阅,习作思路悄然打开
循环日记不仅在于循环写内容,更在于循环传阅,循环批注。当学生拿到日记本时,先要阅读前面的一篇日记,并写上批注或评语。而每天中午的十分钟好句推荐,就是后一位作者向大家推荐前一篇日记的好句,更是让大家翘首以盼,经常是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而往往学生会从得到赞扬的日记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在模仿和借鉴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找到了作文的源头活水。小组里有学生写了《我的唠叨老妈》,就有学生写《我的奇葩小弟》,形成了生动形象的人物篇;小组里有学生写了《南京鸭血粉丝汤》,下次马上有了《云南过桥米线》《武汉热干面》《长沙臭豆腐》等,竟然一下子有了内容丰富的美食篇。
看着学生活跃的文思,教师有时会想:自从写循环日记以后,教师的指导并不比以前多,为什么学生的习作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呢?这就是循环日记的循环作用,因为循环日记更多地体现了同伴合作、互助,显然这种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中年级时的日记方式是封闭式的,而循环日记是开放的。当小组中的成员不会选择题材写,同伴的文章无疑是写作中的一盏明灯;当小组中的成员不知自己日记的缺点时,同伴的评价无疑是他写作中的良师。
三、评价展示,习作水平极速提升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激发人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大多数小学生写日记成功的动机除了作文考试获高分,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更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发表。于是,教师在批阅循环日记时,采用了一些有效方式。
1.最高评价语“可以打印”。
除了同伴对自己日记的评价,学生可能更看重教师对日记的认可,而教师的“可以打印”是学生写日记的一股强劲的动力。每当教师批阅到精彩的日记时,就会在学生的日记后面写上四个大大的红字“可以打印”,学生就会自行打印或求助父母打印,然后发到教师的邮箱,由教师负责修改并推荐投稿。所以,在学生的心中,“可以打印”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奖励,是习作成功的标志。而且“可以打印”面向所有的学生,并非都是优等生的专利。它是激发学生写作动力的催化剂,助学生一臂之力,让学生爱上写作,从而走上写作的成功之路。
2.最佳日记展“我写我心”。
虽然班上的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取投稿,但是班上总是还有很多学生的日记可能达不到发表的水平。这时,教师可以在班内专门开展“我写我心”的习作展。每周的星期二或星期四的午读时间,把写得好的或有进步的日记在全班进行朗读、表扬。同时,及时组织各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评分,把学生日记中的“亮点”,展示在“我写我心”栏目中,供大家交流学习。学生对荣誉是很在乎的,看着自己的日记或小组和自己的名字被展示,让大家学习,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这样的喜悦往往会持续好几个星期,甚至更长。没有获得表扬的小组和学生,心里直痒痒。
循环日记带给学生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习作水平的提升,带给教师的却是无尽的思考。只要循着学生的童心前行,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满足学生的渴求,放飞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作文教学就能获得成功。在循环日记这条道路上,还需要继续循着童心,不断摸索,争取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