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西部电影发展探析

2016-06-30唐峰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反思全球化现状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科学研究课题《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研究》(编号:15G-05-B01)的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的西部电影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电影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西部电影经历了高潮到低谷再到蛰伏的阶段。在当前电影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西部电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是遇到了发展难得的机遇。本论文从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现状、反思、突围三个方面对中国西部电影进行讨论,对中国西部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西部电影;现状;反思

作者简介:唐峰(1977-),男,汉族,陕西扶风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影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2

1984年我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首次提出了中国西部电影的概念,鼓励当时的电影创作者们创作新型西部电影,这一号召得到当时电影界的积极响应,电影导演们纷纷走入中国广袤的西部,不断挖掘新的电影题材,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影片,如《老井》、《红高粱》、《黑骏马》、《黄河谣》、《人生》等影片纷纷出炉,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获得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形成了一股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影创作思潮。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席卷中国电影市场,对中国电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西部电影甚至慢慢被人淡忘,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影片,例如《美丽的大脚》、《图雅的婚事》、《纺织姑娘》、《可可西里》、《寻枪》、《疯狂的石头》、《英雄》等等优秀的影片,但是西部电影的概念已经慢慢模糊,电影创作进入到了一个大融合的时代。

一、中国西部电影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后,在全球电影市场化及电影资本的运作下中国电影创作进入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巨大的电影市场和观影人群,节节攀升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创作方向,中国西部电影的创作似乎变的迷茫,很难把握观众的欣赏口味。尽管在21世纪初中国西部电影还能创作出一些斩获国际奖项的影片,如《站台》、《可可西里》、《三峡好人》等影片,这些影片与上世纪的创作相比,关注的角度也更加宽泛,导演的拍摄手法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但是在中国电影观众中的影响力却有限,很多电影甚至没有上中国的主流院线,更不用谈票房成绩了。随着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不断融合,电影的商业化创作越来越成为主流,西部电影的创作也受到了市场的影响,出现了一批符合市场要求,有西部元素,被称为“泛西部电影”的影片。2002年张艺谋的影片《英雄》创造了当年中国电影四分之一的票房就是一个在商业化运作下成功的影片,这部影片也开创了中国内地商业片的时代。随后的《画皮》、《让子弹飞》、《无人区》等西部电影相继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但是在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中,中国西部电影的占有比例却非常小,而且很多电影的票房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其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下降,就目前来说中国西部电影进入了一个蛰伏时期。

二、全球化思潮下的反思

中国的西部电影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性和本土特色渐渐消失,特别是近几年,拍摄的很多影片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而放弃了自身的很多特色。“中国西部电影当前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成为了国际电影文明的盲目追随者” [1]。从而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为数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外,很多电影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内容里包含了很多不健康的思想和情节,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回顾中国西部电影在全球化思潮下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西部电影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后就缺乏后续的宣传手段,相对文艺的影片类型就很难进入到各国的主流院线,“仅仅是在小范围传播,并没有收获预期电影宣传展示效果” [2]。相较于国外成熟的电影市场,我国的电影营销手段还比较落后,影片的票房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在国际上获奖后,影片缺乏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就造成了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阻碍了中国西部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还处在高速发展期,商业化运作还不成熟,但是不时地有成功的案例出现。在中国西部电影中《英雄》就是一部商业化运作十分成功的案例,《英雄》在拍摄初期就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在当时内地少有的全明星阵容和高科技运用都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高投入的制作成本带来了创纪录的票房成绩。但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对电影制作团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成本的影片票房成绩却不理想,而有些影片虽然获得了较高的票房但观众的口碑却很低。由此可以看出,票房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西部电影影片质量的优劣,但电影作为商业化的产物,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成熟,拍摄出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还是中国西部电影人追求的目标。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突围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影片不难看出,优秀的影片就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巧妙融合。近几年中国西部电影在商业化思潮的影响下,过于注重追求商业利益,虽然在票房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影片本身人文关怀的消失都让观众在观影中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极高的制作成本,美轮美奂的电影画面,全明星的阵容配上一个空洞的故事,只追求外表的光鲜已经成为了很多中国西部电影的通病。所以,关注中国西部电影艺术性回归,协调商业化运作与艺术性之间的平衡就可以很好地促进中国西部电影的健康发展。

中国西部电影具有非常鲜明的自身特色,要想打破唯票房论导致制作水准低下的桎梏就必须将影片根植于西部广大的民族土壤中,拍摄出具有鲜明西部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广受观众欢迎的影片。影片《美丽的大脚》讲述的是陕西乡村女教师与北京来的支教年轻女教师之间的故事。影片获得了四项金鸡奖大奖,这部深深根植于西部土壤的影片让关注中国西部电影的人们为之振奋,因此被称为“新西部电影的第一部作品”[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文化的融合不断加强,电影的创作越来越体现了全球化运作的成果。很多成功的影片制作团队中都有着各国电影人的身影。我国的影片也加入到了这一潮流中,《金陵十三钗》、《捉妖记》、《西游记》等影片都是各国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中国西部电影要在新时期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就需要把各种元素、吸引不同国家的不同人才的理念运用到创作中,挖掘不同文化中的精髓与中国西部文化巧妙的结合,拍摄出即具有民族性又能被国际市场上的观众认可的影片。

四、结语

中国西部电影从上世纪80年代发迹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从曾经的辉煌到现在的蛰伏期,中国西部电影人在风风雨雨中一路走来,为中国电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西部电影需要吸收不同的文化精髓,创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电影精品,真正确立中国西部电影这一中国电影中的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巩杰,乡土电影对地域文化的彰显[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38(01):135-138.

[2]刘扬,坚守与创新——谈中国西部电影的创作成就与发展策略[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57(02):14-19.

[3]莫言,西部的突破[J].电影画刊,2003(01),15-16.

猜你喜欢

反思全球化现状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