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2016-06-30姚玫玫

关键词:安徽省

姚玫玫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系, 安徽 合肥 230059)

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姚玫玫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社会与公共管理系, 安徽 合肥230059)

摘要: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融入长三角在区位、资源、产业和交通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对外经济贸易和教育科研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落差明显。安徽省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以期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经济圈。

关键词:一体化进程;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随着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安徽省正式在国家层面“名正言顺”地加入到“长三角”区域序列。安徽省加入后,长三角的区域面积达到35.44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69%;长三角有常住人口21693.49万人(2015年末),占全国比重为15.8%;GDP总量达到161189亿元(2015年),约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对于安徽省而言,不仅仅是单纯加入到长三角地区,更重要地是要深度融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于长三角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至关重要,安徽省应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机制建设,全面对接长三角,真正平等地成为长三角中的一员。

一、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

安徽省与长三角在物产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历史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等方面联系密切,源远流长。安徽省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基础、资源基础、产业基础、交通基础和合作基础等,加快融进长三角,并与长三角相得益彰地发展。

1.区位基础

从地理位置看,安徽省全境几乎在以上海为圆心的500千米经济圈范围之内。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1]。多年来,安徽省是上海、江苏、浙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重要的输出地。如果将长江比作一条龙,上海是“龙头”,湖北是“龙腹”,那么安徽省即是“咽喉之地”。从长远角度看,安徽省加入长三角,可以依托区位优势,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措施为长三角发展提供各种资源支持。

2.资源基础

安徽省具备融入长三角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方面:安徽省气候温和、湿润、降雨丰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安徽省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水资源充沛,水体质量基本保持B类水标准,天然径流量大,不仅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也带来了800多千米的江河(长江、淮河)岸线资源。安徽省内矿产资源充裕且分布相对集中。农产品丰富,盛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生猪、家禽、水产等鲜活产品大量供应外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江淮城市群各类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原料与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方面:安徽省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科教人才比例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2008年诞生了首个自主试验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政策改革试验区”,进一步强化了安徽省的科技实力。同时,安徽省劳动力资源丰富,2014年安徽省外出农民工人数达1320.3万人,务工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包括本省),比例占全国务工人数的59%。

3.产业基础

安徽省是农业、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重要基地。汽车、装备制造、家电、化工、煤炭、有色、水泥产业基础最好。特别是安徽省实施“861”行动计划以来,制造业、能源、原材料、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高技术、旅游、文化等重点产业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2]。自从2008年“合芜蚌”成为全国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域来,安徽省改变了过去在长三角中产业配角的地位,不断向主角转变。

4.交通基础

交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区域可达性是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公路,铁路、水运及航空是区域通达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公路方面,安徽省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截至目前,安徽省高速通车里程已突破4200千米;铁路方面,合武、合宁、合蚌、合福等高铁的开通奠定了安徽省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铁路枢纽地位,并大大缩短了安徽省与长三角的空间距离。在水路资源方面,省内有着“800里皖江”之称的黄金水道,可以充分利用、合理布局,向纵深发展,打造先进的物流基地,从而大大提高“黄金水道”的运能。随着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安徽省已经形成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快速交通网络。便捷水运,正在引领安徽省会城市合肥迈向通江达海时代。

5.合作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合作方式多元化,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合作效果明显。如在“十二五”期间,引进省外资金的实际到位额占全省的比例,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比例始终靠前。2011年来源于长三角的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当年实际到位资金额的比例超过55%,2015年来源于长三角的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当年实际到位资金额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也高达近50%(见表1)。

同时,近年在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方面,安徽省城市加入长三角地区公共交通一卡通、ETC等应用体系的进程不断加速,区域内电子通车收费实现全覆盖。此外,在民生合作领域,将加强区域内异地提取养老金、就医结算等相关制度建设,并逐步探索网络化点对点对接模式,实现异地就医费用联网结算。

表1 2011、2015年安徽省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的主要来源地及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安徽省合作办公室及安徽合作交流网http://www.anhuionline.com/

二、一体化发展中安徽省与长三角城市群落差分析

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经济实力、政治民主、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文化生活、生态环境等多层面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基于经济的基础性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只选取了以下一些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1.经济实力

表2 2011-2015年长三角GDP总量比较(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index及相关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GDP总量上看(见表2),江苏省的GDP总量近年来都处在长三角经济圈三省一市的首位,2015年达到70600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0.43%。而整个长三角经济圈三省一市的GDP总量为160457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3.7%。可以看出,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总体经济实力强。然而,安徽省的GDP总量却一直处在长三角经济圈三省一市的末位,不足江苏省的三分之一,仅占长三角平均水平(40114.25)的54.49%。

表3 2011-2015年长三角人均GDP比较分析(单位:元/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index及相关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人均GDP上看(见表3),上海的人均GDP一直居于首位,2015年上海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2.11倍,浙江和江苏两省的人均GDP水平也分别为全国的1.49和1.69倍,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中沪浙苏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体化程度较高[3]。虽然上海与浙江、江苏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但安徽省与沪浙苏的差距更大,其人均GDP只有全国的69.57%,不足沪浙苏的一半,这说明加速长三角一体化需要缩小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

从表4可以看出,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层次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已进入信息化阶段;而浙江省和江苏省、安徽省的产业层次均是“二三一”,三省的第二产业比重均超过全国水平线,但浙江省和江苏省的第二产业比重非常接近50%,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差距不足7个百分点,处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阶段;安徽省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而且第二、第三产业差距较大,相差近18个百分点,还处于工业化阶段。

表4 2012-2014年长三角产业结构分析表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index及相关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对外经济贸易

从表5可以看出,2007-2013年长三角各省市进出口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虽在2009年出现一个低点但并不影响整体走势。从绝对数上看安徽省与上海相当,超过浙江,与江苏差距有所缩小,这说明由于安徽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后与长三角的合作增多,吸引外资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表5 2007-2013年长三角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index及相关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教育科研

先进的教育科研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表6可以看出,2014年长三角经济圈三省一市普通高等学校为389所,占全国高校数的17.3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为113.68万人,为全国的16.28%;技术市场成交额1402.69亿元,占全国的16.35%。这说明长三角经济圈的教育和科研实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普通高校招生数看,安徽省虽居长三角之首,但如果较之于本省(市)人口比重,安徽省明显低于上海、江苏与浙江;从技术市场成交额看,安徽省只占全国比重的1.97%,仅是上海的20.67%,江苏的19.8%。

表6 2014年长三角各省市和全国教育科研情况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分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http://wenku.baidu.com/view/0e2da54b52ea551810a6877c.html。

三、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鉴于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中的优势基础及与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发展落差,安徽省必须从交通、产业、城镇化、金融、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建立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机制。

1.构建基建交通的融畅机制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溢出效应,因此,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包括区域间城乡、城际和乡村之间基础设施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快速化、便捷化和网络化为发展方向,促进其有效供给和合理使用,共建合作平台[4]。

一是集约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目前,安徽省基础设施网络涵盖公路、铁路、航道、通信干线、运输管道、电力管网和排水管网等众多体系,各城市的交通、通信、资源供应、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通连接乡村之间的交通。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减少空心村、行政村数量,重新规划布局相应的基础设施体系,使区域资源从规划到建设、从经营到管理都有多城市参与决策,实现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二是推进立体化交通。内畅外通是长三角一体化不可或缺的前提。安徽省应主动对接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加快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通道的建设及城际铁路的“串联”,提升全国型综合交通枢纽合肥以及蚌埠、芜湖等重要区域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力,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通其它皖江城市的放射状城际交通网,实现省内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

2.构建产业支撑的融接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归根结底要靠产业来支撑,“全方位融接”的重心在于产业。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建设中,安徽省要依据自身产业的基础和特色,推进产城一体化。

一是做实产业承接转移。利用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和基础,加快皖江示范区升级步伐,打造汽车、钢铁、化工、家电、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创新招商理念和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实施“徽商回归”工程,推动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重点承接地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建设,提高先进制造业的产能比重,扩大出口国际市场的份额。

二是做大特色主导产业群。引导安徽省多市协同打造跨区域的主导产业,构建“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沿淮城镇群”城镇产业密集点,形成产供销一体、三次产业有机协调的主导产业群。依托以合肥、芜湖为“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集聚产业、资本、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发展金融、技术研发、创意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皖中城市,如六安、滁州,使其成为合肥和两大经济圈联动发展的融合区。发展沿淮城市,尽快促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

三是做强农业、旅游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农业、旅游等特色产业。抓住巨大的农产品市场空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立优质、绿色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成为长三角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做好农产品发展和营销,探索建立农产品地域标准、标志、打造特色品牌农产品。针对长三角旅游市场需求,利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文化优厚等优势,发展休闲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

3.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融动机制

用足“安徽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的政策红利,大力推进江淮城市群的构建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与长三角城市群融合互动的高层次发展平台。

一要依托江淮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依托江淮城市群,高水平推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构建,打造安徽省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体系。安徽省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就是要在明确城镇空间职能定位、推动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上,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基于纵向角度,以省会城市为“龙头”,以新型农村社区为“龙尾”,首尾一体,发挥合肥市的引擎带动作用、提升地区中心城市以城带乡、以城促产的辐射作用、提高县城的承载和承接作用、增强小城镇重要节点作用、强化农村社区基础作用;基于横向角度,着力构建“双圈双带双群”的空间结构。根据安徽省自然禀赋、环境约束、城市发展等情况,优先将“双圈(合肥经济圈、芜马经济圈)、双带(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城镇发展带)、双群(江淮城市群、皖北城市群)”作为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发展区,形成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以此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要强化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联动。长三角城市群是构成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中基础最优良、发展前景最强的城市群。对于安徽省来说,就是要加强建设安徽省沿长江经济带,将其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增益型中继站,充分发挥安徽省在长江经济带东西之间的桥梁和枢纽作用。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西出走廊,发展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好皖江城市带,将会极大地推进江淮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带动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联动发展。为此,要做好深度规划皖江经济带的发展。要抓紧编制《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使之既与国家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又能辐射全省,形成对周边省的吸引力。

4.构建金融支持的融资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金融须先行。融入长三角的大区位让安徽省成为了连接东西部的重要枢纽,安徽省政府要适应新形势,创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探索发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股权众筹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创新投资运营机制。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扩大社会资本投资途径,全面激活社会资本,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使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辅相成[5]。推动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要以市场化为方向,以资本为手段,借鉴优质上市公司壮大的经验,支持并购重组,积极开展资本运营。

三是政府特许经营。探索与金融机构设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引导基金,依托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四是深入开展政银企合作,鼓励企业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推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ABS(资产证券化)、PEI(民间主动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

五是有效利用境外资金。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完善2015年9月1日施行的《安徽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探索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序放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领域准入限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和境外资金。

六是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金。充分借鉴金融机构的实践经验,按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吸引包括机构资金、本地资金和海外资金等多方资金共同参与设立,利用包括国家资金在内的各方资金直接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5.构建社会民生的融洽机制

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其根本目的是要打破区域限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社会保障进行跨区域社会统筹,为群众创造更多的民生福祉,享受更多的“融入红利”。

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协调机制。建立统一长三角社保管理中心,设立并管理调剂基金,统一规划、协调和实施与社保相关的法规、规章以及政策,解决可能出现的地方规制冲突,对因劳动者流动所造成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地方利益差别的额度进行结算并提出调剂方案。在长三角区域内,建立各项社会保险之间适应流动性的转移接续政策,搭建五险统一管理的大社保平台,建构多层社会保障制度。

二是共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转移接续,探索医保基金跨省结算机制,逐步实现跨地区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定点医疗机构互认,促进省际城市全面合作。安徽省要积极引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优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与苏浙沪开展技术合作。

三是加大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统筹规划,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公共服务共享信息平台协作机制。加强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协调,统一制作就医卡,实现“异地结算,直接刷卡”,使长三角地区能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便民的医疗服务等,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一体化共享机制所带来的民生福祉。

6.构建生态文明的融和机制

国家正在着力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安徽省应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到长三角环保合作新格局,加快推进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

一要平衡产业与生态投入,着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统筹推进安徽省长江经济带的生产力布局和功能区协调发展,加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投入,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群集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水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以及基于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下的政绩考核制度。

二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充分考虑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步建立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以水功能恢复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全面加强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大产出、大收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将安徽省建成生态强省。

三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加大政府在资金和硬件上的投入,以农村连片整治工作为主,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推动城乡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

7.构建人才流动的融通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动力机制。安徽省要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办好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培养不同层次的经济建设人才;鼓励企业员工到长三角地区培训和学习,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储备;加大与上海、浙江、江苏人才市场交流的联动,通过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长三角三省一市提供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保障。同时,推进社会保险各项制度的无障碍转移对接。

8.构建文化内涵的融合机制

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动力。安徽省的大禹文化(淮河文化)和皖江文化均呈现出多元文化厚重特色。深入挖掘安徽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区域文化生态资源的内涵,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展示徽文化的魅力[4]。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加强与江浙的吴越、金陵、淮扬文化融会贯通,促进文化交融,共谋文化发展,最终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徐磊.安徽省吸引外商研发投资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0(1):9-11.

[2]吴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淮城市群发展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90-91.

[3]周璐瑶,米娟.长三角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2014(23):89-91.

[4]袁维海,吴波,陶方林.着力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对策建议[J].江淮论坛,2013(6):50-54.

[5]孙光辉.关于财政融资创新之策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5):13-14.

[责任编辑:马建平]

收稿日期:2016-01-07 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政府圈定课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体制机制问题研究”(SLDQDKT15-03)。

作者简介:姚玫玫,女,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行政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F 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4-0065-06

猜你喜欢

安徽省
2022年“安徽省最美护士”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送你一盆小多肉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