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本科大四学年教学工作的探讨

2016-06-30王斌郝宏刚谭菲黄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学工作探讨对策

王斌+郝宏刚+谭菲+黄文

【摘 要】高校本科四年制教育中,大四学生在就业与考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上课大量请假、逃课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难以保证质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为改善大四学年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四学年 教学工作 探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79-02

一、引言

在国内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大学第四学年即第七、八学期的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七学期一般为专业课程教学,第八学期一般为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这一学年的学习对大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培养科学研究基础能力、形成完整的本科教育体系等较为重要。然而,到了大四学年,学生迟到、旷课的现象非常严重,上课的到课率极差,有时甚至低于50%,即使到课的学生纪律性良好,听课时也心不在焉、思想涣散,课堂气氛很难调动,教学效果也随之大打折扣。此外,受到大四学生毕业就业招聘会和考研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这种情况越发严重,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工作基本无法按指导老师的要求按时进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初稿等也不能按时上交,最后形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草草完成,形式大于内容。大四这种教学状况是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也对学生培养、学校管理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1-3]。

本文对上述“大四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在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改善教学工作参考。

二、形成大四学年教育工作问题的原因

1.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研究生扩招导致本科生在就业竞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面临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必然会将重心转向参加招聘会或考研复习,因此一部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开始寻找工作,另一部分学生则集中精力复习考研,根本无暇顾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求职的赶场和考研的分心,直接造成了大四学年教育教学的困境。

2.对待学习的偏激思想。大四的学生由于精力主要集中在未来工作和考研等方面,不会再次面对奖学金及保送研究生评选的学业压力,失去竞争意识,缺乏学习动力,只求学业上考前突击和“60分万岁”,故对专业课程学习采取应付的思想,这也对大四学年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

3.课程设置的不甚合理。大多数学校,大四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属于专业方向课,专业性较强,是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挫时,往往开始怀疑自己所选的专业方向,对难度及深度更高的专业方向课更是产生排斥心里,厌学思想较重,很难保证学习质量。而在大四学年设置难度较大的专业方向课,其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商榷。

4.学校管理的漠视态度。高校扩招后,学校作为国家和地方高校办学的载体,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舆论声誉。为了提高就业率,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学校时常从政策上引导大四学生以就业和考研为导向,许多管理工作都为之让路,漠视大四学生的请假或旷课情况。而大四学生时常会抓住这个小漏洞,以此作为请假或旷课的“尚方宝剑”,逃避课程的学习。即学校松懈的管理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大四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歪风,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解决大四学年教学工作问题的对策

1.加强教学管理,避免请假漏洞。学校应从社会的浮躁风气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更正对大四学生管理的纵容态度,从规章制度上规范教学管理。尽量将不多的大四课程安排在与校园招聘会不同的时段进行,避免请假漏洞。若需特殊情况请假,应形成学生申请、辅导员签字、学院领导审批等完整流程,辅导员、校督导也应深入课堂监督大四学生的到课及学习情况。

2.纠正学生思想,强调专业知识。学校应通过辅导或讲座教育,形成师生互动,消除大四学生“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强调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大四学年是本科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应珍惜本科阶段的最后一次系统学习机会。无论在以后从事专业工作还是研究生学习阶段,专业知识都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个体专业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3.调整课程设置,增强课堂吸引力。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尽量把专业方向课的教学安排在大三学年,避免大四毕业生在心里波动较大的毕业学年学习难度及深度更高的专业方向课。大四学年所开设课程应考虑实用性和前瞻性,最好与本方向社会需求有一定的结合性,可考虑有社会工作经验或专业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授课,适当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吸引学生回到课堂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专业就业指导和建议,改善大四学年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大四学年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转向社会人、劳动者或研究者的重要过渡期。如何安排好教学工作、避免“大四现象”的蔓延是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大四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问题的一些对策,以确保大四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杜小武,吴晓鸥.高等教育中的“大四”现象解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6).

[2]杨远芬,郭元锋.“大四现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

[3]郝宏刚,阮巍,谭菲,尹波. 关于大四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 素质教育论坛,2010,(12).

猜你喜欢

教学工作探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