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只青睐于自由之心灵
2016-06-29方芳
方芳
自从有了人类,宇宙中就绽放着思维——这一最美丽的花朵,然而这一花朵常被一连串的“问号”死死地纠缠着:浩渺之苍穹,为何斗转星移,而并行不悖?大地万类生灵,为何生生不息,它们遵循什么样的自然法则?人,这万物之灵长,是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其存在意义如何?
诸如此类根本性问题,就是哲学的问题。哲学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由此可知,哲学关注的不是一般性问题,而是关于世界、自然、人类、人生等根本性的问题。哲学是一个时代之精华,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意无意地受它支配着,不管你意识或没有意识到。哲学对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意义重大。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哲学观指导的社会或个人,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或个人。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简要说明:(哲学)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一公式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国家、民族都是通用的。
然而,哲学这一人类思想的女皇,无论什么人都或深或浅、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她统治着、影响着,但她绝不随便倾心于什么人的,她是高贵而典雅的,她只青睐于对她毫无私心杂念的绝对忠诚于她的人,也就是说:哲学只青睐于自由之心灵。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曾经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的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哲学既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欲望驱走了,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我们才能思维那些普遍性的对象。”
这位哲学家的话是颇具道理的,不摆脱生存的困扰和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不摆脱为现实利益而斗争状况,不把精神世界从太忙碌的现实转向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很难做个真正哲人的。笔者就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掬起几朵浪花,折射出这一思想的深刻真理性。纵观古今,大凡留名青史的哲学家都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哲学的人。根据他们生存状况,我们大体可以将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人。
第一,出生的家庭条件就特别优越,毫无生活之忧地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哲学的人。这样的人有,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柏拉图,其家族都是雅典显要的贵族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他有条件把整个心灵献给哲学,毫无生活之忧。
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曾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二世的邀请,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一直到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登基为止。此后,亚里士多德又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力援助,创办吕克昂学园。他亲自主持学园13年。由于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学生在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学、伦理学问题,所以,后人称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逍遥学派”。
第二,出生的家庭一般,但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了宽裕的生活条件之后,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哲学的人。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有美国大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费希特等。
杜威出生于一个小杂货商家庭,但他特别聪明好学,善于思考,后来拿到哲学博士学位,当上了大学教授,获得了很有利的潜心于哲学研究的条件。
费希特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家庭,他家庭兄弟姐妹有多,他自小就给人放羊自谋生路,但他天资聪慧,有发愤图强,得到了一个贵族的赏识,支持他上学,以后他成绩斐然,当上了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校长,也得到了很有利的潜心于哲学研究的条件。
第三,是出生的家庭条件不好或出生条件还可以,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处在贫困状态之中,但他们在基本能维持生存的条件下,把整个身心几乎都献给了哲学的人。这样的例子有: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荷兰唯理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等等。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个雕刻匠,他的母亲是个接生婆。他博学多才,被称为雅典最聪明的人,他从30岁起开始招徒讲学一直到为真理而献身的那一年,他从不收学生的学费,他是以制作草鞋勉强生的。但是苏格拉底热爱真理胜过自己的生命,真正把整个身心都献给哲学这个高贵的女皇。
斯宾诺莎出生于荷兰犹太商人的家庭,家庭条件很可以,但后来由于他对神学教条产生怀疑,因被视为异端邪说,犹太教会用尽了各种手段也不能使他屈服,于是在1656年他24岁受到最极端的“大开除”的处罚,他以后就隐居乡村,靠磨制光学镜片为生,终身未娶,潜心为哲学这个高贵女皇服务。
我们都熟知的马克思出生于一个有名律师家庭,他本来是学法律的,但在大学里他对哲学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他发誓要为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终生,从此一心投入哲学女皇的怀抱。以马克思那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极高的天资,随便干什么工作,在物质上都会生活得非常自在。但他崇高的理想和哲学这无上的魅力决定了他选择艰苦卓绝的人生道路,他以写作的版面费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的援助勉强维持一家的生存,他的两个女儿都因为家庭穷困而死亡。伟大的马克思真正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哲学。
总之,不管一个人的生存的物质状况如何,只要他不为日常琐屑利益所困,而有一颗高尚的无畏的自由的心灵,就可以投入哲学的怀抱之中。哲学是个高雅的高贵的女皇,她只青睐于自由之心灵。