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2016-06-30李焱

中国经贸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李焱

【摘 要】在经济发展时代,知识与技术为主要生产力,人力资源作为知识与技术的主体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现如今,伴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诸多弊端与不足,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造成阻碍。所以,积极探索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措施,对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被各个行业所熟知,相关的管理人员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变创新策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发展。另外,在我国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我国人力资源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逐渐成为当前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笔者从新时期角度出发,对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与了解,并提出创新策略,以此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一、事业单位的基本概述

所谓事业单位主要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公益,由国家机关举办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一种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作为国家机构的分支,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关系到我国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看做事业单位发展的原则与核心。此外,从事业单位的基本属性出发,人力资源管理在内容上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

事业单位的基本特点包括四点,分别是非服务性、非营利性、知识密集性、政府主导性。所以,积极探究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分析,由于领导人员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关注与重视,导致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呈现出落后性。另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單一性与死板性,致使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对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造成制约。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通病便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无论是竞争机制还是激励机制都有所欠缺,并且在行业内部没有针对道德素养缺乏的人员形成完整的淘汰机制,很多事业单位仍旧采取传统的“终身合同制”。这种情况会让部分从业人员认为只要签订合同便无后顾之忧。此外,在激励机制的构建上,并没有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工作能力进行关联,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2.出现严重的岗位两极分化现象

现如今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岗位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岗位性质与工作内容差异之上。特别是部分没有编制的工作人员,很多人会认为这部分人员所从事的劳动岗位属于“低下”,所以在招考报名的时候所招聘到的人员数量比较少。另外,由于部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比较枯燥,待遇较差,对学历要求不高,所以会形成人员管理区别待遇。比如在2014年我国某县事业单位招聘中最为冷门专业包括社会劳动保障、乡村医疗服务站、特岗教师等,相关报考人数也比较少。

3.人才引进不合理

虽然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充足,但是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从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角度分析,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以及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整个事业单位缺乏高素养人才,这种情况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与影响。另外,从管理模式上分析,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仍及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只有编制,没有从全局出发与考虑,不管专业是否符合,不管单位是否需要,只要主观单位同意便可录取,所以从近几年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出现紧缺现象分析,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编制问题。除此之外,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力度逐渐增大,但是在部分地区仍旧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无法保证整个招聘过程的公平性、公开性与公开性,因此,从全局角度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三、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正如上文所言,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性为目的的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同样十分明显。所以在新时期内需要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将人力资源个体与整体进行整合,将其综合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推动我国朝着小康社会不断前进与发展。

1.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认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且国家也提高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争取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发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中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所以在新形势下管理人员需要打开视野,放宽视野,将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行摒弃,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有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与保障。

2.合理规划各个岗位

我国事业单位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依据自身的基本特点以及工作需要,与聘用制度、分配制度相互结合,针对性的构建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岗位设置方案。另外在岗位设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依据可科学、合理的原则,形成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的优良局面。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对上岗人员的具体岗位进行确定,对岗位的等级进行确定,争取形成员工与岗位双向选择的模式。除此之外,从福利待遇角度分析,同样需要遵循统一的薪资管理标准,严格按照不同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依据考核结果发放福利。事业单位还要不断完善岗位薪资福利评估体制,保证一视同仁,实现有序发展。

3.创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同样如此,在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创新发展的基础便是创新管理制度,将传统事业单位中所沿用的用人制度进行摒弃,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发挥与体现。同时,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时候可以先从创新人才招聘的方式入手,通常情况下招聘考试是我国所沿用的主要考核方式,考核的成绩也被看做衡量人才的标准,虽然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樣也存在弊端。所以在未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积极排除考试这种方式,增加各种评估性考核,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人才进行吸引,才能推动事业单位得到创新发展。

4.积极完善体制机制

第一,要选择事业留人。我国事业单位需要依据从业人员的具体情况为各从业人员构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并且通过这一平台将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与组织目标进行整合,让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第二,要选择感情留人。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待从业人员时需要有爱心、有情感,能够为员工营造团结向上、愉悦、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此提高凝聚力与吸引力。第三,要选择利用薪资待遇留人。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薪资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基础与保证,我国事业单位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从薪资角度出发,并且还要充分结合地区的主要特点,依据员工的工作现状,保证薪资水平的合理性,以此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关系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到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效率。当前社会竞争激励,社会不仅是技术的时代,同样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所以积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事业单位在发展进程中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进行发挥,并且针对性的创新发展机制与发展模式,在提高员工积极性与热情的同时,将员工的潜在能力进行发挥,实现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翠菊.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68+71.

[2]任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防范和创新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4,33:145.

[3]张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J].北方经贸,2015,03:191+208.

[4]沈永平.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路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273.

[5]蔡红兵,周奎.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5,09:110-111.

[6]孙元红.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08:78+80.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