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宏州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和防控分析

2016-07-01杨艳秋陈艳华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杨艳秋,易 薇,陈艳华

(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 678400)



德宏州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和防控分析

杨艳秋,易薇,陈艳华

(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400)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结果及分布情况,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目标性监测MRSA、VRE、MDR-AB、MDR-PA和产ESBLs细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分离出病原菌12 257株,多重耐药菌株1 656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3.51%(1 656/12 257)。标本类型以尿液、痰液、分泌物和血液为主。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布科室以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检出率最高。结论:结果显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ESBLs细菌仍是主要多重耐药菌,MDR-AB感染率呈升高趋势,MRSA感染有所降低。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耐药菌感染

[DOI]10. 3969 / j. issn. 2096-2266. 2016. 04. 019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以上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为加强MDRO引起的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其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及降低医疗费用,我院于2011年起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进行目标性监测。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MDRO目标性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各科室送检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痰液、血液、尿液、分泌物、胸水、腹水等各种穿刺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当同一病人多次培养出相同耐药菌时,只计数初次分离菌株。

1.2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compa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

1.3监测方法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各种穿刺液等标本,立即送检。微生物室将检测出目标多重耐药菌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由感染管理科通知临床医生进行医院感染或社区感染的确诊,下达接触隔离医嘱,感控医生监督临床隔离措施实施。

2 结果

2.1目标监测菌检出情况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分离病原菌12 257株;其中目标监测菌大肠埃希菌2 965株,产ESBLs菌株1 083株(36.53%);肺炎克雷伯菌1455株,产ESBLs菌株344株(23.64%);金黄色葡萄球菌762株,MRSA菌株129株(16.93%);鲍曼不动杆菌624株,MDR-AB菌株92株(14.74%);铜绿假单胞菌535株,MDR-PA菌株6株(1.12%);肠球菌1 174株,VRE菌株2株(0.17%)。见表1。

2.2不同标本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2011年至2014年以尿液标本、痰液标本、各种分泌物和血液标本分离出细菌和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最多。见表2。

表1 2011年至2014年常见细菌检出株及多重耐药菌株百分率

表2 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构成比

2.3多重耐药菌在各科室分布情况因我院2013年前,医院病房有限,内科系统分科仅以内一科、内二科、干疗科和感染科四大科室来分科,其中内一科有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病种,内二科有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病种,干疗科主要有老年病人、内分泌系统和部分呼吸科系统病种。2013年1月医院新楼投入使用后,内科按人体系统分科,同时建立ICU病房,数据分析将按分科不同分两部分分析讨论。见表3~4。

表3 2011年至2012年多重耐药菌在各科室分布表

3 讨论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12 257株,多重耐药菌株1 656株,占病原菌数的13.51%(1 656/12 257);标本类型以尿液、痰液、分泌物和血液为主。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和重要机会致病菌〔2〕。多重耐药菌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离率分别为36.53%和23.6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在各种标本中检出率都较高,其中尿液标本为最高,痰液标本以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MDR-AB检出率较高;分泌物标本以MRSA分离率较高。MDRO分布科室以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分离率最高,神经外科除VRE和MDR-PA未检出外,其余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均有检出,泌尿外科以尿液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分析结果呈升高趋势,可能以侵入性操作消毒不彻底相关,应加强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MRSA检出率较高的为儿科和骨科病人的各种分泌物标本,此类标本应排除定植菌可能;儿科MDRO检出率也呈现升高;ICU病房虽成立晚,收住病人较少,以CRO-AB感染率呈所有病区最高,与文献报导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逐年上升,并表现为同时对3种以上抗菌药物多重耐药〔3〕一致,可能与该细菌易产生β内酰胺酶有关〔4〕;VRE在4年监测中分离出2株,因条件有限,仅分纯后复查和纸片法确认为相同结果。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目标性耐药性监测菌,但4年来均未检出,万古霉素为糖肽类抗生素,抗菌原理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临床仅用于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4〕,故为零,本文中未讨论。随着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落实,MRSA感染和神经外科MDRO感染控制取得显著效果,但大多数科室效果不佳,有的科室反而升高,应加强医务人员防控MDRO感染意识。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在文献中已有很多报道〔5-7〕。对多重耐药菌监测,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感染管理科通知科室主管医生进行医院感染或社区感染的确诊,下达接触隔离医嘱,感控医生监督临床实施隔离措施。

当前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任务〔8-9〕。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医院高度重视,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制措施〔10〕,可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水平,增强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通过切断部分可控因素,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发生和传播〔11〕。

[参考文献]

〔1〕宋爱华,高德朋,赛海芳.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8):2272-2273.

〔2〕李小娟,张群智. 2011年大理学院附属医院4种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12):58-62.

〔3〕GOOTZ T D,MARRA A. Acinetobacter baumannii:an emerging multidrug threat〔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8,6(3):309-325.

〔4〕赵永茂. ICU感染病原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12(12):43-49.

〔5〕沈益.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菌疑感染暴发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42-143.

〔6〕秦桂英,杨泽敏,谢容,等.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菌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 (2):250-251.

〔7〕祁虹,秒秋侠. ICU铜绿假单菌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035-4036.

〔8〕杨启文,徐英春,谢秀丽,等.全国10所医院院内与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133-1138.

〔9〕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20):4306-4308.

〔10〕徐带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防控措施〔J〕.内科,2009,4(6):959-960.

〔11〕杨俐,李晓红,尹俊辉,等.多药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648-650.

(责任编辑董杰)

Targeted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Analysis of MDRO Infection in People's Hospital of Dehong Prefecture

Yang Yanqiu,Yi Wei,Chen Yanhua
(People's Hospital of Dehong Prefecture,Dehong,Yunnan 678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medical support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organism(MDRO)infection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targeted surveillance resul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DRO in the hospital. Methods: Targeted surveillance was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to monitor MRSA,VRE,MDR-AB,MDR-PA and ESBLs-producing strains. Results: A total of 12 257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and 1 656 strains of MDRO were detected,which were 13.51%of all of the isolated strains(1 656/12 257). Among all of the 1 656 strains,the major specimen types were urine,sputum,secretions and blood. 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were the primary germs. MDRO infection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in Neurosurgery and Urology. Conclusion: ESBLs-producing strains were still the primary MDRO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4. The infection rates of MDR-AB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MRSA a decreasing trend.

〔Key words〕multidrug-resistance organism(MDRO);targeted surveillance;MDRO infection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6-2266(2016)04-0067-04

[收稿日期]2015-06-03[修回日期]2015-11-27

[作者简介]杨艳秋,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研究.

猜你喜欢

多重耐药菌
精准护理在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老年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肺炎危险因素的多中心调查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信息管理平台优化多重耐药菌监测的研究与实践
小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骨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关于临床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研究
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分析
我院药剂科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