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鲟车间养殖技术试验

2016-07-01聂家凯顾树庭

水产养殖 2016年5期
关键词:鲟鱼饵料蚯蚓

聂家凯,顾树庭

(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225)



杂交鲟车间养殖技术试验

聂家凯,顾树庭

(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25)

杂交鲟躯体修长,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被5行骨板,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肌肉无杂刺以及养殖技术易掌握等特点。经过前几年的养殖摸索基本掌握了鲟鱼的养殖技术问题,现将近几年养殖的情况总结如下。

1 养殖条件

1.1场地建设

养殖车间位于长漾湖边,长漾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西侧,是苏州市内的第二大淡水湖,全长9.2 km,总面积930 hm2。长漾湖是吴江区饮用水备用资源,是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车间设培育池、饵料暂养池。培育池为长方形,车间结构由水泥和钢筋、瓦片构成。培育池面积为20 m2,可注水80 cm,水位可控制,以喷淋注水为主,池底和四周瓷砖贴好,防止鲟鱼受到机械损伤,共有培育池30个,所有培育池进排水管道独立分开。

1.2水源

水源来自长漾水,经蓄水池沉淀后直接抽取作为养殖用水。在进水管道中加装有紫外线消毒管,降低水源细菌的带入,排出的污水经过净水池净化后循环使用,净化水池采用水葫芦、水花生和生物膜来净化水质,在过滤池中过滤、曝气后重新作为车间的养殖用水。在水温达到29℃时,抽取地下井水在过滤池中过滤、曝气后抽入水塔和常温水混合使用。净水池配备3 kW叶轮增氧机1台。

1.3附属设备

鼓风机为主要的附属设备,利用空气压缩机充气增氧,池内投放8~10块散气石,使空气均匀的在水体中散发出去,达到增氧的效果,另外车间内安装足够的日光灯,便于夜间操作和通过控制灯光制造弱光环境来刺激杂交鲟摄食,配套建有饵料暂养池,池底一角设有出水孔。

2 鱼种来源

鱼苗为购买于湖北三江渔业的杂交鲟水花,共20万尾。

3 放养情况

3.1放养

放养前首先用刷子将培育池池底和池壁刷洗干净,排污孔用合适网目的尼龙网片封好,周边用海绵塞紧,防止鲟鱼逃跑。其次,用高锰酸钾20 mg/ L对池水消毒,浸泡1 h左右,杀灭池内病原。然后换新水,杂交鲟水花在静卧期至开口期用流水养殖。2015年4月28日,放养杂交鲟水花,放养密度为3 330尾/m2,放苗时先将氧气包放入池水中,使氧气包内外水温相一致时再将苗种放出,若发现其中有包内氧气不足时要立即打开放苗,以免缺氧而死。放苗后观察一会,看鱼苗是否适应水体,若不适应,应立即采取措施。水花开口后的规格2 000尾/ m2,体长12~15 cm的幼鱼,放养密度为150~200尾/ m2,随着苗种规格的不断长大,密度降低。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边培育、边销售来解决培育池不足的问题。

3.2日常管理

3.2.1投饵杂交鲟的开口料以水蚯蚓为好,水蚯蚓投喂前用高锰酸钾消毒绞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为体质量的30%~50%,每天投喂6~8次,夜间正常投喂。当鱼苗在5 cm左右的时开始驯食,用水蚯蚓和

人工配合饵料混合投喂,试验使用广东省佛山百安饲料公司生产的鲟鱼料,蛋白质含量为45%,开始投喂的时候水蚯蚓与人工饲料的比例为10∶1,看摄食情况逐渐降低水蚯蚓的比例,直到鲟鱼完全接受人工配合饲料为止。经过驯食的幼鱼对人工配合饲料有很好的摄食能力,每天投喂4次,投喂量为3%~5%,投喂时间为8:00,14:00,20:00,24:00。投喂期间坚持“四定”原则,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在驯食的过程中因幼鱼接受人工配合饲料存在时间差异,会产生个体规格的差异,应及时把个体过大的个体分离出来,不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个体应挑出集中重新驯食,直到接受为止。

3.2.2水质管理每天排污两次,7:00和16:30,换水量为2/3,在稚鱼期可用细管虹吸法排污,应尽量保证池内无污物,以避免引起细菌感染。每天检测水温、增氧设备情况、水质以及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3.2.3水温鲟鱼属于偏冷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5~25℃,让鲟鱼安全越冬、度夏成为车间鲟鱼养殖水温管理的主要内容。鱼苗池的水温应控制在19~26℃之间,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杂交鲟的

正常生长。因此在水温过高和过低的情况下都要使用深井水。

3.2.4鱼病防治在整个杂交鲟的养殖过程中,苗种阶段最易受病菌感染,此时的病死率最高,应加强开口饵料质量的控制,坚持杜绝投喂死亡的水蚯蚓和变质的饵料,定期用复合碘消毒,清洗鱼池,合理的规划放养密度,饵料投喂均衡,不过饱过饥。减少鱼病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每月在饵料中添加“三黄散”等药物预防1~2次,提高鱼体免疫力。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做好鱼病检查工作,勤巡逻,发现病鱼立即捞出离暂养,生产用具分开使用,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高温期间做好控温、消毒工作。

4 养殖结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4.1养殖结果

采用的养殖模式为逐级销售,达到一个规格就销售一部分,加强资金回笼,降低整体成本。通过一年的工厂化养殖,在合适的水温条件下,坚持按量投喂,到次年3月杂交鲟的规格可以达到0.7 kg左右。养殖情况见表1。

表1 放养情况表

4.2经济效益分析

整个养殖周期,采用的是分3个阶段出售,第

一阶段出售夏花,总共收获夏花14万尾,出售10万尾,自留4万尾,出售价格为1元/尾,产值为10万元,其中饲料成本48 600元,30个池平均日投喂量为1.5 kg水蚯蚓,养殖周期为30 d,水蚯蚓价格为18元每500 g。第二阶段出售10 cm苗,总共收获10 cm苗3.6万尾,出售2.6万尾,自留1万尾,出售价格为5元/尾,产值为13万元,其中饲料成本36 450元,30个池平均日投喂量为6 kg/池配合饲料,养殖周期为300 d,配合饲料价格为4元/500 g。综上,总产值为728 750元,成本为517 050元,人工成本11万,水电成本及药物3万,鱼苗成本2万,饲料成本357 050。净利润211 700元,实现每立方米净利润352元,相对于其他养殖品种,效益可观。具体养殖收益情况见表2。

表2 效益情况表

5 小结与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利用工厂化车间养殖鲟鱼是一项高产出、安全、节能环保、高效、健康的养殖模式,它能够为鲟鱼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人工可以调节其水质、溶氧、水温,不受自然界高温、洪涝灾害等影响,减少鱼病暴发的概率。鲟鱼养殖市场风险大,与养殖其他品种相比技术含量高,因而要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勤加观察,设备故障引起的断电、缺氧会引起严重的损失,在设备安装过程加装报警设备可适当降低风险。自然界水源污染,高温天气、洪涝灾害,复杂的鱼病都时刻威胁鲟鱼生长,只有发展工厂化车间养殖模式,才能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鲟鱼产业的发展。利用工厂化车间养殖鲟鱼,加强对鲟鱼资源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在保护珍稀野生鲟鱼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效益显著。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5.010

收稿日期:(2016-01-27)

猜你喜欢

鲟鱼饵料蚯蚓
香饵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100岁的鲟鱼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微胶囊的制备及在饵料中的应用
秘制饵料
摄食紫菜粉等4种单一饵料的蚤状溞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蚯蚓家的惊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