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文献》谈地方文献采集整理
2016-06-30江山
江山
【摘 要】 本文从地方文献的采集与整理、编纂、工作实践三方面介绍了《安徽文献》中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民国时期,安徽在地方文献的采集、整理、编纂以及工作实践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评估当时的地方文献理论发展水平,从而为当代的地方文献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地方文献研究;《安徽文献》;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关于地方文献的研究逐步地重视起来,如吴景贤《安徽文献述略》、陈训慈《晚近浙江省文献述概》等。为了推动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当时的全国各地也推出了若干的地方文献方面的期刊,如《南京文献》、《桂林市文献委员会会刊》、《建瓯文献年刊》、《安徽文献》等。其中《安徽文献》创办于1946年7月20日,在安徽地方文献的发展中起了良好的作用,《安徽文献》也刊发了数量众多的地方文献方面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涉及到地方文献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一、地方文献的采集与整理
文献的采集方法大致可分为普通与特殊两种方法。普通方法有五种,即征借、收购、移存、抄录、征赠。特殊的方法有发掘、调查、摄制三种。特殊采集法可称之为积极的或直接的方法;而普通采集法则可称之为消极的或间接的方法。[1]采集文献之前应对所征集文献的名称、性质、种类以及来源等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因此,编制《拟征文献目录》或《索引》是做好文献采集的根本。
编制《拟征文献目录》或《索引》应根据所征集的文件、实物、甚至是人物事迹、地方掌故等,编好主题,分类罗列。另外,编制《拟征文献目录》或《索引》所依据的来源应广泛,时间上也不做限定,一般根据发现先后,随时增列。同时,不追求目录形式的整齐划一,记录的来源不以一处或一人为限。[2]
地方文献整理的意义在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爬梳整理已经搜集的文献,使其便于保存,易于检查,利于编纂。而文献整理也要遵循三原则,即类属性、连贯性以及重要性。[3]
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图书馆学、历史学以及目录学的知识是必须具备的。
采集来的文献,就价值而言,直接的资料比间接的资料价值大得多。因此,在登记的时候需考察资料的来源,并详细地加以记录。文献的资料是否完整以及内容是否可信,决定了审查的必要性。审查结束还要进行考证。考证结束之后就可以进行分类了。分类可根据事实、时代、地域、人物、文物等进行,当然也可以上述一种为主,同时参考其他的分类方法,即综合法来进行分类。
文献在分类以后,则按照同一地域、同一人物、同一时期这样的标准,将资料汇总到一处。这就是所谓的集结。集结是关于整个事物而言,而对于有时间先后顺序的资料来说,则要依照顺序进行联络。也就是凡具有因果关系的、有演变关系的以及有先后关系的,都要进行联络。联络用于有先后顺序的材料,而同一时间的材料,则可运用排比。因此,凡属同一性质、同一对象的材料,都可用排比之法。分类之后,即可编制目录。[4]
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初步整理是非常必要的,但地方文献的数量是极其庞杂的,如何更好地利用地方文献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文献资料进行编纂。
二、地方文献的编纂
地方文献的编纂程序,必定先从厘清资料,再定主题,因题集材,因材列目,因目而分纂入手。
编纂者首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即如何取用材料,如何安排材料。地方文献的编纂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材料的搜集准备;二是工具的应用;三是长篇与汇编的处理。资料的准备工作是编纂的第一步。首先要对搜集或收藏的材料概数有清楚的掌握。同时,要判断出材料是否已达到编纂所需要的数量,还要判断出已有材料是否适宜编纂。编纂的第二步就是目录、索引以及统计图表的应用。编纂的最后一步则是在编纂过程中的长篇与汇编的问题。长篇是纂辑编年史的基础,为常用编纂体例;汇编则是据所定的主题,遍览群籍,依所定条理系统,将其有关材料摘录抄附,不改原文,则注其篇名卷数或页数及所据版本。[5]
注重材料的搜集、工具的应用以及长篇与汇编的处理,是地方文献编纂的一般性理论探讨。而对于年鉴的编纂等一类问题,则更加具体。年鉴为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史料,与一般的史料不同之处在于,年鉴是有时间性、地域性的史料整体。年鉴编纂的程序一般分为拟目、采集、整理、编纂等四个阶段。年鉴编制时,要遵循博、要、实、变四字原则。[6]
三、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地方文献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也会遇到机构问题、经费问题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更好地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地方文献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内容,开展好地方文献工作则至少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业务问题。就是民国时期战乱不断,严重地影响了地方文献的采集、编纂等工作。多处地方的县志年久失修,有的间断达二三百年。其次,机构问题。按照民国时颁布的相关法规的规定,文献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应该有两个组,人数在10人以上。另外,文献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素养,还要对地方文献工作充满兴趣。最后,经费问题。经费问题是基本问题,虽然不是主要问题,但只有经费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性。[7]1946年颁布的《市县文献委员会组织规程》就明确规定:“各省市县纂修志书事宜,应由各省市县政府督促各省市县文献委员会负责办理”。合并于文献委员会后的通志馆,在纂修志书的体例商讨以及资料配给等方面均会有较大的优势。[8]
地方文献工作在实践中还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则不要忽视前人的经验,注意史料的收集研究,择善而行;二则,修志要及时,否则等到修志之时,资料散失而造成实录虽征,真伪莫辨。[9]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民国时地方文献工作实践中所探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所欠缺的。然而,对于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很有价值。
总之,关于民国时期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涵盖了地方文献的采集、整理、编纂及工作实践等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也具有较高的学术性;第二,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三,出现了常恒芳、王荫铎等地方文献方面的理论家,他们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对于地方文献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如王荫铎的研究文章在数量上是颇为可观的,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
【参考文献】
[1] 王荫铎.谈文献采集方法[J].安徽文献,1947.3(1)2-4.
[2] 王荫铎.谈采集文献之准备事项[J].安徽文献,1947.3(5-6)1-3.
[3] 王荫铎.文献整理之意义及其原则[J].安徽文献,1947.3(4)1-3.
[4] 王荫铎.文献整理实务[J].安徽文献,1948.4(2-3)1-6.
[5] 王荫铎.文献编纂法初步[J].安徽文献,1948.4(4)1-3.
[6] 张绚.略论年鉴之编订[J].安徽文献,1948.4(5)1-2.
[7] 常恒芳.维护地方文献事业[J].安徽文献,1947.2(3)1-2.
[8] 常恒芳,李则纲.通志馆何以合并[J].安徽文献,1947.2(2)1.
[9] 史继.市县设文献会与经费问题[J].安徽文献,1948.4(6)1-2.
【作者简介】
江 山(1973-)男,安徽肥西人,合肥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献学、图书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