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风露立中宵
2016-06-30李殷韬
作者简介:李殷韬(1999-),女,辽宁省鞍山(海城)市人,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14级学生。
2014年,初识《看见》时,曾经家喻户晓的柴静已离开奋斗了十三年的央视。
几乎从没在荧屏上看过柴静如何干净利落地发问,然而我从《看见》中所见的柴静,是一个文字辛辣老到,不想笑逼着自己笑一哭还忍不住,在历练中生出了人文关怀与职业素养的山西姑娘,13年奋斗13年成长,已然是一个优秀媒体人。
难忘前几章,格调很冷,像是太史公眯着眼隔了几百年笑秦始皇修仙炼丹。柴静就那样不无幽默地讲自己初到央视的尴尬困窘,仿佛说的只是一个不相干的旁人。并非科班出身,年纪又轻演技稚嫩,在央视这条新路上摸索着前行。《看见》的前几章,柴静向我们讲着奋斗与成长的故事,即使这些小事与后面惊心动魄的经历比起来,太过平淡与微不足道,但就在这有些黯淡的岁月中,我们看到一个人,是如何委屈着,坚持着,直到变为别人想要的角色,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疆大地震,陈虻让柴静“用皮肤去感受新闻”,那鲜活跳动着的,热气腾腾的“人”的故事,就那样融进了皮肤里,刻在了心里。后来,毅然直击“非典”,柴静一战成名。也许她记得陈虻第一天教她的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无论是非典中冒着感染危险去病区采访,还是下到山西黑暗的煤井下拷问真相;无论是关注同性恋群体的生活境况,还是呼吁社会拯救失足少年……柴静都没有忘记把“人”放在第一位,她真真正正关注了新闻背后的“人”的喜怒哀乐。正如书中柴静自己所说:“……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柴静等一帮媒体人所呼吁的,正是中国社会需要的,他们燃尽自己的灵魂去抗争,去告诉大家我们需要“人文关怀”这个东西,倾尽自己的全部让这个世界更好一点。
读柴静《看见》,突然想起霍达,那个写了《穆斯林的葬礼》的霍达,也因关注民族命运而被称作“时代的良心”的霍达。我们对霍达更多的了解,是她会讲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她还会因农民被逼自杀而向社会大声疾呼“民以食为天”;她还会因知识分子物质得不到保障英年早逝而作《国殇》;她还会用双脚踏遍香港每一寸土地,用鸿篇巨制《补天裂》为香港回归献礼……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无论哪个时代,总有这类人,霍达也好,柴静也好,她们做了自己的本分,一个媒体人应该做的全部,也会因此被一些人永远铭记。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读了《看见》,感触更深。我们看见了国力强盛,飞速发展的中国,但也不能因此蒙蔽了双眼,忽视了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老兵又成了社会焦点。但七十年间,又有多少英雄得不到正名,在贫病交加中凄惨死去?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我们现在无力做些什么,但关注就是一种支持,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柴静们”站起来,关注那些新闻背后的“人”;也希望我们,都能成长为一个眼睛明亮,热情如火的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