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区居民的养老需求和养老模式选择
——以宜昌市为例

2016-06-30玥,

关键词: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

杨 玥, 龚 峰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城区居民的养老需求和养老模式选择

——以宜昌市为例

杨玥, 龚峰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2)

摘要:老有所养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宜昌市城区的养老方式进行了调查,结合宜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年人的群体特点及养老意愿及需求,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对城区居民的养老方式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完善居家养老供给、机构养老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养老方式;居家养老

中国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介绍,现在我国老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这些决定了中国养老问题的艰巨和复杂,缓解愈加突出的养老压力意义深远[1]。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老年人老有所养以及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宜昌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14年底,宜昌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80万,占人口总数的20.0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老龄化的加剧也进一步增加了养老压力和养老供需的不平衡。宜昌市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如何?养老方式现状怎样?能否满足如今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笔者希望通过实证的调查研究了解这些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符合宜昌市城区老年人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调查对象为在宜昌市城区居住的60岁以上老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及养老意愿和需求。共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9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1.5%。

一、宜昌市老年人群体特点及生活状况

1.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老人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N=119)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整理所得,其中比例部分都为四舍五入后的约数(下同)

通过数据统计,我们不难发现被调查老年人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高龄化凸显。本次调查的老年人年龄多数分布在60~79岁之间,大约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85.7%。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是屡见不鲜,占到总调查者的14.3%,由此反映出高龄化的不断加深。

二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被调查的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多集中在初中以下。未受过教育和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所占比例高达82.4%。

三是职业类别相对集中,工人、农民(城郊结合部)居多。被调查者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占比达24.4%,农民占21.8%。另外,被调查者的婚姻状况为有偶者居多,占比62.2%。

2.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在经济状况方面,被调查者的总体月收入不高,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比61.3%。其中,500元以下的占22.7%,500~1000元的占19.3%。在主要经济来源方面,52.9%的老年人依靠自己或配偶的离退休金,而在通货膨胀时代,仅靠单一收入来源显然不够,获得子女补贴的大约占57.1%(有的是唯一收入来源)。而15.1%的老年人还在依靠政府低保生活,这一比例显然还不低。49.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每月收入“大致够用”,只有13.4%的人选择了“充裕且尚有结余”。因为老年人的日常开销和需求相对年轻人要少很多,所以以现有的收入状况维持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是够了。但一旦生病,有限的离、退休金不足以支付其费用。

在居住状态方面,老年人的居住状态与其婚姻状况密切相关,和配偶或子女一起居住的较多。其中,和配偶一起生活的占42%;和子女一起生活的占32.8%,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离婚或丧偶后由子女照顾(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8.4%的老年人有配偶,但没有和配偶生活在一起,也没有老两口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这与子女的居住条件、赡养能力以及本地人的赡养观念都不无关系);与配偶和子女共同生活的占8.4%,得享天伦之乐;独居的占15.1%,这部分老年人最值得社会关注。关于老年人理想的居住状态,37.8%的老人认为应该和子女们生活在一起。虽然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日常作息等方面和年轻人存在差异,但还是有不少老年人愿意追求亲情;有相当多的人(40.3%)表示不能确定或需视情况而定,这可能与他们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和养老认知有关。

在精神状况方面,将近半数老人存在孤独感。8.4%的老人经常有孤独感;42%有时有;37%是很少有;11.8%从未有。这是一个可喜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区文化的兴起、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群众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等等都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充实,社会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桥梁,这些精神食粮要高于经济供养和日常照顾。“精神赡养”一定要作为未来养老服务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加以实现,而社区活动是“精神赡养”的重要实现途径[3]。

总之,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以离退休金为主,收入一般;日常开销大致够用或略有结余,但普遍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表示无力承担;相当一部分老人希望和子女居住,希望住养老院的寥寥无几。当生活不能自理或患病期间,多数老人希望由配偶和子女照顾。

二、宜昌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和服务需求

在养老方式上,33.6%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去养老院;46.2%的老人选择不愿意;而20.2%的老人则不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问到老年人“如果既可以在家养老也可以在养老院养老,您会选择在哪里?”时,74.8%的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家。可见,老年人在养老意愿上对“家”情有独钟。

1.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因素

调查发现,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的被调查者最看重的是养老机构集体生活的快乐(占比62.5%)和良好的护理条件(占比55%),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或者解除子女负担的占37.5%,而迫于家里无人照顾的占22.5%(见图1)。

图1 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原因(多选,N=40)

可见,很多老人之所以想去养老机构,首先是基于对集体生活的认同,以及对更好养老条件和服务的要求。是否选择去养老院与性别关系不大,如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入住的老人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比35%和65%,且丧偶者居多①,这固然与女性寿命普遍长于男性有关,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性的观念不再那么保守,婆婆一般随子女终老的传统观念不再成为老年人生活的桎梏。

而被调查者不愿意住养老机构的诸多原因中,根据选择频次多寡前五个分别为:在家可享受天伦之乐60%,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58.2%,收费太高经济上承担不起36.4%,目前身体尚好没必要入住32.7%,认为那是没有子女的老人才去的地方32.7%(见图2)。

图2 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机构的原因(多选,N=55)

可见,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因素有多种,归根到底还是观念和经济的问题。是老年人对“养儿防老”观念的固守,对“家”的依恋,和对现有养老机构的不满意以及经济实力所限的体现。

2.被调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鉴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不足,现在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居“家”养老的探索。这是针对老年人的“家”观念和实际养老意愿而推出的让老人回到家中养老,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和日间照顾的一个新的养老方式。

对此种养老方式,大多数老人表示认同和支持,表示“非常希望”的占26.1%,“比较希望”的占43.7%。有26.9%的调查者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向,这主要是因为对居家养老方式不了解,不知道所在街道或社区有无居家养老服务站。可见,大部分老年人在不离开家的情况下,如果费用合理还是可以接受或会选择相应服务项目。大多数老人都是工薪阶层,他们的离退休金普遍在1000~1500元之间,对于一些独居、身体不便、卧床不起的老人,他们是无法承担“雇人照顾”的费用的。如果社区真能够提供廉价或低价的上门服务,他们在需要时当然会欣然接受。

在具体的服务项目上,多数老人认为社区应该满足不同老人的多种需求。其中,医疗保健讲座、老年心理开导(陪聊)、文娱健身活动等成为“热门”选项,分别占到74.8%、43.7%和42.9%(见图3)。而法律援助、钟点工等选择较少。从中可以发现,老年人对关乎身体、心理健康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其余的则比较漠然。

图3 希望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多选,N=119)

总而言之,老年人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群体,不仅是因为他们的弱势地位,还源于对他们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对未来我们自己的关注。养老、养老方式、养老需求,所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现在的老人和未来的我们必然要面对和经历的[4]。政策和措施要有长效机制,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必须探索和研究适合“市情”的城市养老方式。

三、宜昌市的养老模式选择及发展思路

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家庭结构、养老需求、社会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结合宜昌市的发展状况和老年人的实际养老意愿和需求,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居家养老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1.以政府为主导

宜昌属于中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从被调查者的月收入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大多数集中在1500元以下。而随着物价的不断上升,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弱而日益增强,目前普遍高昂的医疗费用着实让老年人“看不起病”。养老机构分层次的服务需要分层次的费用,也是许多老年人难以承担的。以宜昌市社会福利院为例,老人入住首先要交5000元入院押金,根据身体状况、护理等级和饮食的不同,每个月分别收取700元至3000多元不等的费用,这相对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还是不低的。至于“生活不能自理时是否请雇工上门服务”,老年人也表示无论按小时、天还是月计费都是要有很好的经济基础的,而他们根本请不起。这就需要政府承担起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以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事业的亟待发展,政府要提前考虑和准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一整套包括居家、社区、机构等在内的养老体系。要发挥政府的协调、统筹作用,推进由家庭、社区、政府共同努力构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完善居家养老方式及功能[5]。

政府也应加大对相关产业或机构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给予培训补贴或免费培训,支持有关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课程,做好养老护理人员的后备力量培养和定向输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多举措增强相关职业荣誉感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对口专业的毕业生投身养老服务业。

2.以居家养老为主体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居家养老将会是宜昌市社区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如前所述,调查显示宜昌市城区46.2%的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愿意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居家养老具有成本低、服务方式灵活、老年人较为认同等诸多优势。它不仅满足了老年人不离“家”的愿望,为老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活动和帮助,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子女的压力和后顾之忧。

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以完善的社区服务功能为依托,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是题中应有之义[6]。要建立更多的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和活动中心,尽可能多地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设施和项目,利用各种现有资源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

3.以机构养老为补充

宜昌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均GDP不高,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社会投资规模略显不足。目前宜昌市城区共有6家公办养老机构,1400张床位;21家民营养老机构,2721张床位②。宜昌市社会福利院是城区最大的一家公办养老机构,目前在用的有400张床位,计划增加200张,而有养老需求者达到4位数,供需很不平衡。另外,养老机构的情况也参差不齐。目前全市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约为60%,少数甚至不到50%,这与部分民办养老机构起步晚、规模小、社会认知度较低有关[7]。这些都制约了机构养老作用的发挥。

虽然目前宜昌市入住养老院的老人有限,但不能因此否认养老机构的作用。实际上,入住老人以完全无自理能力者居多,养老院在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减轻家庭负担,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养老院所开展的健康咨询、游戏娱乐和义工等活动则是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这是家庭养老无法比拟的。作为主体养老方式的补充,政府要对机构养老加以规范和发展,使之成为中小城市养老方式体系的一部分。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特点的变化(如年龄增大、身体变差、文化程度提高和家庭观念弱化等),愿意选择去养老院养老的老人将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子女较少,选择去养老院的老人将会更多。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还比较缺乏,除了政府加大对居民养老的财政投入以外,养老事业更需要民间资本进入。民办福利院可开展多样化经营,形成专业的老年服务产业链,做好养老产业这块市场。养老机构则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改善养老环境和硬件设施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养老模式由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步向居家养老发展,未来,养老服务模式将趋于多层次、多元化,相信老有所养不再只是愿景。

注释:

①本文有关宜昌市社会福利院的情况是笔者走访得知。

②本文涉及的宜昌市养老机构情况由宜昌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提供。

参考文献:

[1]新闻镜头:中国式养老困局[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10/12/c_123814625.htm.

[2]李玉娴,胡小波.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EB/OL].三峡宜昌网.http://www.cn3x.com.cn/2015-10-21.

[3]王进,张晶.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精神赡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4]孙海娥.养老的焦虑:情感人类学视角下的城市老年人晚年生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5]李晶.城镇养老机构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6]杨洁.城镇居家养老模式分析[J].中国劳动,2012(11).

[7]高源.公办养老院俏 民办入住仅6成[N].三峡晚报,2016-05-03.

[责任编辑:赵秀丽]

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龚峰,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杨玥,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D 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4-0028-04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居家养老调查与对策研究
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山西省临猗县角杯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养老政策探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浅析南昌市社会化养老福利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