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6-07-01严洁芳
严洁芳
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
严洁芳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对12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2.87分±13.21分,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月收入情况等。[结论]应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不同个体特征,从病人身上寻找抗击癌症的积极力量和有效资源,促进病人创伤后成长。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带癌生存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病人需要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化疗引起的生理上的不适、自我形象的紊乱等副反应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癌症病人的研究领域。PTG是指人们在与生活中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者情境如慢性病和自然灾难等进行抗争后主观体验到的心理上的正性变化,是一种积极的转变[1]。本研究旨在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乳腺癌病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综合科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术后女性病人126例。纳入标准:①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②疾病分期为Ⅰ期~Ⅲ期;③术后接受正规化疗≥6个月;④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沟通无障碍;⑤愿意配合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乳腺癌发生转移;②合并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月收入情况等。
1.2.2创伤后成长量表1996年,Tedeschi等[1]设计开发了创伤后成长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用于测量创伤后正性改变的程度。PTGI包括5个因子21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得分越高,PTG水平越好。2013年,董璐等[2]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后将PTGI进行编译,形成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量表包括人际关系、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改变和欣赏生活5个维度,并将其应用于乳腺癌病人中证实中文版PTGI信效度较好。
1.3统计学方法将有效问卷的数据双人录入Excel,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病人一般资料
2.2病人创伤后成长得分(见表2)
表2 病人创伤后成长得分±s) 分
2.3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3讨论
表2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PTG得分为62.87分±13.21分,这与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肿瘤综合研究的创伤后成长水平相似[3-6]。表3结果显示,乳腺癌化疗病人年龄越小,PTG得分越高。虽然癌症对年轻人的打击较大,但随着癌症病人的年轻化,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现状,尤其是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癌症发病因素,促使年轻人通过努力去积极改变这一现状,从而获得更高的PTG。受教育水平高的人,他们有更多的渠道获取疾病控制、康复的信息,因而有更高的PTG。已婚女性PTG得分高于未婚、离婚和丧偶女性,这与已婚女性可以得到来自丈夫和家人的情感支持有关,而且家庭责任感促使她们更希望自己早日康复,获得更多的PTG。随着病程的推移,病人已经逐渐接受这一事实,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病人拥有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对疾病的控制感得以增强,可能产生更高的PTG,这与王会颖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乳腺癌病理分期越早代表疾病预后越好,有较高的生存率,病人有更多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了PTG的产生。人均月收入高、医保/公费付费、在职的病人PTG水平高于人均月收入较低、自费、退休的病人PTG。因为这类人群不必过分担心由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积极寻找最适合的、更好的治疗途径和方式。在职病人因为面临疾病后重返社会的需要,出于自身社会发展需求,会较退休病人产生更多的PTG。宗教信仰有助于病人发现生命的意义,因此有较高的PTG。
4小结
乳腺癌给女性病人形象、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以往的研究过分关注癌症给病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忽略了癌症病人个体抗击癌症的积极力量和有效资源。PTG通过发掘乳腺癌病人的社会资源,提高其“带癌生存”能力,让病人通过利用其正性心理作用,更好地应对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目前,学者对于乳腺癌病人PTG的横断面、量性研究较多[8-12],纵向行为研究、质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效干预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探讨亟须深入,从而真正促进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
参考文献:
[1]Tedeschi RG,Calhoun LG.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J].J Trauma Stress,1996,9(3):455-471.
[2]董璐,胡雁,徐国会,等.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2(2):21-23.
[3]刘剑,冯新玮,刘玉萍.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5):3029-3033.
[4]汪际.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其意外创伤者常模的研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1.
[5]Thornton AA,Perez MA.Posttraumatic growth in prostate cancer survivors and their partners[J].Psychooncology,2006,15(4):285-296.
[6]莫阔,唐棠,陈珑,等.肿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情感情绪调节和自我效能的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34-336.
[7]王会颖,刘均娥,李艺影,等.乳腺癌病人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2C):484-487.
[8]童晓丹,张平,宋旭红.乳腺癌病人术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0B):3215-3217.
[9]苏娅丽,王丕琳,刘均娥,等.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4-6.
[10]马兰,李惠萍,王德斌.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4):258-259.
[11]程和瑞,张爱华.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4):84-86.
[12]何俊俊,肖文芳.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与创伤性成长的相关性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0):266-267.
(本文编辑崔晓芳)
Status quo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receiving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Yan Jiefang
(Linxian People’s Hospital,Shanxi 033200 China)
作者简介严洁芳,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3200,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8.037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C-2280-02
(收稿日期:2016-04-22;修回日期: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