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6-29陈红丽

考试周刊 2016年47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课堂提问

陈红丽

摘 要: 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课堂提问 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我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学生好奇心特强,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刺激而激动、兴奋,因此,合理创设学习环境,可引起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1.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成功的导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今天我们班可真热闹!你们看,老师还把谁带来了。”课件出示蓝猫。蓝猫:“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蓝猫,今天我想带你们一起去冒险岛寻宝,想去吗?”一看到熟悉的蓝猫要带自己去寻宝,学生的兴趣立即就被激发起来。接着我安排他们在与蓝猫出发的路上,碰到了啄木鸟大哥分饼引起大家的不满的情节,创设了这个问题:要怎么分才能两人一样多,才公平。你有什么办法?有学生回答:平均分,一人一半。师:你能用一个数表示一半吗?学生在被问住的同时,学习兴趣因此被激发出来,求知欲望也增强了。

2.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用竞争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了混合运算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游戏环节:四人一组,每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凑出24,谁算出来牌就归谁,最后谁的牌最多谁就获胜。这不仅让学生复习了表内乘除法和运算顺序,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

课堂提问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为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精”“准”,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度”:难(易)度、精(准)度、适(量)度。

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设计的问题如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和原梯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

这样的提问设计,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个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达到了教师问得精、问得巧,学生想得深、想得准的效果。

三、优化组合,强化合作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小组合作推导公式前,可以提出以下合作建议:(1)想与三角形有关的图形;(2)用多种方法验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3)思考公式推导过程对我们的启发。

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指导思路和方法,如教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抓花生米”这一环节时,教师应讲清合作交流要求:

1.每组先派一名学生抓花生米;

2.抓花生米时要求只能抓一把,但要尽可能多抓;

3.再小组内猜一猜,这一把花生米有多少粒;

4.再由一人数一数有多少粒;

5.讨论:抓一把花生米与抓一把糖果的粒数哪个多?为什么?

这样把合作交流的步骤交代清楚,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提出合作交流建设或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启发,提示合作的流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学校忽然停电了,闹铃不响了,大家不知道下课了没有,于是我就说道:我们使9时25分上课的,一节课40分,现在使10时7分,你们算算看下课了没有?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保证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善于创造条件,让教学准备的预设更加多元、富有弹性,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益,使学生能习;改进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教与学的反思,使学生会学。

参考文献:

[1]邓丽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探[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

[2]汤金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J].江西教育,2003.

[3]宋华辉,上官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景德镇学报,2008.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课堂提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