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教学中提升校园视觉文化艺术的探索
2016-07-01池宝玉
池宝玉
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课程有五个系列九个模块,在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模块开设极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只是学习了美术鉴赏模块而已,这就使得美术课程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审美、视觉创造来说,作用甚微。笔者认为,作为绘画模块中的工笔画教学课程能够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校园视觉文化艺术品位。工笔画教学,由于它本身所要求的“工整而细致”的线条画法、“巧密而精细”的绘画细节能够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美术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丰富校园视觉文化。
一、校园文化艺术中绘画学习的现状
一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中学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片面认为开设美术课只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把美术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程来开设,无形之中淡化了美育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更谈不上如何将美术课堂上浅显的知识用于实践,为校园整体的视觉艺术贡献自己的灵感与心血。
二是美术教育的理念问题。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学校美术教育育人功能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只重视“术”的训练而忽视“美”的引领,即重技能训练而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这些问题必然影响校园文化艺术建设。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取向,是展现学校风貌的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中的视觉文化艺术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校园整体文化背景来看,校园视觉艺术设计与校园文化相辅相成。学校的形象设计、人文景观、艺术装饰等作为视觉艺术设计的具体体现,贯穿于校园文化之中,对创造和谐愉悦的校园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以反复修订稿本、覆宣、勾勒、敷色、渲染为步骤,形成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但是由于高中美术在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上的忽视与缺失,多数学生只是对工笔画形成一个笼统的概念,或者草草了解各个朝代的代表作品以及各个画家的绘画风格,根本无法深入领悟其精髓,学生在工笔画方面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几乎为零,在各种以学生为主体角色的校园文化艺术创造活动中,以工笔画教学为基础的视觉创造更是寥寥无几。
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厚重的底蕴与深刻的美学创造本应该为校园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与校园的一草一木、小山浅水相融合形成校园标志性特色的人文景观,而学生对工笔画艺术创造鉴赏能力的缺失使得营造校园艺术文化的最活跃的人群也得不到发展,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加强工笔画教学的力度,有其深远的意义
二、探索工笔绘画对提升校园艺术文化的措施
1.重建观念,加强工笔画教学的实用化
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使工笔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形式,需要较为扎实的基础功底,但也并不是只是属于少数人的艺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矫正学生对于工笔画的观念,消除他们内心敬而远之的情绪,使学生相信工笔绘画在本质上和用铅笔涂涂画画是一样的,人都是创意的主体。
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工具。一般在工笔画课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可以直接让学生欣赏一些历代工笔绘画中杰出的作品,了解工笔画的特征、分类、表现方法,让学生欣赏美的作品,如此作品欣赏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需求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不应忽视一切创作的基础——工具。笔、墨、纸、色,在清晰地了解了各种工具的用法之后,学生将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这对于将工笔绘画转换成校园艺术作品也是十分有益的。
2.创新教学,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校园视觉文化艺术的主要内容不仅包含校园景观设计、校史馆设计以及校园识别系统设计等视觉物化形态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等人文景观,因此若要令工笔画教学对提升校园视觉文化艺术有所帮助,就必须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校园资源,校园的自然景观和已有的人文景观是开展美术教育的基础,只有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了解校园的基本气质,才能把工笔画教育真正有效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校园的橱窗、多媒体展示墙、建筑楼的外墙都可以作为张贴或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优秀的工笔画作品的场所,随处可见的艺术画作的展览可以使校园的艺术气氛更加浓郁,同时也丰富了校园视觉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立足于景物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入学校标志性文化因素,在基础知识和艺术气氛的双重作用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提升校园视觉文化艺术的同时,也为实现艺术的实用化、大众化以及社会化而做出努力。
总之,工笔画作为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部掌握其绘画技巧对于高中教学来说确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这类具有历史特色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校园视觉艺术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学校要重视工笔绘画基础教育,有效地把文化课程和美术课程创新融合,将学生的创造力融入校园艺术环境中去,从而在工笔画教学中自然而然地美化校园视觉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夏正涛.论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J].教海泛舟(科研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