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辆冲压管理模式的构建(连载一)
2016-07-01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冲压中心
文/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冲压中心
百万辆冲压管理模式的构建(连载一)
文/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冲压中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公司不断增加产能,投入新车型品种,向百万辆产销规模的汽车企业迈进。作为制造领域最前沿的冲压专业,依据公司发展规划,构建了工业化绩效指标最优、完全成本最小化的百万辆冲压管理模式。
2014年3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见证下,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集团)、法兰西共和国政府、标致家族和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在巴黎爱丽舍宫正式签署《关于增资入股的总协议》。东风集团与PSA明确了神龙公司的愿景:在2020年向百万辆产销规模的汽车企业迈进。为此,神龙公司已全面启动公司百万辆体系能力建设,神龙事业呈现出协同化运营、一体化管理、国际化发展和百万辆规模的崭新形态。
生产能力是实现百万销量宏伟目标的基本条件,为满足公司百万辆中期规划目标,冲压中心提出“2020年将冲压中心一厂区域排在PSA最优工厂前列、三厂区域打造为PSA集团全球标杆”的愿景,在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卓越生产管理模式、精益成本控制模式上进行了突破与创新。
冲压中心概述
为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践行卓越管理体系,打造一流冲压团队,构筑集团标杆梦想,2014年9月,制造支持部冲压中心成立,整合原武汉一厂冲压分厂和原武汉三厂冲压分厂,合并两个区域的工艺、模修和维修,成立计划室,采用直线职能制模式,对两个区域的生产能力与公共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冲压一厂区域1995年建成投产,拥有7条冲压线与2条开卷落料线,主要负责神龙公司武汉一厂和武汉二厂13个车型(标致508、408、3008、308、雪铁龙世嘉、C5、C4L等)大中型冲压覆盖件供应;冲压三厂区域2013年建成投产,建有2条冲压生产线与1条开卷落料线,负责神龙公司武汉三厂与东风乘用车4个车型(标致2008、301、雪铁龙新爱丽舍、C3X-R)大中型冲压覆盖件供应。
战略绩效管理模式
冲压中长期规划与愿景
依据公司百万辆中期事业计划产品规划,冲压中心采用工业化阵地工作模式,邀请PSA精益专家、冲压件开发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维修模修技术人员、物流人员、财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共同工作,进行SWOT综合分析,认清我们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引入单冲次零件数NPC、千冲次人工工时H/MCE和完全成本等指标,与PSA优秀工厂在安全、质量、生产绩效和完全成本等方面全面对标,依据对标差距寻找提升方向,制定出2015~2020年冲压中长期规划,明确了冲压中心“2020年将冲压中心一厂区域排在PSA最优工厂前列、三厂区域打造为PSA集团全球标杆”的愿景。
冲压年度战略图与平衡计分卡BSC
为确保冲压中心中长期规划的达成,冲压中心制定年度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BSC),如图1所示。
从愿景到战略图,是战略落地的“第一次质变”,战略图以愿景、财务目标、客户目标、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为基本框架,将愿景转化为行动。
图1 神龙冲压中心制定的年度战略图和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记分卡BSC是战略落地的“第二次质变”,它以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为基本框架,包括战略目标、衡量指标、行动方案。冲压中心2016年的平衡计分卡BSC设立12个战略目标与11个衡量指标,7个行动方案;通过上下沟通、达成共识,形成上下一致、左右协调的绩效考核目标,将目标按层级分解到工段科室,各层级人员签订可量化的目标责任状,并落实到个人KPI,帮助员工将精力集中在主要工作上,督促员工对自己完成的工作负责。
通过OBEYA作战室每月对BSC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通过亮灯规则对战略图亮灯,跟踪BSC亮灯柱状图和KPI得分,分析整体趋势,对各项指标通过分析模板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PDCA循环推进未达标指标,从而促进各项指标的达成。
工业领域冲压专业俱乐部的建立
神龙公司已在工业领域各专业建立俱乐部,进行横向交流。成立专业俱乐部的目的在于促进各工厂运行模式统一、生产协同、工厂内部良好实践分享,以尽快实现工业领域的愿景。主要通过内部和外部对标,确定本专业所有KPI绩效目标,制定年度改善计划,收集、选择生效良好实践并将其标准化,经验分享,将良好实践作为设计限制条件纳入到新项目和现有标准体系中。
如图2所示,冲压专业俱乐部主席由冲压中心主任担任,俱乐部成员包括计划、工艺、模修和维修等专业室经理和卓越体系PES牵头人。俱乐部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与PSA冲压专家通过网络视频会议进行对标,分享良好实践,并明确绩效与成本的各分项指标,统一变动费用、固定费用,进行能力体系提升交流。通过A3分析报告与A4行动计划明确措施、责任人、时间节点,进行指标回顾与跟踪。
冲压高效流推进模式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冲压生产能力,挖掘冲压潜能,冲压中心致力于使用“高效流”推进模式。“高效流”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理念、是一种企业文化,其精髓在于,在相同的时间内,由相同数量的人员、使用相同数量的工业设备,组织、生产出相同质量的零件为原理,以追求质量零缺陷、作业标准化、成本最小化、打造“高效”团队为目标,通过重复性生产从而使员工熟练产品生产操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高效流指标采用日冲次数衡量。
日冲次数=有效生产时间×节拍×效率 =[(24-1-1)×(1-10%)-(9×TCC)/60]×CI×EFF×60
根据日冲次数公式,将其分解为节拍、效率和换模时间TCC三个关键因素对结果进行推进,见表1。由表1可得出提升日冲次数的有效途径,如图3所示。
图2 专业俱乐部人员组成
表1 日冲次数关键因素的分解定义
图3 提升日冲次数的有效途径
图4 G1+G2线2009年~2015年日冲次总数的变化
高效流管理分三层级开展:⑴三人工作小组;⑵四个横向专业组;⑶高效流项目组。
三人工作小组分为两个层级,第一个是现场工人层级,第二个是技术员层级。工人层级由每条线的一名督导工、一名维修工、一名模修工,三人组成的工作小组模式,生产线运转时进行观察(一起),每班生产结束对每个批次进行小结,与前一个批次进行对比,对三人可以解决的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对绩效进行跟踪(该线的指标),建立GAM绩效数据库(设备信息、模具状态、材料信息、效率指标),找出最差GAM,指明各专业改善方向。生产线出现的问题首先由三人小组在现场共同拟定措施及跟踪解决,当三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反馈到AM1,并将及时贴移至对应合作伙伴栏内,形成AM1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三人小组。AM1每周组织一次会议,根据问题种类,召集模修、维修、工艺等技术人员商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并要求责任方回复对应的及时贴。必要时可召开专题会推进问题解决。AM1跟踪的问题逾期未解决或多次出现相同问题,则将该问题上升到分厂晨会、四个专业组等平台,寻求上级的帮助,推动问题的解决。
四个横向专业组:由模具、设备、材料和物流四个专业的经理担任组长,小组围绕节拍提升、效率提高和换模时间缩短等问题进行探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并转化为生产效益。
高效流带来的组织机构创新,将原来冲压线由非固定人员结构组成,变革为现在每条冲压线都有专属的维修、模修、工艺和物流人员,形成了目标一致的工作团队,随时解决装备、零件质量等不确定因素。
高效流投资项目管理
一个企业就是由一系列的投资项目所组成的。正确的投资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杠杆效应,大大加速企业的发展;反之,投资失误也有可能将企业存在的种种弊端放大,甚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因而,投资决策对公司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高效流投资是满足产能需求的关键,决定冲压生产能力提升的速度。高效流团队通过对项目投资回报分析和风险评估,优化项目结构,比较各个项目的优劣性,选择出最佳投资项目,通过每周高效流会议跟踪项目重大节点。在2012~2014年,先后完成一厂区域L3/L5/L6/L8线机器人技术升级改造,快速提升了生产绩效,缓解了生产线的负荷。根据对未来的负荷模拟,冲压中心在G1类型的生产线在2018年将出现能力瓶颈,预计在2017年对LA/LB线实施七轴机器人改造,通过前期项目管理经验总结,预计LA/LB线改造周期将从15天缩短到10天,预计节拍提升10%。
通过实施高效流投资,冲压一厂区域日冲次数在2013~2014年快速提升(图4),保证生产能力与公司快速发展的产能需求相匹配。
《百万辆冲压管理模式的构建(连载二)》见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