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在早产儿贫血中的防治疗效

2016-07-01李俊燕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16期
关键词:铁剂早产儿贫血

李俊燕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在早产儿贫血中的防治疗效

李俊燕①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rHu-EPO)结合铁剂在早产儿贫血中的防治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68例早产儿,依据临床中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早产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贫血防治方法治疗,研究组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防治疗效。结果:研究组血小板(PLT)、白细胞(WBC)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与对照组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防治早产儿贫血中,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治疗,可以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对改善早产儿贫血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安全性高,防治早产儿贫血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铁剂; 早产儿; 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①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 菏泽 274000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6):021-024

First-author's address:Heze Municiple Hospital,Heze 274000,China

文献[1]报道,临床中早产儿贫血作为常见的疾病,该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发育水平,也会降低早产儿免疫功能。在临床早产儿出生后短期内,贫血早产儿的血红蛋白(Hb)会迅速下降,并在生后4~8周到最低值,严重影响早产儿身体健康[2]。针对临床早产儿,需采取有效的早产儿贫血预防治疗,以避免早产儿贫血疾病的发生,改善早产儿贫血情况[3]。通常多采取补充铁剂治疗,但随着临床医疗的发展,将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治疗的新方法,对改善早产儿贫血也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中主要针对近年本院收治的68例早产儿患者进行研究,评价分析运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联合治疗,在临床中防治早产儿贫血方面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早产儿,均符合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8例早产儿可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进行研究。研究组男16例,女18例,胎龄27~36周,平均(30.1±1.9)周,平均出生体重(1466±252)g;对照组男15例,女19例,胎龄27~36周,平均(30.1±1.9)周,平均出生体重(1466±252)g。两组早产儿胎龄、性别、平均出生体重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贫血防治方法进行治疗,口服铁剂和维生素E进行治疗,口服铁剂剂量:初始元素铁剂量4 mg/(kg·d),逐周增加至7~8 mg/(kg·d),维生素E 10 mg/d。研究组在对照组铁剂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生产厂家: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国药准字:S20020045),注射治疗剂量为750 IU/(kg·周),隔天1次,3次/周,连续治疗5周。

1.3观察指标 针对临床两组患儿接受输血治疗情况,分别在早产儿治疗后不同日龄(第7、21、42天)测定患者贫血指标水平,以判断患儿有无发生贫血。同时,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PL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计数情况,比较两组贫血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贫血指标检测数据 对两组早产儿贫血患者进行贫血检测,第7、21、42天,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小板、白细胞变化分别为:第7天血小板(200.0±10.3)×109/L、白细胞(7.0±1.0)×109/L,对照组血小板(200.0±11.0)×109/L、白细胞(7.0±0.7)×109/L,第21天血小板(2 4 0 . 0±1 0 . 3)×1 09/ L、白细胞(7.0±1.0)×109/L,对照组血小板(240.0±19.0)×109/L、白细胞(7.0±0.8)×109/L,第42天血小板(220.0±10.3)×109/L、白细胞(7.1±1.0)×109/L;对照组血小板(220.0±10.0)×109/L、白细胞(7.1±1.2)×109/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42天研究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3。

表1 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变化(±s) g/L

表1 两组早产儿血红蛋白变化(±s) g/L

组别  第7天  第21天  第42天研究组(n=34) 175.0±22.3  124.0±11.1  130.0±0.2对照组(n=34) 174.1±19.6  120.1±12.8  110.0±0.1 t值 2.042 9.064 7.601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早产儿红细胞压积变化(±s)

表2 两组早产儿红细胞压积变化(±s)

组别 第7天 第21天 第42天研究组(n=34) 0.50±0.03  0.40±0.03  0.30±0.06对照组(n=34) 0.47±0.03  0.27±0.03  0.20±0.01 t值 2.046 11.025 13.042 P值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早产儿红细胞计数变化(±s) ×1012/L

表3 两组早产儿红细胞计数变化(±s) ×1012/L

组别  第7天  第21天  第42天研究组(n=34) 3.30±0.12  3.82±0.01  4.0±0.1对照组(n=34) 3.29±0.23  3.46±0.02  3.0±0.8 t值 2.012 12.042 8.032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贫血治疗安全性比较

3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临床上对于早产儿,在孩子出生时,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偏低,不仅要定期检查,还要做好相关早产儿贫血防治治疗[4]。随着早产儿生长周期越大,其机体内也会增加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含量,其骨髓的造血功能也将会逐渐恢复,并且其红细胞、血色素也将缓慢增加,贫血也会有所缓减。早产儿红细胞生成素不断减少,并且随着生长周期的增大,骨髓造血功能并没有得到恢复,则须对其进行贫血治疗,以改善早产儿贫血状况。早产儿肾外部位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对贫血继发的低氧环境不敏感,出生时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部位由肾外(多数在肝脏)转移到肾脏,在早产儿这种转移延迟,导致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可能是其基因表达调节障碍,亦可能是靶细胞对其敏感性低下所致,极其容易引发早产儿贫血,不利于早产儿身体健康发育。

早产儿贫血疾病,不仅已成为导致早产儿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早产儿死亡、降低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早产儿贫血还会使其产生合并症,影响早产儿生命安全。李淑敏等[5]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中指出,对于早产儿,在其出生后的前几周,均会经历Hb不断下降,出生体重愈低等情况,该情况若是出现的愈早,发生程度愈严重,不仅会严重到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也会不利于早产儿生命安全。针对早产儿进行贫血防治方面,传统防治早产儿贫血方法,应用补充体内铁元素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往往效果欠佳。而经临床中体外培养研究发现,早产儿红系祖细胞对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良好,为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传统早产儿防治贫血中也存在采取输血的防治方法,但是该方法不仅容易造成溶血反应,也容易产生感染,安全性较低。然而运用单一的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方法治疗,疗效缓慢,不利于早产儿贫血防治。刘巧玉等[6]研究指出,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对改善患儿贫血发挥积极作用。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其作为一种含唾液酸的糖蛋白,主要是由165个氨基酸组成,不可以通过胎盘,因母亲体内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不能影响胎儿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和水平。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胎儿肝脏产生,7 d后期转移至肾脏。红细胞生成是由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来反馈调节的,若是红细胞数目减少,则此时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含有与天然分离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同的糖蛋白,具有生物学方面活性。本研究中,研究组早产儿贫血治疗中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联合应用铁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未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临床防治早产儿贫血中,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治疗,可以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对改善早产儿贫血指标和防治临床早产儿贫血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组患儿,经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治疗后,明显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防治疗效显著。熊寒梅等[7]研究中,针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指出引起早产儿贫血的原因主要有:早产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生长迅速,血浆容量扩张,易发生医源性失血等。同时,陈国元等[8]相关研究中指出,认为早产儿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才是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可能会增加视网膜病的发病率。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妊娠各期研究发现,胎儿储铁率与其体重增加呈正比,所以整个妊娠期胎儿维持恒定铁含量75 mg/kg,并以三种形式存在,即血红蛋白铁、组织铁及储存铁,对于无贫血婴儿,总铁量75%以血红蛋白铁形式储存,1 g血红蛋白含3.4 mg元素铁,出生时红细胞量低的婴儿,其铁储存量亦低且决定生后血液学状态,体重<1400 g的早产儿,骨髓可染铁的研究发现出生时可染铁少,到第8周骨髓内已不能见到含铁血黄素;而足月儿骨髓铁储存到20~24周方耗尽,然而对于早产儿,其临床较足月儿缺铁情况出现的早,不利于早产儿健康。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还必须为早产儿补充铁剂。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期间,不仅会导致早产儿体内铁的消耗增加,也会导致合成血红蛋白过程中铁元素受限,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发挥疗效,故此研究中及时适量补充铁剂,不仅关系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否成功,亦对改善临床贫血防治疗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观察中,关于临床早产儿贫血患者口服补充铁剂量方面,可以口服2~8 mg/(kg·d)的铁剂元素,这样就可满足红细胞的生成,避免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过程中早产儿贫血患者缺铁[9]。杨韬滔[10]在其临床研究中还指出,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早产儿贫血治疗中,不仅有助于缩短早产儿贫血的时间,还可积极减轻早产儿贫血程度,证实该方法防治早产儿贫血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早期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早产儿红细胞生成,还可以有效减少临床发生早产儿贫血,对于已经发生贫血者,还可以减轻早产儿的贫血程度,促进早产儿贫血患儿生长发育,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未发现有严重药物副作用,安全有效。本研究中,根据临床早产儿血小板、白细胞指标变化,证实运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并未发生这两项指标异常增高的不良反应,该治疗安全性高。相关临床研究证实,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防治早产儿贫血,改善患儿神经系统作用,且用药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防治早产儿贫血疗效显著[11-13]。以上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均可证实在防治早产儿贫血方面,运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的价值。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补充铁剂防治早产儿缺铁性贫血,发挥重要价值,能改善早产儿贫血症状[14-16]。早产儿贫血防治中,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治疗,可以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同时在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输血患儿人数,对防治临床早产儿贫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早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在42 d后证实,研究组早产儿血红蛋白(130.0±0.2)×109/L、红细胞压积(0.30±0.06)%、红细胞计数(4.0±0.1)×1012/L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110.0±0.1)×109/L、红细胞压积(0.20±0.01)%、红细胞计数(3.0±0.8)×1012/L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乔林霞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见临床防治早产儿贫血中,补充铁剂对早产儿铁储存产生积极影响,可改善贫血状况。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可以预防临床早产儿产生贫血的一种方法,同时对早产儿适当补充铁剂,能够有效避免因补充血液而产生的感染,两种药物相结合方式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早产儿生存质量,避免早产儿贫血。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在临床防治早产儿贫血方面,可以采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铁剂方式治疗,不仅会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以降低贫血发生率,较常规补充铁剂与维生素方法治疗有极大的优势,安全性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改善早产儿贫血指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蔓芳,朱道谋.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和维生素E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 (13):2424-2426.

[2]蒋国美,陈运彬,王艳丽,等.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作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2):83-85.

[3]刘雪杰.不同剂量rh-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防治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2):99-100.

[4]刘金婷,刘金和,张桂平,等.不同剂量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防治中的临床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4):1-2.

[5]李淑敏,谢子昂,杨英伟,等.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5):727-728.

[6]刘巧玉,张水堂,李盛强,等.四君子汤联合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9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9):995-996.

[7]熊寒梅,潘冬妮,曹宣兰,等.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57-159.

[8]陈国元,黄毅.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西部医学,2010,22(9):1662-1663.

[9]林妃红,林果,黎亮,等.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24-225.

[10]杨韬滔.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低体重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4):251.

[11]李晶,李晓辉,牛庆玲,等.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的防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83-1184.

[12]连文喜,钟秋红,余连芝,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中的防治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3):7-9.

[13]罗小燕,周翔,韩静,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及神经系统作用的防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039-1040.

[14]王位苹,汤庆娅.静脉补充铁剂防治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497-1499.

[15] Widness J A,Serfass R E,Haiden N,et al.Erythrocyte iron incorporation but not absorptionis increased by intravenous iron administration in erythropoietin-treated premature infants[J]. J Nutr,2006,136(7):1868-1873.

[16]阿先·阿布来提,阿依努尔·艾则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2):87,89.

[17]乔林霞,朱文英,王华,等.静脉补充铁剂对早产儿铁储存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4):587-589.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Or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emia in Premature Children

LI Jun-yan

【Key words】Iron; Premature infants; Anemia;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Or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emia in premature children.Method: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68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revention of anemia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iron therapy,th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PLT,WBC of the study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RBC,HCT and Hb of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17.6%,the control group was 50.0%,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In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emia of prematurity and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iron therap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nemia of prematurity,improve the anemia of prematur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has high safet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emia of prematurity hair play a positive role.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6.006

通信作者:李俊燕

收稿日期:(2015-12-16) (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铁剂早产儿贫血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铁剂
——忌食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男人贫血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