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敷料在肌腱和骨外露感染伤口处理中的应用

2016-07-01武瑞红

护理研究 2016年18期

薛 敏,李 铮,武瑞红

一种新型敷料在肌腱和骨外露感染伤口处理中的应用

薛敏,李铮,武瑞红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敷料在肌腱和骨外露感染伤口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60例外伤或感染所致的肌腱或骨外露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康惠尔清创胶覆盖,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最外层以泡沫敷料覆盖,对照组选采用常规方法换药,换药30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换药30 d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创胶联合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及泡沫敷料能更好地保护外露骨及肌腱组织,有效控制感染,提高疗效。

关键词:骨外露;肌腱外露;感染伤口;清创胶;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泡沫敷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设施逐渐完善,私家车辆大幅增加。由创伤引起的骨骼及肌腱外露性感染伤口日益增多,此类伤口病程长、换药难度大、换药频次高,且治疗周期长,会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和痛苦。本研究将清创胶、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联合泡沫敷料应用于此类伤口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1月19日─2015年3月25日我科收治骨外露或肌腱外露病人6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20岁且≤60岁;②按照手术部位感染伤口的诊断标准[1],有肌腱外露或骨外露的感染性伤口;③经传统换药大于1个月;④病人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告知书。排除标准:①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②有免疫性皮肤疾病病人(如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对水胶体、银离子及泡沫敷料过敏者;④有肿瘤细胞生长的伤口及有化学物品损伤的伤口。60例病人NRS2002营养评分2.1分±1.6分;身体质量指数为21.7 kg/m2±3.2 kg/m2;空腹血糖值5.25 mmol/L±1.09 mmol/L。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换药方法首先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换药相关知识的宣教,病人及家属在理解并接受后签署同意书。然后对病人伤口进行评估,包括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评估。评估伤口后按一洗、二清、三照、四选、五包的五步骤来处理伤口[2]。先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如伤口周围有坏死组织,可用无菌刀片或无菌换药钳进行机械清创,如有厌氧菌感染可按照生理盐水-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的顺序彻底冲洗干净。换药过程中需及时监测细菌培养情况,若无厌氧菌感染,应及时停用过氧化氢。使用伤口测量尺正确测量伤口,并拍照留取伤口资料,再次以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外露的骨骼和肌腱。在以上伤口处理的基础上,试验组使康惠尔清创胶覆盖,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最外层以无边型拜尔坦泡沫敷料覆盖,纱布绷带固定。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5%碘附棉球擦洗创面及周围皮肤,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无菌敷料覆盖包扎。换药注意事项:①感染伤口不可用有边型抗菌敷料;②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有窦道、浅腔可以用20 mL注射器连续反复加压冲洗,直至冲洗干净;③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填塞不可过紧,应留出肉芽组织的生长空间;④若因伤口床不平整使伤口床与敷料不能贴合,则需使用辅助材料如无菌棉球、纱布等作为衬垫,使得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与伤口充分接触;⑤换药间隔时间为3 d~5 d,视外层敷料渗液而定。

1.3疗效评价换药30 d后对两组病人的疗效进行评价。疗效标准:愈合为外露的肌腱、骨组织覆盖,伤口闭合,上皮覆盖,形成结痂或瘢痕;好转为外露的肌腱、骨组织部分消失,渗液及分泌物减少,创面变浅,部分肉芽组织再生;无变化为创面与入院时相比无改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

2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疗效比较 例

3讨论

骨科病人肌腱、骨外露性感染伤口难愈合,感染不易控制,换药次数频繁,创面易粘连导致病人疼痛加剧[3]。保护好外露的骨骼与肌腱组织、促进肉芽组织快速生长、控制感染、保持伤口湿性环境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清创胶可水合坏死组织,发挥自溶性清创作用,在适当的机械清创之后温和地融解掉残余的坏死组织,同时可以保温、保湿,避免外露的骨骼及肌腱组织干燥坏死。而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在高吸湿性医疗敷料中,细菌和伤口渗出液一起被吸进敷料,并从敷料上释放出银离子达到抗菌的目的[4],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是软的无纺纤维,具有高吸收性,且顺应伤口床轮廓,同时具有抗感染的作用[5];藻酸盐银离子抗菌敷料杀灭伤口细菌,同时可迅速吸收清创胶水合作用后释放的渗出液,从而有效地管理伤口渗液。泡沫敷料采用3D发泡高分子材料制成,能够大量、快速地吸收渗液,同时锁住局部渗出液,保持伤口湿润并防止周围正常皮肤浸渍。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新型敷料可有效保护外露的肌腱及骨组织,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2],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Mangram AJ,Teresa CH,Michele LP,etal.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Infection 1999[J].J AM Infection Control,1999,27(2):97-134.

[2]周昕,蒋祺霞,彭青.湿性疗法在低温烫伤伤口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导报,2011,24(4):445-446.

[3]罗予晓.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5):54-55.

[4]孔玉玲,刘杰.医用敷料用海藻纤维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32):134-135.

[5]秦益民.银离子的释放及敷料的抗菌性能[J].组织导报,2007,28(1):120-123.

(本文编辑崔晓芳)

Application of a new type of dressing in wou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endon and exposed bone infection wound treatment

Xue Min,Li Zheng,Wu Ruihong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作者简介薛敏,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铮、武瑞红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8.038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C-2282-02

(收稿日期:2016-03-14;修回日期: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