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尾叶间质瘤1例

2016-07-01严京哲刘亚辉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甲磺酸危险度包膜

严京哲, 刘亚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二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病例报告·

原发性肝尾叶间质瘤1例

严京哲,刘亚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二科,吉林 长春130021

关键词:肝;间质瘤;原发性肿瘤

DOI∶10.16048/j.issn.2095-5561.2016.03.18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1983年由Magur 和Clark[2]提出并命名。近年来,随着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应用,发现GIST起源于间叶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征,可以向平滑肌、神经分化或不定向分化,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胃肠道肿瘤,有独特的 C-kit 基因,表达 CD117、CD34阳性。目前,GIST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3]。GIST发生率较低,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其次是腹膜、肠系膜、腹膜后,近年来也发现发生于膀胱、胆管及阴道,罕见报道于肝,故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该例患者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1岁,因发现肝尾叶肿物2个月、为求手术治疗而于2015年11月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患者于2月前无诱因出现上腹胀痛,无头晕、恶心,未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查体及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尾叶肿物,原发性肝癌?腹部肠道及其他未见肿物。因手术难度大,经当地医院建议,转入我院进行治疗。入院后检查:乙肝五项、丙肝阴性,肿瘤标志物AFP正常;全腹部多排CT平扫+三期增强检查:肝尾叶见团块状高低混杂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胆囊不大,壁不厚,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胆总管未见扩张;胰腺、脾脏、双侧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肝尾叶占位,待除外胆管细胞癌。见图1。查体:体温36.1℃,脉搏80次/min,血压110/60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70 cm,体质量75 kg,发育正常,营养可,神清语明,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双肺呼吸音可,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区未见明显隆起,肝肋下、脾肋下未触及,其余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功能测定A级,肝功正常。肿瘤标志物检查:CA724为8.00 U/ml,AFP为5.30 ng/ml;肾功、离子、血糖、血脂、心肌酶、凝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等正常。科内讨论:因患者肝尾叶肿物,考虑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与周围组织关系相对密切,手术难度大。

2治疗方法

术前予以相关治疗,行肝尾叶切除术,手术中入腹后可见肝尾叶有一大小约4.0 cm×7.0 cm×7.0 cm肿物,突出,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少许粘连,腹腔内详细探查未见明确转移瘤,将肝尾叶完整切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见图2~3。术后病理:(肝尾叶)间质瘤。危险度分级:高度,肿物体积4.0 cm×7.0 cm×7.0 cm,核分裂像<5个/50HPF,伴出血及囊性变,切缘未见肿瘤,CD34(+),Ki-67(2%),CD117(+),Dog-1(+)。术后患者无不适,恢复良好,住院10 d后出院。

图1肝尾叶见不规则团块样混杂密度影,边缘欠清,边缘似见包膜,其内见多发裂隙状或不规则形更低密度区、条片样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肿瘤区实性成分及纤维间隔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明显强化

图2术中可见肝尾叶肿物

图3肿瘤有完整包膜,肿瘤正中切开,其内有分隔,部分有出血或坏死

3讨论

GIST 是一种消化道结缔组织的间叶源行肿瘤,多见于50~70 岁,发病率约 1.5/10万[4]。发病部位:胃占 50%~60%,小肠占 20%~30%,结直肠占5%,食管占0~5%,偶发生在网膜和肠系膜[5],罕见报道于肝;GIST主要依赖于早期发现和争取手术切除,但85%的患者术后会复发;不能手术者和已有转移者对常规的放疗、化疗均不敏感,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35%。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疗效突出,控制肿瘤效果良好,使GIST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改变。肝GIST临床症状均为非特异性,首发症状与肿瘤部位有关,临床特点是起病较隐匿,肿物往往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才会出现症状,例如腹部逐渐增大、上腹可触及包块、食欲减退等。实验室检查发现,AFP无升高,且无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腹部CT扫描可见肿瘤体积较大,单发,边界可,常有假包膜,肿块伴有坏死囊变,可有出血、钙化;增强CT扫描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且强化程度低于周围肝实质时,均应考虑到GIST的可能性。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确诊。GIST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对其有效,如果肿瘤是单发的、瘤体较小位置表浅且无肝外转移,手术切除可获治愈;完全切除肿瘤,5年生存率>42%;未完全切除肿瘤,5年生存率<10%;无法手术者,可采用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介入治疗、化疗或放疗。但因肿瘤生物学特性,生长隐匿,压迫周围组织、器官,甚至转移后才会发现,故患者常常耽误诊治。

GIST术前确诊困难,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及化验很难确诊,确诊依靠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和CD34阳性是确诊GIST和EGIST的最可靠依据,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GIST但CD117阴性的需做c-kit基因检测来确诊;故肝GIST确诊更难,考虑可以先行增强 CT或磁共振检查,明确肿块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若肿瘤周围情况良好,直接手术切除,避免经皮穿刺活检引起腹膜种植的可能[6],完整切除后病理结果确诊;若手术难度大或无法切除,可以先行肿物穿刺取病理,明确诊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待肿瘤缩小降级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随着大量临床患者例数的积累,研究者发现,肿瘤直径<2 cm时,其生物学行为是非侵袭危险性或仅具有极低的侵袭危险性;而一旦肿瘤>2 cm,则增加了其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故依据GIST肿瘤大小和核分裂相作为指标,应用危险度代替良恶性,将GIST危险度分为4级,即极低、低、中和高度侵袭危险性。该方案认为,危险度与下面4个因素有关:(1)GIST肿瘤大小;(2)核分裂像;(3)原发肿瘤的部位(非原发于胃的GIST较原发于胃的GIST预后差);(4)是否发生破裂(肿瘤破裂导致的腹腔内污染是一项更有价值的临床预后指标)。经过大量回顾性研究,学者们发现该标准对评价GIST预后有显著性意义,是有效的预测GIST危险度的方案。近年来,由于对GIST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其基因突变的认识加深,GIST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术前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危险度判定,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例患者检查时发现肝尾叶肿物,因术前结合各项检查,考虑肝尾叶肿物虽然手术难度大;但因为考虑肿瘤不大且存在包膜,与周围组织无浸润生长,属于可切除范围,故决定手术治疗。手术是完全切除肿瘤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获得治愈的必要条件,手术完整切除对肝GIST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GIST有效的方案,是否完整切除肿瘤被认为是影响肝GIST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完整切除是肝GIST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前提与基础,临床危险度评估分级对于预测肝GIST生存时间长短具有重要意义。即使晚期肝GIST,运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也可大幅提高肝GIST晚期生存率。

参考文献

[1]Fletcher CD,Berman JJ,Corless C,et al.Dian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A consensus approach[J].Hum Pathol,2002,33(5):459-465.

[2]Mazur MT,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Pathol,1983,7(6):507-519.

[3]MiettinenM,Sobin LH,Lasota J.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of the stomach:a clinicopathologic,immunohistochemical,and molecular genetic study of 1765 cases with long-term follow-up[J].Am J Surg Pathol,2005,29(10):53-68.

[4]Casali PG,Jost L,Reichardt P,et 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SMO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follow-up[J].Ann Onc,2008,19(Suppl2):1135-1138.

[5]Damato G,Steinert DM,Mcauliffe JC,et al.update on the biology and therapy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Cancer Control,2005,12(1):44-56.

[6]何裕隆.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的选择[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15-16.

Key words:Liver;Stromal tumor;Primary tumor

文章编号:2095-5561(2016)03-0189-03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志码:B

收稿日期:2016-04-14

猜你喜欢

甲磺酸危险度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胃间质瘤的MRI诊断及侵袭危险度分析
能谱CT定量参数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磺酸烷基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