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共生理论探讨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2016-06-3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510545
■ 任 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广州 510545)
从经济学共生理论探讨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 任 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广州 510545)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中商品流通、资金流通、技术流通、信息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以促进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商贸流通 地区经济 共生理论 关系 对策
在国民经济中,商贸流通业作为重要产业占据着较重要的战略地位。进入21世纪后,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流通与资金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其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现代服务业中,商贸流通已经成为其中一种重要分支,充分反映出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促进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各地区的关注焦点。从经济学共生理论来看,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之间具有共生关系,从共生视角探讨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可为探索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提供另一种可能。
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理念
共生理论最早来自生物学,指事物存在的普遍状态与方式,后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中。在经济学共生理论中,互依、协同、共享是共生的本质,在互惠互利合作中,共生体内的各共生单元之间得以实现优化、进化和发展。共生理论是对生命世界与经济世界发展动力源泉和演化机制的揭示,如今社会科学领域中也开始应用共生理论和方法。在经济学领域中,通过共生理论人们已经对自然生态与产业生态中存在的众多的相似性达到共识。
在所有共生体中,其组成要素均包括三方面: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为共生模式,比较基础的元素为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则为外部条件元素。商贸流通业作为地区经济的一部分,其与地区经济是生存和发展于一个共同的社会环境中的。如果假定在某一定特定时空中,将商贸流通业和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共生单元构成一个二维共生体,那么该地区和特定时空就是一个狭义的共生环境。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共生模式可通过16种状态进行描述(见表1)。从共生寿命这一点来看,因商贸流通产生于地区经济,所以商贸流通业会依次经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商贸流通产业刚产生时,这一阶段商贸流通业还寄生在地区经济中,这一时期的寄生是转移而不会促进共生能量产生的共生;第二阶段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这一时期的共生已经开始发展为偏利性共生,该种共生模式主要是对一方更加有利,但也不会危害到另一方的共生;第三阶段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共生属于非对称性共生,此时商贸流通业已经可以自行发展达到与地区经济的互惠互赢,两者之间是互利的;第四阶段为商贸流通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共生属于对称性共生,这种共生也是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必然趋势。
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共生大环境
在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共生体中,商贸流通业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化、一体化等都是其共生新能量的表现,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处于一个共生大环境中。从地域上来看,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具有共同的经济属性。从地位上来看,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因素中,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是其中重要指标,而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来说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由此可以看出在地位上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具有同一性。在地区经济中,商贸流通业是其中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系统成员在配给、供需及服务等各种因素中可形成网络合作关系,在各子系统中商贸流通业可完全渗透,与各子系统一起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共生大环境中,所有子系统都可与赖以生存、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共同享有,同时可在一系列环境变量中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等,产生共生共亡的共生效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是商贸流通业一体化过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不断增长的还有地区间经济的协作与贸易,越来越频繁的商贸流通,对商贸流通的速度与效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对商贸流通业的跨区域发展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为商贸流通业和地区经济共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统一的共生环境,地区是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共生的基础环境。
表1 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共生模式(Mi)的可能组合
在这个共生大环境中,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明显共生关系,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是共生环境中比较明显的。对于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十分需要的,只有当地区经济环境比较健全时,才能较好地保障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商贸流通的效率和效益提供保障,而且还能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提供支持保证,在共生的大环境下这些都是商贸流通业发展所必需的。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中,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促进商贸流通业总体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促进商贸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如果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地区经济体系中,商品流通的周期将会大大缩短,而其周期的缩短又会较强地推动商贸流通速度的缩短。对于商贸流通的效益和效率来说,地区经济对其流通周期与速度的缩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效强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资金支持是其所必备的,事实上资金的支持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难以离开的。而商贸流通业在地区经济的繁荣中可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从各行业资金使用比例上来看,商贸流通机构的资金大多为流动资金,在流通贸易中流通资金的作用分外显著。尤其大宗商品贸易流通,必需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有具备了稳定的地区整体经济和金融环境,才能为商贸流通所需的持续资金周转提供支持。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依赖着流通资金的多少,而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够为商品贸易流动的资金需求提供有效保障,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因此,在商贸流通经济单元资金需求上,地区经济环境对其满足度,开始成为对商贸流通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每一个商贸流通价值环节中地区企业流通资金分布的数量和运用质量,构成了支撑商贸流通运作和深化商贸流通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微观调节砝码。
共生理论下商贸流通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商贸流通业中的商品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在商贸流通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商品流通的地位是毋庸置言的。这种劳务性产品在市场中的交换与流通过程,主要是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的流通。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兴起中,我国商品流通由此诞生,商品的增值即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性越来越强,我国流通经济领域及物流管理领域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促使我国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最低的费用,最大的增值,以及最短、最简练和最发达的流通时间、流通环节、流通网络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经济经过不断的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逐步建成的除城市流通经济体系外,还包括全国范围内的物流与信息网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流通经济网络的成熟与否,对其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成熟的流通经济网络不仅可促进地区经济流动的加快,同时对经济增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流通经济体系中,作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品流通也构成了其他流通成分赖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在流通中,商品通过增值为地区经济的增值打下了基本保障,不同形式的增值,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联动作用,对实体经济的运转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商贸流通业中的资金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商贸流通中资金的流通也是其中重要环节,同样能够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地区经济的发展活力主要来源于这些货币资金,资金的流通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实体商品的流通虽然是我国流通及物流体系的基本,但整个货币资金的流通却是最为关键的部分,通过货币资金的流通,才能带动流通体系的运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粗放式发展一直是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所采取的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导致我国商贸流通发展对总量比较重视,对平均产出不够重视,导致商贸流通产业资金周转缓慢、产品流通效率较为低下。而反观当时的地区经济,大多发展也都比较缓慢。随着人们对商贸流通业中资金流通认识的不断加深,资金流通对地方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无论在现代宏观经济体系中,还是在现代微观经济体系中,货币资金都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整个流通经济体系的监督和管理,都离不开对流通资金的控制,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资金的推动力量。我国商贸流通业从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到2013年底,其在全国税收比例中的贡献已经达到1.1万亿元,在就业人员的吸纳上则达到了了1.4亿人,2013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力高达50%,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中已经成为第一驱动力。所以,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商品经济所产生的资金流通对国家财政税收有着很大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众多地区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已经开始利用商品贸易对资本进行引入,发展地区经济。
(三)商贸流通业中的技术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技术流通也是商贸流通中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其各个流通要素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技术流通作为其中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商品在流通中的表现,通过技术流通的带动活跃程度越来越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技术流通已经开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日渐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技术也开始通过经济活动这一载体化身为实体商品。但随着商贸流通中技术交易平台的出现,技术开始脱离实体商品,提供了巨大的虚拟化动力给经济的发展。产品生产与设计技术通过商贸流通可以带到不同地区,而在经济物流体系中,技术的流通在当前经济发展中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在经济发展中,除了对实体商品的流通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加强对技术在流通经济中发展的重视。作为人们脑力劳动的成果,技术通过依托实体商品而迈入经济活动中,已经成为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角色。我国商贸流通经济的产业增加值近年来不断地扩张,在数百倍的扩张背后,技术和知识贡献所占据的比例比资源和劳动力投入高出数倍,目前完全不以实体商品为平台的技术交易市场,也已经在当今世界的很多地方出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咨询公司、管理服务公司等。足见技术信息的地区流通等新兴的流通经济组成元素正在起着不能忽视的重要作用,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效果,在发展方面具有广阔的前途与空间。
(四)商贸流通业中的信息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的流通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保障。进入现代社会后,世界各国不断地提高着自身信息化水平,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我国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也已经基本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作用在信息化社会中,正在被逐渐放大,经济的发展在信息的飞速传递中获得了更多的便利。所以,现代经济发展中,都将信息的畅通作为重要内容,从而为依赖信息的经济要素更加便利地传递提供保证。尤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被信息和科技所主导,经济合作集团的合作开始走出资源消耗型经济拘囿,向日益紧密的方向发展。传统贸易流通环节在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中实现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远程遥控和监控,高度反哺着商贸流通的创新发展,商贸流通各个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配置,促使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渐摆脱了过去的“发展孤性”。通过商贸流通中的信息流通,不仅解决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因素、制度因素,而且解决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市场透明度和人文风俗差异等问题。同时,信息流通的通畅,是其他经济元素自由流通的基础保障,当今经济结构的运行规律,与信息流通密切相关。商贸流通业中的信息流通,为地区经济发展有效掌握信息提供了另一种渠道,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从本质上对共生单元进行优化,强化两者共生发展理念
“小、散、差、弱”是我国商贸流通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市场竞争手段单一问题。地区政府应积极发挥调控援助机制,对某些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引导,通过兼并、联合与联盟等实现商贸流通产业内资源整合,让优秀的商贸流通业更加优秀,让劣势的商贸流通产业变得更好,促进良好竞争条件的形成,实现商贸流通业市场竞争环境的自由化,通过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营造,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优化,培育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商贸流通业,并利用这些企业的效应带动中小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地区经济建设中还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意对小企业的培养,通过优先发展优势企业,提高整个产业发展后劲和扩大其发展辐射面,以带动产业不断转型优化,通过对商贸流通业积极性的调动,促进其与地区经济的协作性的提高。此外,地方政府还需不断推动本地商贸流通业、区域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强商贸流通园区建设,强化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共生发展理念。通过共生理念,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整体优势与互补优势的发挥,促进商贸流通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实现,通过完善的商贸流通环节,促进地区内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共生单元是其生命体般的存在,对共生单元进行优化,就能够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从关键上对共生界面进行优化,建立两者共同发展平台
共生界面功能的健全及性质的稳定,对共生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重要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其形成阻碍,减弱两者之间的共生效应。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共生界面,最关键的主要有四点:商贸流通标准、市场、人才、信息平台。为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从关键上对共生界面进行优化,建立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平台。在商贸流通标准上,需不断完善商贸流通标准,统一商贸流通理念及商贸流通管理、监控,从而为商贸流通业跨区域发展提供保障。在市场上,应促进商贸流通业区域间的合作,通过这些产业的合作继续开拓商贸流通市场,带动整个商贸流通产业经济尽快实现区域一体化。只有打破了区域间商贸流通市场各自分割的状态,才能促进商贸流通资源的统一,在其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优化配置,促进地区经济的融合,以优势互补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在人才方面,面对日益扩大的商贸流通高素质人才需求,我国应加大对商贸流通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人才引进力度,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在信息平台方面,地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商贸流通企业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网络,促进全面的流通供应链的形成,使地区更多企业可在统一平台下实现协作经营与协调运作,从而提高地区商贸流通管理和服务效率。对于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来说,不断地完善其共生界面,将有利于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实现共生体的协调发展。
(三)从外在内容上对共生环境进行优化,提高两者的协调度
商贸流通的外在内容除包括区位环境、生态环境外,还包括政策环境与扶持环境,通过对这些外在环境的优化,可实现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共生环境的优化,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协调度的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这一基础区位环境。地区政府应对完善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进行制定,且制定过程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交通枢纽、商品流向、区域规划及市场需求等,这些都是商贸流通业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商贸流通业因主要从事生产领域,所以对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商贸流通业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发展为绿色、低碳商贸流通模式,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保持一致。政府部门还应向商贸流通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对商贸流通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和统一,对商贸流通产业加强规范、引导和管理,通过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打破地方割据,促进商贸流通业资源高效配置。此外,良好的扶持环境,也是政府部门应提供给商贸流通产业的,通过扶持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科研开发投入的增加,搭建有效的商贸流通业信息平台,优惠商贸流通投资环境,培养商贸流通专业人才等。通过对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共生环境的优化, 促进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更好的协调发展。
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发展在经济学领域中属于共生的关系,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积极探索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共生发展,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面对商贸流通业中的商品流通、资金流通、技术流通及信息流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我国应加强对商贸流通的重视。通过从本质上对共生单元进行优化,强化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共生发展理念;从关键上对共生界面进行优化,建立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平台;从外在内容上对共生环境进行优化,提高商贸流通与地区经济协调度等,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穆.共生共荣: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J].经济导刊,2013(Z3)
2.彭建仿.共生视角下的城乡双向流通——基于目标取向与耦合机制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2)
3.司增绰,苗建军.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地位:苏、浙、鲁、粤的比较——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3)
4.赵莉,宋国宇.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及理论解释——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2012(1)
5.任保平.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总需求中的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2010(5)
6.周丙洋.新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8(12)
基金项目:▲欧盟玛丽·居里国际科研人员交换计划,科研项目主题为“从跨科学视角深入分析后社会主义世界的发展政策及其效果”,项目编号PIRSES-GA-2012-318961;主持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项目名称“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独立学院商科双语、全英教学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14WQNCX183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