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高排村苗族“鼓藏节”文化内涵分析
2016-07-01吴再林程太霞
吴再林 ,程太霞
(1.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贵州贵阳 550025)
■文化传媒研究
贵州榕江高排村苗族“鼓藏节”文化内涵分析
吴再林1,程太霞2
(1.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鼓藏节是苗族独具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其独特的仪式与文化价值。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鼓藏节的传统。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本文以高排村的鼓藏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仪式过程和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鼓藏节;文化内涵;苗族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6.004
“鼓藏节”,又称“鼓社节”或“吃鼓藏”,苗语称之为“nail nongs”或“moux noj”,主要盛行于贵州南部苗语中部方言地区。该节日以村寨或宗族为单位,每13年过一次,但遇龙年或蛇年则要提前或推后一年举行。具体日期由村寨自定。每逢节日,少则三天,多达十二天之久,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气氛;届时,村寨里的亲戚朋友们也都赶来参加,场面很隆重。
鼓藏节又称鼓社祭。它是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鼓社,苗语为jangd niel。Jangd作为名词意为社团,作为量词,有“届”或“次”的意思。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统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祭祀活动,即为“鼓社祭”。苗语称为nongx jangd,nongx niel或 nongx jangd niel。其中,nongx原意为“吃”,niel意为“鼓”,故翻译为“吃鼓藏”。
一、鼓藏节的起源
(一)贵州六山六水调查中得到的节日起源
各地对鼓藏节的来源都流传着不同的传说,而作为鼓藏节主要的流传地区贵州,有学者在贵州的“六山六水”的调查中,希望可以对一些流行于贵州地区的传说进行考证,而在调查过程中也有对鼓藏节来源的记录。
六山六水的调查中关于鼓藏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古时候,苗族同胞时常与政府对抗,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了平息、削弱苗族同胞的反叛情绪,就采取了让他们斗牛、跳月、吹芦笙、吃鼓藏等娱乐活动。二是流传于民间的《鼓藏歌》中的记录,“吃鼓藏”最早起源于榕江的句喜和务欧这两位老人。这对老人“吃鼓藏”的时候,引起了八开、定旦、计水、计怀、加化、提拉(均属于八开区所辖)、排洞(含丹寨县排洞乡)、上江(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区)等地的苗族“寨老”们的极大兴趣,于是相邀前往榕江观看[1]。这些“寨老”回到本寨后就号召本寨村民按照榕江这两位老人“吃鼓藏”的做法,也开始吃起鼓藏来。
(二)“千户苗寨”西江流传的鼓藏节来源
再有一种说法是与西江苗族的迁徙有关。相传在很久以前,苗族的一支祖先辗转迁徙几千里来到了西江地界。西江当时还是一片原始大森林。他们走累了,便躺下来休息。带来的猎狗跑下山去转了一圈回来,身上粘着几粒谷子。他们认为是吉兆,就定居下来开垦种植。他们把谷子装在铜鼓里储存起来,一年装一铜鼓,连续13年,年年都是大丰收。于是决定不走了,永远在这里住下来。为了纪念这件幸事,就举行吹芦笙、跳铜鼓舞、杀牛祭祖的盛大庆典。
第三个说法是苗族有一个叫“耶”的祖先带着三个儿子和他的族人,经过千里跋涉,从洞庭湖边来到贵州境内,大家高兴了,就聚在一起吹响了芦笙,跳起了铜鼓。这一跳就是九天九夜,铜鼓跳破了,芦笙也吹折了。“耶”把碎了的铜鼓和吹折了的芦笙分成三份,分给三个儿子,要他们各走一方。小儿子兴耶带着一支人马,沿都柳江上游迁徙,翻过雷公山, 13年后来到了西江[2]。为了纪念祖先,兴耶要他的子孙们,每13年跳铜鼓、吹芦笙九天九夜和杀牛祭祖一次。这就是鼓藏节的来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与苗族的迁徙历史有关,也是他们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活动。
(三)高排村村民们所讲述的起源
在高排村关于鼓藏节来源却与一个遥远的传说有关。当地村民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王母娘娘,苗族称为鬼老奶,是水家、苗家、客家的妈妈。王母娘娘带着三个兄弟来到黄河,三个孩子都有了想分路的想法。水家想先走出去,苗家说,想先走出去,但是担心走远了,想妈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王母娘娘就说,有一个铜鼓,让几个孩子跳舞来与鼓合,谁跳的舞与鼓的拍子能合起来,就把铜鼓给谁。水家先跳,但是由于水家的衣服较长,不方便跳舞,水家就生气不跳;客家去跳的时候也是由于衣服太长不好跳,而没有跳;苗家跳的舞刚好与鼓音能合起来。于是就把铜鼓给了苗家。苗家说不知道走了以后想妈怎么办?王母娘娘就说,让他们每十三年就把铜鼓敲响,她就知道是他们在呼唤娘了。这就是苗族吃鼓藏的由来。
二、高排村鼓藏节的过程
(一)高排村简述
高排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是苗族地区过鼓藏节最具代表性的村寨。全村共有408户人家,2,300多人,共有9个村民组,在高排村大概有七八个师父。村子为群山环抱,有很多百年老树。村寨依山而建,房屋为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分为上下2层。下层为自家圈养的牲畜,上层为起居室。村寨海拔较高,风景迷人,人们都穿着银饰华服。
(二)高排村鼓藏节的过程
高排村的鼓藏节是非常隆重的,独具特色。村民告诉我们,高排村鼓藏节每13年一次。节日期间,用水牛祭祀,表示对祖先的尊重;而黄牛可以用于结婚等节日活动,黄牛不能用于鼓藏节,这是因为水牛比黄牛更具有象征意义与珍贵。《鼓藏歌》中也载有用水牛庆贺鼓藏节的好处。
鼓藏节节日流程:第一天(马日)第二天(羊日):招待老人家,念词请祖先。最初,这一仪式活动是表达对祖先的思念;而现在一般都是表达对祖先的敬仰。这一天要杀猪迎接客人,人们喝酒吃肉。客人到村寨中做客,要送柴禾或带一些礼金。一般是挑一挑柴禾,而不期而遇的或没有带柴禾的客人就要送些礼金。礼金的数量根据客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意愿来决定。客人送的东西,主人要记账。客人来时,主人家要放鞭炮以示欢迎。寓意在于:客人的到来,对于主人来说是为其增光。
第二天:跳寨。围绕着寨子跳月一整天。苗族人跳月就是指他们吹芦笙、跳舞。一般有3种长短不一的芦笙齐奏,即8米、4米与1米。吹芦笙一般有3根芦笙,七八根筒筒。筒筒是没有头的芦笙。在高排村跳月的有5甲。每个甲有一个主持人。一个甲接一个甲跳,一般是从1到5。在高排1甲主要是苟家、杨家和莫家,包家包含在苟家;2甲是王家和杨家;3甲是朱家和杨家;4甲是祝家;5甲是刘家和李家。一般按地域分或按家族分甲。如包家包含在苟家是因为包家和苟家在祖先时代曾经互相抱养,所以两族在感情上自己认定是兄弟,不可以通婚。
第三(猴)、四(鸡)、五(狗)、六(鼠)天:散客。跳月跳到牛塘,客人退回去,主人要送客人一些猪肉,其份量根据主人与客人的感情或客人送的礼金来决定。一般送5、6斤,多的有10到20斤不等。主人的老庚一定要送牛颈上的肉。吃鼓藏或老人过世分肉顺序也有讲究,一般先是自己、其次是老庚、亲戚、朋友。
第七天(牛):客人回村寨过节,主人带客人砍树砍木,准备晚上的宰牛吃肉。
第八天(虎):从凌晨0点以后,1-2点钟左右,鸡一叫就杀牛,吃肉。2-3点钟,客散,青年男女离开村寨(15岁以上的青年男女离寨是因为请了“老人家”在寨子里,怕未婚的男女会因为不离寨而出事,以后的身体健康、事业、家庭等会不顺利)并且封寨。封寨后其他人不能进入寨子,没离开的客人和村里人都不可以出寨。12小时后,他们方能回村寨。
第十天送老人家走,用牛头念些祷告词。如你们先回老坟堆,以后我们有好菜之后再请你回来。
第十三天鼓藏节结束。这天要用稻草结成绳子并插上牛毛扔在远处,意在将牛和栓牛的绳子献给祖先,让他们牵着牛走。在马羊天必须把猪毛和牛毛扯下来后,师父念词请祖先。主人家把扯下来的猪毛和牛毛绑在已编好的糯米草绳上。草绳上放牛毛的是送给男祖先的,红色的布绳上放猪毛,是给女祖先的。扯过毛的猪牛必须杀掉,意思是祖先已经将猪牛带走了。
吃鼓藏吃到13天,就舂粑粑,粑粑用来盖古桶。但实际上都不这样做,这预示着鼓藏节活动进入尾声了。一年之后的吃薪节,跳月,撒酒糟(每家人都凑糯米,用糯米酿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甜酒),之后才算是这次活动全部结束了。
(三)高排村鼓藏节典型仪式的意义
鼓藏节期间不同的仪式都会有着不同的念词。这些念词大都是祈福或是一些请神送神,祈求顺利、健康的。
朱老胜是高排村的一位师父,他说鼓藏节过节期间先后要念五次:
第一次是“斗揪”,即是请祖先的时候,用(3条、5条、7条、9条)鱼、牛角酒、饭、衣服等来念些祷告词。在“鼓藏节”中,鱼之所以必不可少,不是因为其味道鲜美而是因为其象征着人丁兴旺;人们认为吃了鱼便可以获得像鱼一样旺盛的繁衍能力。
第二次是保家,其意在于请求神明保佑家庭,用(3条、5条、7条、9条)鱼(干鱼)、三碗酒、糯米饭等来念祷告词。
第三次是念牛,用一只鸭子来念牛,杀一只鸭子,并用鸭子来拍牛头,祷告词如:坏的拿给鸭子背走,好的就留给主人家。在杀牛之前要念牛,意在牛走也带走家里的灾难和不顺,从此以后家里就留下和美与顺利。
第四次是杀牛后,这次是唯一一次可以不用请师父来念祷告词的,自己操办即可。其意在于安慰牛的灵魂,并将牛的灵魂赶回下界。这只需要主人用三五窜肉把放在卖牛的地方,以表示自己家里以前的财富不会减少,其用意是家庭越来越富裕,生活越来越好。杀牛祭祖后,人们要把牛角挂在堂屋中央,象征着祖先的灵魂会守护这个家;苗族很多家庭都供奉牛角,祈求人丁兴旺。
第五次是杀牛后的第三天,用牛头送“老人家”回去(这里所说的老人家是指祖先的灵魂)。祈祷老人家们在另一个世界保佑家族子孙后代。
在杀牛的时候,每一家人都要先请鼓藏头来念请祖先,念完之后,都要放铁炮,以鼓藏头为先。宴请客人时,要砍猪腿去舅爷家请舅爷来家吃饭,吃完饭后又要送舅爷一牛腿,外加一根牛尾巴。杀牛时必须先请舅爷来杀第一刀,第二刀请老庚来杀,每杀死一头牛至少要三刀以上。如果一刀就把牛杀死,就是看不起主人,杀牛的刀数表示对主人家的尊重,但是杀猪却只能一刀。
三、鼓藏节的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数千年前苗民祖先的农耕文明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苗族的许多节日,至今仍然保留着远古农耕文明的传统。这些节日尽管存在差异,但反映的理念和精神文化都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充分反映出苗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农耕生活文化与对祖宗天地的崇拜。
(一)鼓藏节是了解苗族历史的缩影
苗族的鼓藏节是由苗族祖先姜央公(有些苗寨又称为伏羲公)祭祀其母蝴蝶妈妈兴起的。以后按十二支历法每年举办一小祭(后来叫苗年),每隔12年办一大祭(后来称鼓藏节),并沿袭至今。中国有关伏羲的传说,甲骨文、金文都没有记载。直到战国中期后才由庄周把楚国流传的关于伏羲的故事记在《庄子》里。闻一多、凌纯声、芮逸夫、白寿彝、徐旭生等都认为有关伏羲兄妹在洪水成婚的传说最先是在苗民间流传后向其它民族传播的。田兵编选的《苗族古歌·开天辟地》里记有一个叫燧人氏时代的著名人物或族群名。这样,苗族的源头和历史就可以记述为:燧人氏(火耐)时代——伏羲氏——蚩尤九黎时代——三苗时代——苗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状态分布在中国国内外。[3]
(二)鼓藏节中展现的苗族文化要素
1.苗族传统社会基层组织
鼓藏节是在鼓社制度下形成的节日。综观鼓藏节,在家族方面,表现为通过仪式对始祖及祖先群体的共同祭祀,强化人们对家族、宗族观念的血缘意识,特别是对青年一代,可以强化他们的家族、宗族观念,从而起到统合家族、宗族的作用。
2.苗族的干栏式建筑传统文化
苗族地区的房屋保持着最古朴的建造方式和材料,用木头建起来的干栏式建筑表现出苗族人民在房屋建筑方面的独特智慧,高排村村民至今仍都住在干栏式的建筑群里。
3.苗族的服饰文化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外部形象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民族气质的生动写照。高排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了璀璨的苗族服饰。高排苗族服饰的制作,据笔者调研得知缝制一套衣服一般需要用一年的时间。苗族的服饰分便装和盛装。在日常生活中穿便装挽髻,髻上戴花,髻后戴木梳、插银簪和各式头饰,看上起高贵典雅,清新脱俗。逢年过节或出嫁时,姑娘们就会佩戴全身银饰,穿上自己刺绣的盛装来展示各自的美丽和家族的财富。
4.苗族的原生态笙鼓歌舞文化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文化没有文字记载,只有靠人们口耳相传才得于传承,其表现形式有传说、歌舞、习俗、祭祖等。其中歌舞便成了苗家人最好的记录方式。苗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歌舞的,上至七八十岁的长者,下至几岁的孩童都能歌善舞。“鼓藏节”期间能听到被第一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具特色的苗族古歌。它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是在原始神话传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长期在民间流传。它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以解释自然现象为线索,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苗族古代社会制度、苗族的大迁徙到日常生活劳动等等,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在“鼓藏节”期间,除了政府组织的文艺表演外,每到一家都能听到歌声:客人来了要唱敬酒歌,一家人团聚时更是歌不断,夫妻对饮时要唱歌,一家人围成一圈相互敬酒时要唱歌。在这里既能找到原生态的民歌素材又能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鼓藏节是传承苗族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鼓藏节”作为苗族的一种象征符号,具有族群的专属性。通过“鼓藏节”,人们加强了成员之间的认同感 ,并根据过不过“鼓藏节”来划分出了“我者”与“他者”。作为族群仪式的“鼓藏节”,其象征符号价值和体认是从人们的价值体系中直接产生并只为其内部的人们共同分享,而其他的民族和族群则无法体会其中的文化价值,甚至还会产生相反的体认感。[4]
(三)鼓藏节是苗族与其他民族沟通联系的纽带
鼓藏节真实地体现了苗族古歌“姜央兴鼓社,全疆得共和,富裕大家有,繁荣人人享”的共同富裕、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理念。通过鼓藏节,鼓社把社内社外、族内族外的人们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在芦笙木(铜)鼓场一起跳芦笙踩鼓点,分享欢乐。同时,通过诚挚地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鼓藏节,同吃终生难忘的鼓藏肉,同喝转转酒,以及参加各种歌舞活动,加强了本房族、本寨以及本寨与外寨、本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交往、沟通和了解,体现了苗族人民淳朴厚道、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热情豪爽、心胸宽阔的品格。
随着对民族文化的宣传,这个十三年过一次的节日也吸引着大部分不了解苗族文化和节日的人们不惜远距离的赶来参加这个一生都难得遇到几次的盛大节日。鼓藏节的参与让相对与外界较为隔绝的苗族地区迎来了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不同文化,加深了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使得苗族文化在节日的欢乐中走向更为广大的发展天地,是营造多民族关糸和谐的纽带。
[参考文献]
[1]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苗族卷[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2]西江苗族牯脏节的来历[EB/OL].(2008-09-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69d270100arhe.html.
[3]雷山苗族鼓藏节的文化内涵[EB/OL].(2011-11-06).http://www.chinamzw.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400
[4]李宇.黔东南苗族“鼓藏节”中的象征符号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2012(5).
[学术编辑黄彦震]
[责任编辑朱毅然]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Guzang Festival of Miao People in Rongjiang County
WUZai-lin1,CHENGTai-xia2
(1.SchoolofEthnologyandSociology,GuizhouMinz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2.GraduateSchool,GuizhouMinz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Abstract:Guzang Festival, with a unique ritual and cultural value, is a most representative festival of Miao people. Such a way to celebrate a holiday is less found nowadays. The Guzang Festival has both its vividly ethnic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mbodies Miao people’s life with values. Therefore, taking Guzang Festival celebrated by the people of Gaopai Village as a case study, the paper discusses its origin and rituals and intend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Miao people’s history and culture.
Key words:Guzang Festival; cultural connotation; Miao people
收稿日期:2015-12-02;修回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吴再林,男,贵州剑河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程太霞,女,安徽广德人,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民族理论、民族政策。
中图分类号:K281/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6-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