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现状和对策分析
2016-06-30鲁飞鹏
鲁飞鹏
摘 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因此很多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仍然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就业观,对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观概述
大学生的就业观,主要是指在校学生在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当中,对就业问题逐渐产生的一种稳定的理念或者观点。这些理念和观点主要体现在:对职业的选择以及价值的判断和道德修养、维权等意识的提升,还包括对所从事的活动的认识。第一,就业观的主体主要是大学生;第二,从就业观所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非常漫长复杂的,这种观念是大学生在进行实际的学习当中和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第三,大学生的就业观主要是大学生对于其所从事活动的认识以及看法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及表现形式;第四,从主要内容分析,主要包含就业环境以及动机、行业和具体的地点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分析
1.重工作环境轻人生追求
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以及定位不是很准确,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中没有看到社会竞争的压力,往往只重视工作的环境以及待遇,如交通、地段、工资水平等,缺少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2.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
从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很难,然而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却非常难。例如,在某校招聘会当中,有300多家大小企业进行招聘,共有5000多个职位。招聘中,对大型企业咨询了解的人非常多,但是对于一些小企业或者待遇一般的企业咨询的人非常少,毕业生找工作盲目性较大,不能从自身情况出发。
3.理论与实践能力差距大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都非常丰富,但实际工作经验往往很少。例如,对于一些师范学院的学生来讲,在整个大学时期都很少有上台讲课的实际经验,有些讲过课的学生也缺少精准的系统指导,所以和一名真正的教师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当前一些大学生还存在某种程度的优越感,他们往往不愿意放低姿态去学习,也不愿意承认缺乏社会实践,因此在社会发展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4.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大学的不断扩招,大量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之后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学所设置的专业等一系列客观因素之外,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不乐观,因此需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首先,大学生需要拓展就业渠道,树立到边远地区就业的观念。当前,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讲,就业的机会逐渐减少,但是在一些基层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大学生要将眼光放长远,树立在任何地方都能成才的观念。其次,不要只注重专业对口,要树立在任何行业都能有所作为的就业观念。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的规划主要指,一个人对其自身所需要从事的工作或者职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设计或者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意义就是让求职者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实现自身和职业之间的科学合理的配置,并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3.树立诚信意识
在当今社会,缺少诚信的学生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因此,大学生就需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这样才能够经受住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考验。所以,大学生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认识,对自身客观评价,建立有效的诚信意识,做一个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
4.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大一,大学生就要了解基本的就业形势以及相关就业政策;在大二以及大三做好就业准备,夯实知识基础,努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为大四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多,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引导,使其正确看待就业当中的矛盾,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以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春苏.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2]杨东.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培养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