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园一卡通”管理模式的探讨

2016-06-30樊韩波易小俐

物联网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身份验证智慧校园

樊韩波 易小俐

摘 要:文章从高职院校“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的实用性出发,本着优化流程、方便师生的原则,从“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高职院校“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和发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对增强“校园一卡通”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和系统扩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身份验证;智慧校园;系统扩展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6-0-02

0 引 言

“校园一卡通”是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使原有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相互独立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的。同时,基于“校园一卡通”的数据挖掘,也为智慧校园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1 校园“一卡通”的内涵及应用现状

1.1 “校园一卡通”概念的内涵

“一卡通”是以校园网为平台,依托物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集校园内身份识别、校务管理及各项校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最根本的需求是“信息共享、集中控制”。通过对校园内各种信息加以收集处理,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平台,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丰富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和校园生活的全面信息化和智能化。

1.2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基本都已开始建设校园“一卡通”, 如何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一卡通”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全面的数据采集和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促进高职院校的校务管理与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当前建设智慧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高职院校“一卡通”管理为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出一些成就,但同时还有一些方面有待改进。

2 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数据整合规划问题

高职院校在校园“一卡通”建设初期,仍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把校园“一卡通”系统只看作是原餐卡的功能扩展,校园卡的其它应用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做整体的数据标准与数据规划,甚至连校园卡最为基本的校内身份认证功能都没有考虑,学校有些部门也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购买应用软件使用,未能与“一卡通”系统对接,没有相关部门的参与,没有学校强有力的协调与统一管理,势必造成“一卡通”系统运行不顺畅,“一卡多处不通”的情况,无法实现信息共享、集中控制的功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校园一卡通”系统应当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校园“一卡通”的数据只能来源于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包括校内各应用系统获取师生等个人数据也应当来自于数据中心,只有这样,“一卡通”系统的个人数据才能实现自动同步,才能确保数字校园各应用系统及“一卡通”数据的唯一性和权威性。

2.2 系统安全方面

可靠性、安全性是“一卡通”系统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个应急启动防护机制,从各方面保证数据的安全,涉及的范围有卡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三个方面。目前大多数校园还是采用M1S50的卡片,通过黑、白名单的及时更新确保校园卡的安全。网络方面采用校园主干网划分独立的校园“一卡通”VLAN网络,最大可能地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转账前置机通过专线连接,既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交换又保证了系统间的相互独立。数据安全方面,采用Oracle大型数据库系统,为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最大限度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3 管理体制方面

高校“一卡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繁琐且极其重复的工作。目前大部分高校“一卡通”人员均是从学校原有的财务及网络技术人员中选取。由于缺乏灵活的组织保障机制,所以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知识结构差异较大、部分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等现象,这就造成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与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行业及财务知识不对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一卡通”的服务水平与用户体验。

2.4 管理人员方面

移动及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实际工作中对校园“一卡通”的操作及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技术解决能力,更要注重沟通与协调能力。“一卡通”系统是数字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运行能够同时带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进程,必然会牵扯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应培养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合理安排岗位职责。

3 建立高效的“校园一卡通”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校园“一卡通”使用过程中,网络技术是基础支撑,财务工作是根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及多元化应用是最终目的,只有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才能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促进校园“一卡通”事业的稳步前进。

3.1 服务为主,优化流程

管理与服务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两项基本职能,“一卡通”工作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建立善待师生的服务理念。不但要遵守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精通业务,更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师生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处理,当面对各种意见和建议时,都要认真听取、细心解释、及时改进。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杜绝对立情绪的产生,避免与师生发生冲突,真正和服务对象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良好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3.2 树立主动学习观念,胜任岗位新要求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一卡通”管理环境和工作范围内容也会不断更新、变化,所以“一卡通”工作人员必须积极主动,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3.3 加强业务培训,严格规范从业资格

校园“一卡通”工作人员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和技术管理人员,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对知识面的要求较宽,这就要求“一卡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旧习惯,积极主动地强化新制度、准则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工作过程中,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到一些有成熟经验的高校进行全方位、多业务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优化工作流程,促进校园“一卡通”工作高效运转。

4 结 语

校园“一卡通”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智慧校园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它绝不仅仅只是对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教学保障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划分与利用,更是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校园“一卡通”所面临的问题将会被逐一破解,只有建立高效、安全的运作机制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l]孙中国.关于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32-33.

[2]张艳萍,高进.“校园一卡通运行与使用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0(2):51-52.

[3]李春兰,周增国,庞有军.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9):27-29.

[4]胡伏湘.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0):54-56.

猜你喜欢

校园一卡通身份验证智慧校园
校园一卡通模式下的校园安全管理
浅析高校一卡通系统财务管理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学生信用管理模型设计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Endogenous neurotrophin-3 promotes neuronal sprouting from dorsal root ganglia
身份验证中基于主动外观模型的手形匹配
ASP.NET中的Forms身份验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