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部地区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2016-06-30赵梦玲
赵梦玲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迅速增长,然而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却逐渐增大。因此,为了研究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采用了变截距模型对比分析了2002-2013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年度面板数据,在这些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增长指标、股票市场发展指标以及控制变量指标三类指标分析其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探讨缩小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市场;经济增长;区域差异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地域差距性却不断增大,区域经济增长呈明显的不平衡性。我国政府一直强调要结合区域不同的发展状况来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如提出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东部带动西部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措施。“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资本市场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而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也同样面临着地区不平衡发展问题,各地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又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为主,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股票市场为对象进行分析。
自1990年12月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了近25年的发展历程。自2001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股票市场融资制度不断完善,融资量也迅速增加,其与经济发展关联度不断增强,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股票市场股票只数达到2574只,上市公司数共有2489家,投资者开户数达到13247.15万户,总成交额达468728.6亿元,股票市值也有239077.19亿元,股市股票逐渐成为了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之一。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可从东中西部地区数据体现,故而,本文在东中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变截距模型分析不同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探讨如何发展股票市场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2002-2013年度省际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实证分析。各地区GDP总值、进出口总额(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地方财政支出、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期,股票市场的相关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有关各期,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中国金融年鉴》各期整理而来。
(二)研究方法
Levine and Zervos(1998)在分析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时提出了衡量资本市场发展的三类指标,一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二是描述股票市场发展的指标,三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控制变量指标。故而,根据Levine和Zervos提出的方法,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以下指标:
1. 经济增长指标
地区年度不变价GDP增速(GY):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上年GDP和价格为基准,等于当期可比价格GDP/上期可比价格GDP的比值。
2. 股票市场发展指标
(1)首发筹资比(CR):各地区的首发筹资额与该地区当年名义GDP 的比率,反映了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规模。
(2)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JZC):上市公司本年净资产增量与去年净资产的比值。
3. 控制变量指标
(1)进出口率(TRADE):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的名义GDP的比值。该指标用以避免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影响。
(2)金融机构贷款率(FIG):地区的年度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名义GDP的比值。该指标用于考察股票市场对经济的增长是否有独立影响。
(3)财政支出比重(FSGD):年度地方财政支出与名义GDP的比值,用来反映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的作用。
(4)人力资本水平(JYRK):各省每年的就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人力资本的提高意味着劳动者投入的增加,有助于促进资本积累。
三、实证分析
根据相关学者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东部地区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1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8个省或自治区;西部地区省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2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
(一)基于全国的面板数据分析
根据股票市场指标和控制变量指标,本文采用变截距模型检验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是否有直接作用:
Sit=C+β1xit(1)+β2xit(2)+β3xit(3)+β4xit(4)+β5xit(5)+β6xit(6)+δi+εit i=1,2,…31 t=1,2,…, T(3.1)
其中,S为年度不变GDP增速(GY),x(1)为首发筹资金额(CR),x(2)为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JZC),x(3)为进出口率(TRADE),x(4)为贷款率(FIG),x(5)为财政支出(FSGD),x(6)为人力资源水平(JYRY)。
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基于全国面板数据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结果如表1。
从变量的检验P值来看,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出口率、财政支出、人力资源水平都没有通过检验,虽然说其中财政支出、人力资源水平相关系数较大,但基于P值考虑决定将其剔除。如果采用“逐一剔除法”,依據P值大小依次将不显著的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掉,直到所剩的变量都是显著的,从而得到表2。
将所得系数代入变截距模型Sit=C+β1xit(1)+β1xit(2)+β4xit(4)+δi+εit求算出每个地区的固定效应变截距(δi),如表3所示:
最终的回归方程为:
Siti=0.130666+0.017357xit(1)-0.000001xit(2)-0.000816xit(4)+δi+εit i=1,2,…,N t=1,2,…,T (3.2)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首发筹资金额(CR)和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JZC)都通过了检验,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017357和-0.000001,说明了从全国来看,首发筹资额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影响较为强,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则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且相关性很小。首发筹资金额是企业或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所得金额,大多数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在上市之前已经拥有了丰厚的盈余,说明我国股民对市场仍旧抱有较大信心。而上市公司净资产即股东权益,是公司总资产中扣除了负债所余部分,数据在上市公司报表中可以查阅,然而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股民受教育程度不同,对数据所代表的意义认识不足,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还有金融机构贷款率(FIG)。模型回归的结果显示其相关系数为-0.000816,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负向的,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相悖。
由于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都具有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下面分析股票市场发展对东中西部的分别的影响。
(二)基于东、中、西部的对比分析
在控制变量都相同的情况下,将东中西部地区的股票市场指标对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变截距模型
Sj,it=Cj+β1jxj,it(1)+β2jxj,it(2)+β3jxj,it(3)+β4jxj,it(4)+β5jxj,it(5)+β6jxj,it(6)+δj,i+εj,it来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其中j=1,2,3分别代表了东、中、西。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对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通过了检验,然而相关系数为0,说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增长率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基本为零。首发筹资金额未通过检验,其相关系数为0.014844,相关系数值也非常小,这说明了东部地区的股票市场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而控制变量指标中,进出口率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却影响微弱,这说明东部地区融入国际经济程度较高,验证了我國东部由于有利的区位优势导致优势资源对东部偏移,促进了东部的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两个指标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未通过检验,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显著。在控制变量中,进出口率及财政支出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其中,进出口率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财政支出对经济则有正面影响。这说明我国中部地区由于区位的不利无法通过对外经济贸易而对经济产生影响,但是政府的扶持有利于促进东部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政府主要投资于基础领域,从而带动私人部门投资,增加资本积累。
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通过了检验,其相关系数为0.000010,相关性微弱,对经济发展有一定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西部地区部分省份由于经济、科技基础比较好,具有一些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控制变量中,贷款率及人力资源水平均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向作用,对西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抑制的作用。一般认为银行信贷支持与企业投资和资本积累程度成正比,且人力资本的提高表明劳动者投入有所增加,促进资本积累。西部地区这两个指标与理论相反,其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区已经由人力密集型产业转型。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方法对股市融资对资本积累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就全国而言,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较为微弱,国外学者的“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结论不适用于我国。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其流动性有一定性的改善,对经济增长显现出正向推动作用,但总体来说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所用起到的作用较小。
2. 由于资本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性。虽然现阶段我国的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但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已经逐步发挥作用,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不容忽视,这说明利用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来协调区域经济增长是可行的,但我国股票市场效率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域性,故而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能发挥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加快发展和深化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发展才是彻底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根本途径。因此,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和深化资本市场,尤其是深化对资本市场的改革,规范资本市场,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资本市场给予中、西部地区金融资金支持。针对目前东、中、西部经济差距较大的现实,对中西部地区实施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这些地区的金融业稳健发展,为中西部经济崛起发挥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
二是规范股票市场入市退市准则,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股票市场成立时间尚短,股票市场发育还不甚完善。股票市场融资存在所有制歧视,入市、退市准则不规范,不利于资本的有效配置。故而在发行市场上,应取消现有的有形或无形的限制,改善上市准则与退出机制,以市场选择为衡量标准,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竞争性市场,增大股票市场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深化股票市场动员储蓄功能,使股票市场既能调节资产增量,又能调节资产存量。退出机制可以使失去投资价值的企业及时地退出市场,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股市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监管,完善披露制度,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中国股票的发行与市场运行受到政府的控制,故而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反映有所偏差。因此,应减少政府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干预,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加强政府的监管与引导功能,规范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强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增强法治意识,打造良好外部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Levine 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ournal of Economic Review.1997(02).
[2]梁莉.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5(04).
[3]巴曙松.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幻象与远景[J].当代财经,2002(01).
[4]李冻菊.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源自计量经济学的解释[J].金融研究,2006(09).
[5]朱孟楠,严佳佳.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7(05).
[6]张鹏翼.宏观经济因素对区域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影响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
[7]张鸿武.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与产业差异[J].决策参考,2006(08).
[8]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9]张雪.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省际差异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0]姚瑶.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
[11]覃富勇.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0.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